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及委员会变动 - 项兵博士于2023年5月31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和审核委员会成员[3][6] - 薪酬委员会于2023年度举行了1次会议,成员出席情况详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5] - 提名委员会于2023年度举行1次会议,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4] - 公司计划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田劲先生,并委任欧晋尧先生为非执行董事[1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将继续确保在招聘中高层人员时维持性别多元化,重视女性人才的培养[1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收取基本袍金及其他酌情酬金,不给予绩效表现相关的股本权益酬金[22] - 公司预计员工将遵守反贪污及贿赂相关法律,并制定举报政策[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惠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内部监控事宜进行独立审查,未发现重大缺陷[29] - 公司已采取程序及措施处理内幕消息,包括提高保密意识、定期发送禁售期通知等[31] - 公司重视公平披露,认为这是提高企业管治水平的重要途径[32] ZA Bank业务表现 - ZA Bank在香港Google Play零售银行应用评分中排名第一,客户存款突破100亿港元[36] - ZA Bank的零售用户资产管理规模接近10亿港元[37] - ZA Bank推出特快线上企业账户开户服务,最快6分钟完成申请,2小时内完成开户[40] - ZA Bank与Invesco、安联投资及摩根资产管理合作,上线超过100款投资基金产品[37] - ZA Bank在香港成年人中的用户占比为10%,18-29岁年轻人中拥有ZA Card的比例为25%[36] - ZA Bank在Sia Partners的2023国际移动银行基准中被评为亚洲最佳移动银行应用,全球排名第六[36] - ZA Bank于2022年1月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第1类受规管活动(证券交易)牌照[37] - ZA Bank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款余额约为117.0亿港元,贷款总余额约为54.3亿港元,存贷比为46.4%[69] - ZA Bank净息差从2022年的1.84%提升至2023年的1.94%[69] - ZA Bank在2023年录得净收入约3.66亿港元,同比增长42.9%,其中非息收入占比约28.3%[69] - ZA Bank净亏损率由2022年的194.7%收窄至2023年的109.1%[69] - ZA Bank成功将核心系统迁移至“跨云双活”的云端基础设施,提供更强大、扩容性更高和更具弹性的24/7银行服务[80] - ZA Bank积极布局Web3领域,2023年4月发表“Banking for Web3”愿景,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发展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系统[82] - ZA Bank于2024年2月正式向香港用户推出美股交易服务,涉猎全球市值最大的股票市场[85] - ZA Bank是HashKey Exchange等本地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的银行合作伙伴,提供便捷的法币提存服务,并参与金管局“数码港元”先导计划[86] ZA Life业务表现 - ZA Life在报告期内实现总保费2.14亿港元[39] - ZA Life与ZA Bank深化银保合作,推出ZA储蓄保系列产品[39] ZA Tech业务表现 - ZA Tech的Graphene产品基线升级后预计可为保险公司客户节省30%-50%的保险核心系统IT支出[65] - ZA Tech与Home Credit在印尼和越南市场合作,提供嵌入式保险产品分销解决方案Fusion[66] - ZA Tech为保诚保险泰国上线Graphene理赔模块,提升小额理赔服务能力[67] - ZA Tech的科技输出收入在2023年达到人民币3.25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可持续收入占比达到51%,毛利率从40%提升至46%[84] 财务表现与贷款情况 - 公司租金收入总额为1.66亿港元,较去年下跌5.8%[39]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及应收利息合共3.601亿港元,较2022年的5.119亿港元有所下降[70] - 本集团最大借款人应收款项为1.619亿港元,较2022年的2.876亿港元减少[70] - 本集团五大借款人应收款项合共约3.601亿港元,较2022年的5.038亿港元减少[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应收贷款总额为3.601亿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贷款占55.9%,第二年到期的贷款占44.1%[72] - 2023年融资服务业务的利息收入为2520万港元,其中委托贷款利息收入为940万港元,其他贷款利息收入为1580万港元[72] - 公司向独立第三方提供的应收贷款本金为人民币1.90亿元,年利率为6%,部分贷款已延长至2025年9月到期[74] - 2023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为288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800万港元,主要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导致预期信贷亏损率上升[78] - 公司2023年营业总额为3.608亿港元,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782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4.37港仙[125] - 公司其他业务2023年营业额为1.695亿港元,较去年下跌5%[122] - 公司2023年营业额为3.608亿港元,同比下降5%,毛利为2.089亿港元,同比下降8%[134] - 公司2023年录得股东应占亏损2.782亿港元,较去年的1.424亿港元亏损扩大[134] - 公司2023年融资成本增加至8710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增加及利率上升[142] - 公司2023年经营成本总额为2.679亿港元,较2022年的2.909亿港元下降8%[164] - 公司2023年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782亿港元,较去年的1.424亿港元增加[192]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减少至约9,570万港元,主要由于按公允值列账及计入损益之其他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减少[189] - 公司2023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约2,880万港元,主要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导致较高的预期违约率[190] - 公司2023年借款总额为15.657亿港元,较2022年的11.536亿港元增加[192] - 公司2023年发展中物业的承担为3,220万港元,较2022年的3,680万港元减少[196] - 公司2023年向银行作为抵押的担保额为300万港元,较2022年的710万港元减少[19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后,众安国际的股权由45.53%减少至45.08%[198] - 公司2023年未派发末期股息,以保留资源用于业务发展[199] 投资与资产管理 - 公司持有的众安在线H股中,62,057,778股将于2024年12月到期解锁[116] - 公司持有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6.485亿港元,较2022年的27.046亿港元略有下降[143] - 公司未提取借款融资为1.528亿港元,较2022年的3.764亿港元大幅减少[143] - 公司确认应收贷款及RGAP欠款公允值亏损为2.854亿港元,较2022年的2.022亿港元有所增加[147][149] - 公司确认于Rockfeller Group Asia Pacific, Inc. (RGAP) 投资的净亏损为3,790万港元,较2022年的1,450万港元增加[169] - 公司分占联营公司RGAP亏损拨回2.475亿港元,较2022年的1.877亿港元有所增加[170] - 公司持有的众安在线股份市值为1,445,040千港元,持股比例为5.51%[183] 物业与酒店业务 - 百仕达大厦办公楼2023年出租率为24%,主要租户从事珠宝、投资和房地产行业[119] - 深圳「乐酒店」拥有188间客房和套房,入住率逐步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44] - 公司持有的发展中物业「宁国府邸」占地13,600平方米,由11栋中西合璧的四合院组成[145] - 公司开发的「洛克 ‧ 外灘源」项目总建筑面积达94,080平方米,2023年已完成收尾工程并陆续开业[137] 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经济环境不会显著改善,将继续保持审慎态度[102] - 公司将继续探索金融科技及新经济行业的投资机会,以把握新机遇[93] - 公司预计大湾区经济圈的深化将有助于提升投资物业及酒店的出租率[95] - 2023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收入达85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人民币1.39万亿元[130] - 2023年中国全年GDP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135] - 2024年中国GDP增长预计为5%-6%,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转型中[133][140] - 2023年中国CPI连续数月录得负数,1月CPI同比下降0.8%,但市场认为CPI已见周期底部[132] 员工与福利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拥有约627名全职雇员,并提供医疗及退休福利等[199]
百仕达控股(01168)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