Workflow
华侨城(亚洲)(03366) - 2023 - 年度财报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262,75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9%[4] - 2023年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亏损为464,52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912,536千元人民币亏损有所收窄[4]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22,931,60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2,776,039千元人民币略有增长[4] - 2023年公司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为2,457,33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915,139千元人民币增长28.3%[4]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79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88元人民币有所改善[4] - 公司2023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1,046,14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2,398,284千元人民币下降10.9%[4] - 公司2023年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赤字为220,17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185,275千元人民币权益大幅下降[4] - 公司2023年经营收入约为人民币12.63亿元,同比下降约58.89%[13]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4.6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亏约人民币14.48亿元[13] - 公司2023年权益持有人的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4.65亿元,较2022年的19.13亿元大幅减少[22] - 公司2023年总收入约为人民币12.63亿元,较2022年的30.72亿元下降58.89%[24] - 公司2023年综合开发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2.52亿元,较2022年的30.60亿元下降59.08%[24]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11.02%,较2022年的10.49%上升0.53个百分点[26] - 公司2023年综合开发业务的毛利率为10.77%,较2022年同期上升2.57个百分点[26]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0.79元,较2022年的2.88元减少2.09元[26] - 公司2023年利息支出约为人民币35,505万元,较2022年的14,036万元增加153%[29] - 公司2023年总资产约为人民币229.32亿元,较2022年的227.76亿元上升0.68%[23] - 公司2023年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33.37亿元,较2022年的98.81亿元下降66.23%[23]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5.93亿元,较2022年的21.58亿元大幅减少[15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13.11亿元[162] - 公司建议暂不向股东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末期股息[154] 资产负债与流动性 - 公司2023年流动比率为1.58,保持稳定[6] - 公司2023年流动比率为1.58,较2022年的1.61下降0.03点[29] - 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人民币36.48亿元,其中无定息贷款[30]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2年的30.1%上升至2023年的51.5%,增加了21.4个百分点[3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中,人民币占比95.41%,港币占比4.57%,美元占比0.02%[33][34] - 公司向物业买家按揭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合计约人民币6.62亿元,较2022年的9.36亿元有所减少[33] - 公司于2023年7月17日和8月25日分别赎回了5亿美元和3亿美元的优先担保永续资本证券[39] - 公司偿债风险总体可控,但近期市场利率不利变化导致偿债压力上升,主要监控措施包括全面盘点境外还款资金来源、压降境外融资规模和合理安排资金出境及结汇时点[124][125] 业务运营 - 公司2023年产业园综合出租率为96.7%,保持稳定[6] - 公司综合开发业务全口径销售面积9.37万平米,全口径合约销售金额为人民币14.53亿元[12] - 公司全口径土地储备共93.67万平方米[12] - 上海苏河湾项目酒店系列资产转让收款人民币24.3亿元,沿街商铺出租率达86.79%,同比上升12.1个百分点[15] - 公司产业园可出租面积约为16.38万平方米,出租率达96.65%,租赁收入约为人民币3,287万元,同比增长约15.37%[18] - 公司旗下基金总规模为人民币43.7亿元,主动管理基金规模为人民币15亿元[18] - 公司投资及基金业务权益持有人应占之分部亏损约为人民币1.8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亏约89.76%[20]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华侨城(上海)置地有限公司出售上海苏河湾项目酒店系列资产,最终代价为人民币24.3亿元[40] - 公司出售上海首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51%股權,中標代價為6.12億元人民幣(含增值稅),已收到保證金1.836億元人民幣[41][42] - 買方因外部環境變化延期支付剩餘款項,公司正積極協商,爭取於2024年內完成交易[42] - 2024年公司將加大力度推進低效資產盤活、調倉換倉,加快存貨去化,優化業務結構[43] - 2024年及2025年公司與康佳智通的年度採購上限分別為900萬元人民幣和400萬元人民幣[44] - 2024年公司將聚焦提升盈利能力、化解重大風險,推動主營業務轉型,提高核心競爭力[45] - 2024年公司將把握經濟回升趨勢,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基礎建設,降低負債,加強資產管理[4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本期主要从事综合开发、股权投资及基金管理[149] - 公司在绿色开发及运营方面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重点布局综合开发、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169] - 公司无违反对其有重大影响的法律及法规[169] - 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64] - 公司最大客户占经营收入的2.98%,五大客户合计占4.09%[179]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采购额的19.43%,五大供应商合计占63.83%[179]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黄慧玲女士担任公司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主席,并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51] - 林诚光教授担任公司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52] - 朱永耀先生担任公司ESG委员会成员,并在保险行业担任多个重要职位[54] - 王建文先生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55] - 张晓军先生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并担任多家附属公司董事、监事或总经理等职务[56] - 成玫女士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及领导公司董事会秘书处,并担任多家附属公司高级管理层要职[57] - 何斯敏女士担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擅长企业融资及香港上市公司合规事务[59] - 公司致力于实行并维持高水平的公司管治,注重与股东及投资者保持良好沟通[60]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管治公司,制定集团策略、政策及业务方案,控制企业风险,监控公司营运及财务表现[62] - 董事会由七位成员组成,包括三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64] - 王建文先生自2023年3月23日起担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并于2023年6月20日股东周年大会上获重选连任[65] - 刘宇女士与祁建荣女士自2023年10月26日起担任执行董事,杨国彬先生自同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66] - 谢梅女士因退休不再担任执行董事,张大帆先生、林开桦先生辞任执行董事,汪文进先生辞任非执行董事,均自2023年10月26日起生效[67] - 王建文先生的服务合约任期自2023年6月20日起至2026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慧玲女士及林诚光教授任期超过九年,但董事会认为其独立判断力不受影响[69] - 董事会于本期举行15次会议,每年至少开会四次,重要决定需经充分讨论后作出[75] - 董事会会议程序确保董事有充足时间审阅文件,利益冲突的董事不参与投票[76] - 董事出席情况:执行董事张大帆出席董事会会议14/14次,股东大会0/1次[77] - 董事培训:所有董事均参与了阅读上市规则和观看培训视频的培训[80] - 审核委员会: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81]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议财务报告、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非鉴证服务预先同意政策等[82] - 审核委员会会议:本期内举行了三次会议,审议了年度财务业绩和中期财务业绩[83] - 薪酬委员会:截至2023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84]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制定薪酬政策、评估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绩效等[85] - 薪酬委员会会议:本期内举行了三次会议,主要工作包括厘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86] - 提名委员会:截至2023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公司董事会由四位男性董事及三位女性董事组成,高级管理人员中半数为女性[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519名全职雇员中女性占比38.7%[90] - 公司董事会认为其性别多元化平衡,并计划继续维持这一平衡[91] - 公司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视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确保具备业务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经验[97] - 提名委员会在2023年内举行了三次会议,主要工作包括审阅董事会架构及组成、检视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执行进度等[98] - ESG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9] - ESG委员会负责制定及检视公司ESG战略、愿景、策略、原则及政策,并监督ESG原则纳入业务决策流程[100] - 公司ESG委员会在2023年举行了一次会议,主要工作包括审阅2022年度ESG报告、审阅设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及达成程度、审阅并确认董事会ESG声明内容[102] - 公司自上市以来从未在资本市场发生任何风险事故,本期内未发生重大监控失误或存在重大监控弱项[105] - 公司风控审计部每年向审核委员会进行两次汇报,包括年初的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和年中的中期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各部门和下属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执行有效性[107] - 公司建立了涵盖全面风险管理决策与监控、全面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及全面风险管理评估的三道防线风险管理体系[108] - 公司风控审计部作为第二道防线,负责通过风险管理、法务管理、内部审计等方式对全面风险管理措施执行情况及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估[110] - 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作为第三道防线,负责批准公司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方案,并监控监督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情况[111] - 公司每年在风控审计部的牵头下,组织各部门及下属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从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法律与合规风险等4大维度进行风险评估[113] - 公司通过内控自评与全面风险管理宣讲及培训,提升公司管理水准及风险防范能力,并在公司内部营造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114] - 公司创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模式,采用“传、帮、带”式的内控人员培训模式,并在各部门及下属企业中设置“风险管理员”,由风控审计部统一管理[115] - 公司已制定内幕消息政策,确保内幕消息的保密和适时披露,包括特设汇报渠道和指定发言人[116] - 公司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检讨了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制度,认为其充分有效并遵守相关企业管治守则[117] - 2024年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综合开发项目管理风险,主要监控措施包括加强项目资金储备和使用跟踪、推进大宗交易和资产盘活[118][119] - 公司面临人力资源储备风险,主要监控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激励体系、健全荣誉体系、完善培训机制和加强团队建设[120][121] - 公司面临投后项目管理风险,主要监控措施包括加强被投企业行业市场及政策跟踪、加强投后管理和督促被投企业执行投资协议[122][123]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风险,主要监控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定期安全培训及演练[126][127][128][129] -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察财务报表编制,确保年报反映公司财务状况、业绩及现金流量的真实公允情况[130] - 公司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审查了内部监控系统的持续有效性,认为其在本期内及至年报日期属有效及足够[131] - 公司向董事支付的酬金情况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7,本期无董事放弃或同意放弃收取任何酬金[132] - 高级管理团队成员的薪酬情况:1人薪酬在人民币0元至500,000元之间,3人薪酬在人民币500,001元至1,000,000元之间[133] - 公司支付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及非审核服务费用分别为约人民币402.8万元及人民币63.7万元[139] - 公司修订了章程细则,使其符合上市规则及开曼群岛适用法律,修订于2023年6月20日起生效[143] -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的召开需由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的股东提出书面要求,若董事会在21日内未召开大会,股东可自行召开[144] - 股东可通过公司秘书以书面形式将查询及关注事项转交董事会,公司秘书的联络详情为香港花园道1号中银大厦59楼,电邮:ir-asia@chinaoct.com[146]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748,366,000股,与2022年相同[161] - 公司股东名册将于2024年6月24日至6月27日暂停办理登记手续[156]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以提高分派股息的透明度,但无预定派息比率[152] - 公司董事林诚光持有1,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13%[172] - Pacific Climax Limited持有530,894,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0.94%[173] - 华侨城集团通过其附属公司持有华侨城股份47.97%的权益[175] - 公司与华侨城都市娱乐签订的欢乐海岸租赁协议,2023年金额上限为人民币0.19百万元[181] - 公司与易立方科技签订的采购框架协议,2023年金额上限为人民币18百万元[183] - 公司与合肥华侨城物业签订的物业管理框架协议,2023年金额上限为人民币2.6百万元[185] - 合肥华侨城环巢与华侨城物业(巢湖)订立物业服务框架协议,2023年至2025年各年度金额上限分别为人民币3.88百万元、2.65百万元及3.77百万元[187] - 合肥华侨城实业与合肥华侨城物业订立物业服务框架协议,2023年至2025年各年度金额上限分别为人民币19.1百万元、29.86百万元及28.46百万元[189] - 华侨城(上海)置地与华侨城物业(静安)订立物业服务框架协议,2023年至2025年各年度金额上限分别为人民币38.04百万元、43.16百万元及44.18百万元[191] - 合肥华侨城环巢与合肥华侨城物业订立的物业管理服务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2,600千元,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893千元[194] - 合肥华侨城实业与合肥华侨城物业订立的物业管理服务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19,100千元,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5,373千元[194] - 华侨城(上海)置地与华侨城物业(静安)订立的物业管理服务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38,040千元,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5,040千元[194] - 华侨城集团及其联系人向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公司向华侨城集团及其联系人产生总金额约为人民币1.66亿元的利息及相关费用[197] 投资与资产管理 - 公司投资约人民币2.06亿元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包括在建工程)[158] - 公司旗下基金总规模为人民币43.7亿元,主动管理基金规模为人民币15亿元[18] - 公司投资及基金业务权益持有人应占之分部亏损约为人民币1.8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亏约89.76%[20]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华侨城(上海)置地有限公司出售上海苏河湾项目酒店系列资产,最终代价为人民币24.3亿元[40] - 公司出售上海首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51%股權,中標代價為6.12億元人民幣(含增值稅),已收到保證金1.836億元人民幣[41][42] - 買方因外部環境變化延期支付剩餘款項,公司正積極協商,爭取於2024年內完成交易[42] - 2024年公司將加大力度推進低效資產盤活、調倉換倉,加快存貨去化,優化業務結構[43] - 2024年及2025年公司與康佳智通的年度採購上限分別為900萬元人民幣和400萬元人民幣[44] - 2024年公司將聚焦提升盈利能力、化解重大風險,推動主營業務轉型,提高核心競爭力[45] - 2024年公司將把握經濟回升趨勢,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基礎建設,降低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