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齐合环保(00976) - 2023 - 年度财报
齐合环保齐合环保(HK:00976)2024-04-29 16:58

公司愿景与使命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循环经济解决方案合作伙伴[1] - 公司使命是成为全球再生资源及环保行业的市场领导者,并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股东获取理想回报[2] 公司文化与社会责任 - 公司文化包括与客户包括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及为股东取得合理、稳定和持久的回报[3] - 公司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为社区福祉及环境保护不断作出贡献[4][5] 全球业务布局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金属回收上市公司之一,业务覆盖亚洲、欧洲及北美洲[7] - 公司全球业务包括金属废料回收、报废汽车处理、电子废料回收、废油回收、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以及工序优化服务[8] - 公司在香港设有多元、全面及高度自动化的电子废物回收中心[9] - 公司在中国大陆设有多个业务点,包括北京、台州、烟台和滨州,涉及金属废料回收、贸易、废油回收及报废汽车和动力锂电池回收项目[9][10] - 公司在德国、捷克共和国和罗马尼亚设有多个工场,覆盖全面的收集、分类及处理服务,并在黑色金属市场占据重要份额[12] - 公司在罗马尼亚的业务还包括大量纸张和塑料的回收[12] 财务表现 - 2023财年总销售吨位和营收分别为3.64百万吨和16,479.7百万港元,同比分别下降4.2%和15.8%[18] - 欧洲业务销售吨位占集团总吨位的90%以上,但受能源价格上涨和需求波动影响,未实现销售吨位和营收增长[18] - 亚洲区域业务总销售吨位同比增长11.8%,毛利同比增长247.5%[18] - 欧洲业务金属销售吨位为3.45百万吨,营收为14,960.9百万港元[19] - 2023年亚洲分部收益为17.198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3.8%[41] - 2023年欧洲分部收益为149.609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16.1%[41] - 2023年北美洲分部收益为41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88.5%[41] - 2023年总收益为164.797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15.8%[41] - 2023年毛利为10.38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14.1%[41] - 2023年毛利率为6.3%,较2022年增加1.61个百分点[42]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为0.01港元,较2022年每股盈利0.16港元减少106%[42] - 2023年公司售出364万吨再生产品,较2022年减少4.2%[46] - 2023年毛利减少主要由于运费增加、德国能源价格上升及欧洲金属需求疲软[49] - 公司2023年总经营费用为9.554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2.0%[52] - 公司2023年股东应占亏损为930万港元,而2022年为盈利2.645亿港元[54] - 公司2023年每股亏损为0.01港元,而2022年每股盈利为0.16港元[55] - 公司2023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为5.432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22.3%[56]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股东资金为49.315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2.2%[5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715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51.5%[58]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从2022年的1.31提高至1.33[59]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外部借款总额为9.031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20.9%[6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0.4%,较2022年下降2.9个百分点[6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17.122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29.3%[63] - 2023年资本支出为447.5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453.8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0] - 欧洲分部2023年销售量减少5.0%至3.45百万吨,收益减少16.1%至14,960.9百万港元[73][74] - 欧洲分部2023年毛利减少16.9%至1,031.4百万港元,毛利率为6.9%,较2022年的7.0%有所下降[75] - 欧洲分部2023年分部溢利减少48.5%至364.4百万港元[76] - 北美洲分部2023年收益为4.1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35.7百万港元大幅减少[79] - 北美洲分部2023年毛亏为1.7百万港元,毛亏率为40.9%,分部亏损为9.0百万港元[80] - 亚洲分部2023年销售量增加11.8%至0.19百万吨,收益减少3.8%至1,719.8百万港元[81] - 亚洲分部2023年毛利增加247.5%至23.1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3%,分部亏损为128.7百万港元[82] 技术创新与专利 - 2023年8月,中国子公司取得《一种废铝破碎分选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26] - 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区域已取得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相关发明和专利共7项,报废汽车回收相关专利共4项,铝的回收利用相关专利共4项[26] 项目与合作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加入Car2Car联盟,获得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提供的640万欧元赠款支持[21] - 2023年8月,集团位于捷克皮尔森镇的金属回收料场投入运营,并于10月顺利举办开工仪式[22] - 2023年11月,集团子公司Scholz Recycling GmbH与奥钢联集团签署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助力其实现“Greentec Steel”钢铁生产脱碳计划[23] - 2023年7月,浙江省台州市的齐顺循环再生项目取得报废机动车拆解资格,并启动相关业务[25] - 2023年10月,山东省滨州市的宏顺循环科技合资项目启动第一批新能源报废车回收利用业务[26] 政策与法规 - 中国政府提出到2027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34] - 欧盟提出“Fit for 55”减排一揽子计划,目标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32] - 欧盟在关于报废车辆的法规提案中,提出加强汽车行业循环性,确保新车辆设计有利于回收和再利用[32] 公司战略与方针 - 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方针,以持续、健康的经营理念服务客户、回报股东[36] - 公司坚信资源再利用是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38] 诉讼与法律事务 - Delco向公司及方先生提起诉讼,索偿5780万港元及利息和成本[88] - Delco向公司及其子公司齐合天地香港提起诉讼,索偿100万美元及利息、成本和其他救济[92] - 公司于2018年提取了2.2亿美元(相当于169.15亿港元)的银团定期贷款,还款期为两年[96] - 截至2024年3月30日,贷款的未偿还本金为5000万美元(相当于3.76亿港元),该金额于报告日期仍未偿还[97] - 公司于2024年4月2日收到融资代理人的催款函,要求立即偿还未偿还贷款余额及适用的违约利息[98] 员工与人力资源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617名员工,较2022年的2,748名有所减少[105] - 2023年公司员工成本总额约为954.3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975.6百万港元有所下降[106] 资产与投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资产总值为4,418.6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3,722.9百万港元增加[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诺金额为1.165亿港元,相比2022年12月31日的7290万港元有所增加[85] - 公司向关联方和合营企业提供的金融担保分别为2030万港元和50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00万港元和4990万港元[87] - 公司于2022年8月10日与American Iron & Metal (U.S.A.) Inc.签订出售协议,出售Kalischatarra Iron & Metal LLC及Kalischatarra Iron & Metal NM LLC各50%的股权,总代价为3,500,000美元(相当于约27,440,000港元)[110] - 出售事项已于2023年1月5日完成[111]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包括商品价格风险、外币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及流动性风险[100] - 公司采用商品价格风险对冲政策,并已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营状况[101] - 公司密切监控外币借款,考虑多种措施以减少外币风险[102] - 公司继续遵循销售大部分再生产品时货到付款的最佳实践,以降低财务报表中的金融资产账面值[103] - 公司通过银行借款在持续获取资金与保持灵活性之间维持平衡[10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涂建华先生自2015年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115] - 涂建华先生曾担任渝商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4月至2019年11月)[115] - 涂建华先生自1996年1月起担任隆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115] - 涂建华先生自2003年1月起担任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115] - 涂建华先生曾担任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2003年1月至2010年7月及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116] - 涂建华先生曾担任隆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116] - 涂建华先生毕业于重庆市委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1998年12月)[119] - 秦永明先生自2023年3月21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各委员会主席[126] - 秦永明先生拥有35年的全球制造与循环再生领域管理经验[127] - 秦永明先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会计专业本科并拥有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28] - 苗雨先生自2020年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投资管理和企业融资经验[131] - 姚杰天先生自2021年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熟悉公司业务并拥有丰富的公司管理和项目管理经验[136] - 王历先生自2022年6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资产管理、企业融资及并购经验[139] - 刘永欣先生于2023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约7年资产管理工作经验[140] - 李志国教授自2021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熟悉中国的战略管理和管理机制[142] - 严国万教授自2022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会计和审计问题以及公司财务研究[14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子公司的主要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1[163] - 以经营分部分析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表现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164] - 董事会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无)[166] - 公司在运营及工作场所实施多项资源节约措施,逐步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日常管理[168] - 公司在报告期间遵守中国及德国所有与环境有关并对其业务有重大影响的法规,无因违反环境法律及法规而招致的大额罚款及非金钱性制裁[168] - 公司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未发现任何违反法律及法规的情况,对环保、雇佣及劳工规范、经营规范及社区等议题无重大影响[170] - 公司致力于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论性别、年龄或国籍,并根据反歧视法例施行[175] - 公司已设立告密政策,防止贪污或任何可能违反法律或公司政策的事宜,并提倡良好的企业管治标准[177] - 公司已发行股本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7[178] - 公司任何成员公司并无订立任何控股股东或其子公司于当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的重大合约,且于2023年12月31日或年内任何时间仍属有效及与公司业务有关[179]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涂建华先生、秦永明先生(主席)、苗雨先生、姚杰天先生、王历先生、刘永欣先生(于2023年12月19日获委任)、张伟先生(行政总裁)(于2023年3月21日获委任并辞任执行董事,继续担任行政总裁)、李林辉先生(于2023年3月21日辞任)[18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李志国教授、晏国菀教授、司徒毓廷先生,彼等须于本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告退并膺选连任[181]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简历详情载于第26至34页[187] - 公司可分派儲備約為3,079.7百萬港元(2022年:3,186.6百萬港元)[199] - 本集團於慈善組織的捐款為0.48百萬港元(2022年:0.30百萬港元)[200] - 有關本集團物業、廠房及設備於年內的變動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4[194] - 有關本集團借款(包括到期情況、貨幣及利率架構)的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30[195] - 於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內,概無訂立董事或與董事有關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