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乐氏国际控股(01529) - 2023 - 年度财报

公司业务运营与市场环境 - 公司于2023年受全球经济环境不佳和物流仓储服务需求下降影响,采取审慎态度管理运营开支,削减营销及宣传预算[9] - 2023年中国物流及仓储业面临巨大困难,本地客户需求大幅下降,公司整体收入受影响[30][31] - 中国国内物流业面临成本上升压力,包括运输、仓储、劳动力等成本,且熟练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33][34] - 展望2024年,中国内地物流仓储业发展仍面临成本压力、贸易保护主义等诸多障碍,但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有望加大[20] - 2024年中国物流及仓储业增长潜力仍在,但增长率或放缓[39] 公司业务收购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成功收购中山海慧科企物流(集团)有限公司60%股权,有助于整合业务创造协同效应[11] - 2023年10月公司成功收购中山海慧科企物流(集团)有限公司60%股权[37] 公司仓库资源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广东省有三个仓库,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利用仓库优势整合资源扩大客户群覆盖[13] - 2023年下半年完成收购附属公司后,公司在广东省的三个仓库总建筑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28]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整体收益约为1.339亿人民币,较上年度的约1.795亿人民币减少约4560万人民币,降幅约25.4%[15][16] - 2023年与短期租赁有关的租赁付款约为3530万人民币,较上年度的约2850万人民币增加约23.9%[17] - 2023年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减值约280万人民币,亏损大幅增加至约3420万人民币,上年度约为20万人民币[17][18] - 运输服务收益约5030万人民币,较上年度减少约31.2%[50] - 仓储服务收益约1930万人民币,较上年度减少约44.1%[52] - 厂内物流服务收益约6290万人民币,较上年度减少约9.0%[56] - 定制服务上年度收益约280万人民币,本年度约130万人民币[57] - 外包费用占总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约32.1%降至2023年的约25.2%[35] - 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淨額从约680万元增至约960万元,主要因外币汇兑收益和应收贷款利息收入增加[59] - 雇员福利开支从约7060万元减少约390万元或5.5%至约6670万元[62] - 分包开支从约5770万元减少约2400万元至约3370万元,因收益相应减少[64] - 短期租赁付款从约2850万元增加约680万元或23.9%至约3530万元,因新租约生效[66] - 融资成本从约40万元大幅增加至约110万元,归因于新租赁和收购附属公司银行贷款利息[68] - 其他开支从约2530万元增加约640万元至约3170万元,因招待差旅开支和收购相关费用增加[71] - 公司本年度亏损约3420万元,上年度亏损约20万元[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约4620万元,较2022年约5720万元减少[74] - 未偿还贷款年利率介乎约6%至12%,2022年为5%至12%,且所有应收贷款均无抵押[75] - 2023年12月31日的9笔贷款中,7笔约3450万元将在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2笔约1170万元将在2024年后至2025年前到期[7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1亿人民币,较2022年约8740万人民币有所增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800万人民币,较2022年约5550万人民币有所增长[7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9.2%,2022年12月31日不适用[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法定股本1亿港元无变动,可分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8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共计11.4128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所有股份均已缴足股款[8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抵押资产,2022年也无[86] - 除报告披露外,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也无[8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2022年也无[89]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提供高品质仓储服务,并期望将物流服务多元化至更广泛行业[20][21][22] - 公司会努力寻找机遇,参与采用AI、机器人及无人机等先进技术的智能物流业务以及中医药相关业务[22] - 公司将加强市场调研与技术创新,多元化发展物流服务[40] - 公司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参与中医药相关业务[42] 公司配售事项 - 2023年6月12日公司进行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3467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415万港元[93] - 2023年7月7日配售事项完成,1.7688亿股配售股份按每股0.196港元配售给不少于六名承配人[96] - 配售事项及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820万港元[100] - 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中,发展中医药业务拟定用途为140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101]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中,发展智慧物流服务业务拟定用途为342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101] - 预期发展中医药业务和智慧物流服务业务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将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动用[101] 公司管理层信息 - 乐康35岁,2021年任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有超11年市场营销和公司管理经验[102] - 黎嘉浩33岁,2021年任执行董事和首席执行官,2012年加入公司运营附属公司[105] - 黎嘉力32岁,2021年任执行董事,负责制定物流计划和策略及开发优化物流系统[109] - 乐康曾为2019中国品牌新时代领军人物,担任国际和平交流基金会上海国际志愿者服务站秘书长[104] - 黎嘉浩和黎嘉力均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健升物流(埃及)有限公司的董事[107][110] - 杜穎友于2022年10月1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3年6月1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现任上海有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111] - 李志刚于2023年12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现任苏州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等职,2021年4月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13][115] - 余俊文于2021年11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为证券及期货条例相关受规管活动持牌代表[117][118] - 刘伟彪于2022年6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在审计及会计行业有逾20年经验[119] - 王轶于2022年10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薪酬委员会主席,是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124] - 王轶在中文高等教育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发表超50篇高水平论文,领导逾15项国家及省级项目[125][126] - 陈冠勇65岁,2022年10月19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4年相关经验[129] - 杨建新47岁,1997年2月加入集团,2008年6月起任业务经理[134]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及附录C3的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38][1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守则条文,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无违规事件[140][141] - 公司旨在建立及维持合格独立董事会监督集团业务,董事会负责多项重要职能[143][146] - 董事会设立委员会并转授职责,可向高级管理人员授权[1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8] - 遵照上市规则,公司已委任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一以上,至少一名具备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150] - 除黎嘉浩与黎嘉力为兄弟关系外,董事会成员之间无其他重大关系[150] - 董事会已采纳多元化政策,规定实现公司可持续均衡发展及改进表现质量的方式[150] - 提名委员会每年将审阅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适时提供成员变动推荐意见[152] - 公司将采取措施推进各级员工性别多元化,计划于2024年12月31日前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155] - 公司旨在维持与业务增长相关的董事会多元化范畴的适当平衡[159] - 提名委员会将讨论并就达成董事会多元化的可计量目标达成共识,向董事会提供推荐意见[160] - 每位新委任董事将接受正式、全面及专门设计的入职培训[162] - 所有董事在2023年度均参与企业管治等方面的持续专业发展[164] - 所有董事按服务合约以具体任期获委任,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并可参选连任[167]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初步任期3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委聘书初步任期1年[169] - 董事会预定一年开4次会,约每季一次,提前至少14日通知[170] - 定期董事会会议议程及资料在拟定日期前至少3日送交董事[1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多数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达100%[175] - 需要董事会批准的事项以传阅书面决议案方式进行[176] - 年内召开了1次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议[177] - 董事会会议事务均有记录,记录可供董事查阅[178] - 2023年公司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角色区分,乐康任主席,黎嘉浩任首席执行官[179] - 主席负责领导董事会等,首席执行官负责监察业务运营和制定销售策略[1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2)条及第3.10A条[181] - 公司不会向独立非执行董事授予任何与绩效挂钩的股权薪酬[182] - 董事会已设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明确权责范围并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8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3年举行2次会议[191][192] - 薪酬委员会现由五名成员组成,2023年举行2次会议,无董事参与自身薪酬厘定[195][19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11名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在0 - 1,000,000港元[197] - 提名委员会现由五名成员组成,集团于2019年1月30日采纳提名政策[199][200]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就外聘核数师委任及罢免等向董事会推荐建议[189]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就集团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整体薪酬政策等提供推荐意见[194]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定期审阅董事会结构等并就董事委任等事宜提供推荐意见[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