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合金(00505) - 2023 - 年度财报
兴业合金兴业合金(HK:00505)2024-04-29 16:36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6,323.2百万元,同比增长1.4%[11] - 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87.4百万元,同比下降13.5%[11] - 2023年金属期货合约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6.8百万元,而2022年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2.7百万元[11] - 2023年公司铜加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312.4百万元,同比增长1.4%,销量为139,259吨,同比略微减少0.03%[17] - 2023年高精度铜板带收入为人民币6,023.7百万元,同比增长2.3%,销量为94,104吨,同比增长3.1%[17] - 2023年铜产品加工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31.9百万元,同比减少11.5%,加工服务量为41,215吨,同比减少6.2%[17] - 2023年原材料贸易收入为人民币56.8百万元,同比减少25.3%,贸易业务销量为3,940吨,同比减少5.1%[17] - 2023年公司游戏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8百万元,净亏损为人民币4.9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收入人民币13.6百万元,净亏损人民币0.2百万元[25] - 公司2023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32.32亿元,同比增长1.4%[27] - 高精度铜板带销量为94,104吨,同比增长3.1%[27] - 铜业务总销量为139,259吨,同比减少0.03%[27] - 毛利为人民币6.103亿元,同比增长3.8%[27]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26.7百万元,同比减少5.2%[28] - 其他亏损为人民币20.5百万元,而2022年为收益人民币11.4百万元[29] - 分销费用为人民币57.1百万元,同比减少6.5%[30] - 行政费用为人民币339.7百万元,同比增长1.7%[31] - 财务收入净额为人民币3.8百万元,同比减少77.8%[33]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35.9百万元,同比增长10.1%[34]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3年铜价在7,850-8,850美元/吨之间震荡,均值为8,516美元/吨,同比下降3.0%[12] - 2023年国内电解铜全年均价为人民币68,315元/吨,同比上涨1.4%[12] - 预计2024年铜价核心波动区间为7,500美元至9,000美元/吨,国内铜价为人民币62,000元至72,000元/吨[13] - 2023年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为2,085万吨,同比增长3.0%[15] - 2023年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产量为237万吨,同比减少3.1万吨[15] - 2023年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产品消费量为235万吨,其中传统黄铜产品下降,紫铜及高端产品增长[15] - 2024年展望:随着国内财政及经济政策持续发力,新能源、电子、电气等行业对高端铜板带产品的需求量将增加[16] 公司战略与运营 - 2023年集团实现全年销量139,259吨,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7] - 2023年集团进行了内部改革,加强生产部门支持,扩大对外销售,深化组织架构和产品结构调整[6] - 2024年集团将加大供、产、销端联动,推进组织优化,深化降本增效,巩固核心竞争力[8] - 2023年集团着力拓展和维护高附加值与重点客户产品市场份额,并开拓海外市场订单[6] - 2024年展望:公司将继续推进管理变革、组织优化、产品结构调整、降本增效等工作,加强拓展客户群及品牌影响力[24] 企业治理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1,578名员工[52] - 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于2023年全年购买了16,263,000股股份,总代价为17,982,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6,130,000元)[56] - 公司严格遵守中国、开曼群岛及香港的各项相关法律、规则及法规[55] - 公司董事会目前包括三位执行董事和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公司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的最低规定[66] - 公司董事会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备上市规则所界定的独立身份[67] - 公司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本集团的长期策略、审批业务计划及财务预算、审查及监控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等[69] - 公司最少每年定期召开四次董事会会议,2023年共召开四次董事会会议[71] - 公司致力于推动良好的企业管治,以保障股东利益[58] - 公司一直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59] - 公司致力于达到企业管治的最高水平,以保障及维护股东的利益和尽量提高股东的利益,以提升企业价值及增强企业责任感[78] - 董事会已履行企业管治职责,包括制定、审阅及更新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审阅及监察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培训及持续专业发展,审阅及监察公司遵守法定及监管规定的政策及常规,制定、审阅及监察适用于雇员及董事的行为守则及合规手册,审阅公司是否已遵守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的披露规定[78]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适用的责任保险[80] - 公司为董事安排了内部简报会,由律师事务所进行,全體董事均參加该内部培训[83] - 全體董事均已參加適當的持續專業發展課程及閱讀資料,以增強及更新彼等的知識及技能[84] - 公司各执行董事已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与公司订立委任函,任期为三年[89] - 主席与行政总裁的职位已作区分,两者各自负责独立职务[90] - 董事会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更强的独立判断、知识及经验[91] - 董事会已委任以下董事委员会,以监察公司特定方面事宜:审核委员会[92]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至少举行两次正式会议[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了2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93] - 薪酬委员会在2023年举行了3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99] - 提名委员会在2023年举行了1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104] - 高級管理層成員的薪酬范围为人民币1,000,001至2,000,000元的有1人,3,000,000至5,000,000元的有2人[99] - 审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审阅财务报告、会计政策、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等[94]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确保薪酬与职责和市场水平相符[98]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董事的提名和任命,确保董事会的有效运作[103]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检讨一次核数师的独立性及内部审核职能[95] - 薪酬委员会旨在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98]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正式会议[103] - 公司委聘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外聘核数师,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的核数服务费用约为人民币2.46百万元[117] - 公司支付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非核数服务费用为人民币50,000元[117] - 公司已实现董事会性别多元化,自2016年5月起[111] - 公司致力于实现更平衡的员工性别比例,并持续监控和评估多元化政策[111] - 公司已采纳董事提名政策,确保董事具备适当的技能、经验和多元化观点[106]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自2013年8月28日起生效,并讨论了实施该政策的可衡量目标[109] - 公司认可并信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的好处,所有委任将继续基于多元化好处的优点[110] - 公司已成立风险管理及内部审核部,负责集团的风险监控及内部审核,每季度进行审核[120] - 公司已采纳披露政策,确保及时、准确及充足地披露重大消息[123] - 公司已将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的职责转授予审核委员会,并由管理层设计、实施及维持合适及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18] - 公司已建立内幕消息披露流程及机制[125] - 公司自2012年3月29日起采用举报政策[126] - 公司自2022年7月5日起采用反贪污政策[127] - 公司聘请外聘秘书服务供应商的代表为公司秘书[128] - 公司秘书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参加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28] - 公司使用公司网站向股东传达公告、通函、年报及中报等资料[130] - 公司已自2012年3月起采用股东通讯政策[133] - 公司董事会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及2023年12月15日的股东特别大会上均有出席[132]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无预定股息派付比率[139] - 公司的宪章文件(即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可供查阅[140] - 公司章程于2023年12月15日通过特别决议案修订,符合上市规则附录A1的核心股東保障標準[141] 环境、社会及治理(ESG)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依据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42] - 报告范围包括兴业合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不含游戏业务板块[143] - 报告数据来自公司实际运行的原始记录或年报,财务数据以人民币为单位[144] - 报告遵循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的汇报原则,包括重要性、准确性、平衡性、量化及一致性[146][147][148][149] - 公司成立了自上而下的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管治架构,由董事会承担整体责任[152] - 董事会及ESG工作小组负责评估及评定公司的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相关风险及机遇[152] - 高级管理层及总经办负责制定和推动ESG政策与措施的实施[154] - 2023年,董事会在ESG方面指导公司识别大客户的管理要求与认证需求,并顺利通过客户认证[155] - 公司每年审视重要ESG议题的识别结果,确保ESG策略涵盖重要议题[156] - 公司识别出20项ESG议题,包括8项高影响程度和12项中等影响程度的实质性议题[161] - 2023年新增一项实质性议题“知识产權保護”[164] - 公司制定了2025年用水目标,单位产品用水量较2018年减少40%[167] - 公司制定了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8年减少50%[167] - 公司制定了2025年无害废弃物目标,单位产品无害废弃物产生量较2019年减少30%[167] - 公司制定了2025年有害废弃物目标,单位产品有害废弃物产生量较2018年减少15%[167] - 公司制定了2025年能源使用目标,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量较2018年减少20%[167] - 公司提出短中期ESG管理策略,包括加强合规与反贪污管理、优化生产工艺和改造环保设施等[169][170] - 公司提出长期ESG管理策略,包括持续优化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推动产业链低碳环保等[169][170] - 公司将“员工幸福、客户感动、股东满意、社会认同”的经营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和长期战略规划[168] - 公司制定了2025年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吨二氧化碳当量/吨产品)较2018年减少50%的碳减排目标[177] - 2023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相较于2018年下降26.98%,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吨二氧化碳当量/吨产品)相较于2018年下降29.04%[190] - 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0日,并在2022年11月获评宁波市绿色工厂[192] - 公司识别出气候变化相关的声誉风险、政策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急性实体风险和慢性实体风险[179][180][181][182][183][184] - 公司识别出气候变化相关的资源使用效率提升、能源来源优化、产品与服务创新和适应力增强等机遇[185][186][187][188] - 公司将气候变化议题纳入ESG关注焦点,由董事会监督与管理[177] - 公司计划将气候变化的风险与机遇纳入整体运营风险管理[177] - 公司每年在ESG报告中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排放密度,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绩效水平[177] - 公司制定了《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演练以及培训[189] -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等环境管理制度[192] - 公司主要业务为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消耗水、电和天然气等资源,排放物包括废气、生产废水和有害及无害废弃物[196] - 2023年单位产品耗电量为1,494.88千瓦时/吨产品,耗天然气量为84.16立方米/吨产品,耗水量为2.68立方米/吨产品[196] - 2023年有害废弃物产生密度为11.92千克/吨产品,无害废弃物产生密度为27.29千克/吨产品[196]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密度为1.04吨二氧化碳当量/吨产品[196] - 2023年公司投资新建装机容量为4.3MW的光伏设施,厂区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11MW,全年使用厂区光伏绿电10,583.94MWh,同比增长57.66%,占全年总用电量5.5%[198] - 2023年公司投资2,900万新建储能设施,自9月16日投入使用至12月31日,合计降低用能成本约2,297万元[199] - 2023年公司采购绿电11,400MWh,占总用电量5.5%[199] - 2023年公司淘汰所有S9变压器以及3级效能以下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