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2023 - 年度财报

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集团收益约4922.8万港元,较2022年约5932.4万港元减少约17.0%[11] - 2023年公司集团毛利约为2256.8万港元,毛利率约为45.8%,2022年毛利率约为29.3%[11] - 2023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087.6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8254.8万港元[12]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553.6万港元,2022年约4939.3万港元[12] - 2023年出售一间附属公司收益约715.6万港元[12] - 2023年财务成本约558.9万港元,2022年约1154.5万港元[12] - 2023年公司收益约4922.8万港元,较2022年约5932.4万港元减少17.0%,主要因专注捷运公司项目使数立方收益减少[91] - 2023年销售及服务成本总额约2666万港元,较2022年约4192.3万港元减少36.4%,因专注提供资讯科技服务致电脑硬件及软件交易减少[92] - 2023年毛利约2256.8万港元,较2022年约1740.1万港元增加约516.7万港元,因2023年一季度经济恢复及专注提供资讯科技服务[93]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91.4万港元,2022年约155.5万港元,主要因2022年度确认“保就业”计划下政府补助约75.9万港元[94]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899万港元,较2022年约1820.6万港元减少921.6万港元,因智能零售及物联网云端平台网络保安研发开支减少[95] - 2023年行政开支约3897.9万港元,较2022年约2812.4万港元增加38.6%,因商务会议、差旅及广告推广等费用增加[96] - 2023年12月31日投资组合公平值收益约2.9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301.9万港元[98] - 2023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553.6万港元,2022年约4939.3万港元[99] - 2023年财务成本约558.9万港元,较2022年约1154.5万港元减少约595.6万港元,因承兑票据与附属公司一并出售[10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087.6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8254.8万港元减少[10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159.5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387.7万港元减少[10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6503.3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3696亿港元减少;负债比率为0.25,2022年为0.50[103] - 2023年集团资本支出约为63.8万港元用于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物业进一步建筑工程支出约为零港元[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2174.4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2141.1万港元增加[11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亏损,董事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135] - 于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143] - 回顾年度,集团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年内总销售额的35.2%,最大客户的销售额达21.5%[1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集团五大供应商的购货额占总购货额的53.9%,最大供应商的购货额达22.6%[145] 政策环境 - 香港政府制定多项推动创新科技的主要政策,包括制定创科发展蓝图、吸引创科人才、加强创科基建等[13] - 预计到2024年,阿联酋银行、金融服务、保险及能源垂直行业的资讯科技支出将占其整体资讯科技支出的43%[14] - 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占阿联酋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4%(960亿美元),2018 - 2030年间,人工智能对阿联酋经济的年度贡献预计将增长33.5%[14] 业务发展 - 2023年公司出售两家附属公司,变现投资并将资源分配于探索和开发人工智能及云技术产品或投资项目[15] - 公司与多位专家联盟合作,成立合营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平台及会员奖赏积分计划,还与另一家上市公司合作探索公司债券代币化[16] - 2023年两家主要附属公司万高讯科和数立方取得令人鼓舞的业务表现,数立方与捷运公司有合作[18] - 2022年11月公司订立服务协议,合约金额为8700万美元,服务期为三年[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自两名客户收取相当于约9429.9万港元的加密货币预付款,同时向服务供应商存入相同金额加密货币,按净额基准录得收益和成本均为1209万美元[24] - 2023年11月公司管理层决定终止服务协议及分包协议,与公共交通公司就合作进行讨论并取得招标,投标项目代价为现金[25] - 未来一年公司将采取审慎态度,通过选择性收购及战略联盟巩固在香港资讯科技解决方案行业的领导地位[19] - 2023年集团持续发展,开发人工智能、Web3.0及云端科技等领域,控制资源并采取企业行动[33] - 2023年3月10日公司与3DT订立谅解备忘录,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数据库丰富其3D立体技术[46] - 2023年6月15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成立合营企业Petaverse,分别拥有30%及70%股权[65] - 万高讯科继续获路坦力等世界级伙伴的奖项及伙伴名衔,肯定其优质服务[68] - 2023年3月万高讯科采用剑达产品grMail,为企业客户提供电邮保安解决方案[70] - 数立方与公共交通公司合作,利用核心科技推广数据建模及大数据分析[72] - AI Booster解决方案服务分支项目智能物流及CRM系统为中小企提供简化版AI解决方案[73] - 公司AI产品预计适时为集团贡献收入,AI智能物流系统本期收到客户订单[77] - 万高讯科2023年收益约2999.4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29.3%[78] - 数立方2023年收益约549.9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57.3%[79] - 集团透过连城财务经营放债业务,为香港持牌放债人[80] - 2023年11月公司出售连城财务100%权益,不再从事放债业务,该业务本年度收益约286万港元,2022年为363.3万港元[85] - 2024年1月公司与Kilimanjaro Energy Group等订立合营协议II成立合营企业II,推动ESG领域可持续积极变化[120] - 合营企业II拟对本地区块链及阿联酋源头碳信用进行代币化,在阿布扎比建立、管理及经营去中心化碳信用交易所[120]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业务性质年内无重大变动[133] 审核情况 - 公司认为已尽力提供资料供审核,但无法提供核数师要求的所有资料及文件[26] - 审核保留意见将存在于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2023年综合损益表比较数字将在2025年财务报表中删除,公司已执行内部监控补救措施[32] 股权交易 - 2022年10月12日公司拟交换最多4.9%股份与换股股东进行股份交换[35] - 2022年10月25日公司以26,520,387股股份(每股0.135港元)换218,574,618股Bonanza股份(每股0.0021美元),交易总代价约3580252港元[36] - 2023年4月17日换股完成,公司向Marvion配2,652,038股CITD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4.29%[39] - CITD股份合併后,Bonanza向公司配218,574,618股BONZ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0.15%[40] - 2023年3月3日公司附属拟2800万港元出售目标公司全部股权及转让销售贷款[42] - 出售协议构成主要交易,已获2023年4月28日股东特别大会批准[43] - 2023年4月4日完成配售事项,成功配售764.2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2.93%,所得款项净额约1434万港元[50][51] - 2023年4月28日股东批准将两笔贷款转让给Soar High,本金分别约为787.6万港元和5013.6万港元[52] - 2023年9月19日订立买卖协议,拟以1亿港元收购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部分以承兌票據支付,部分以配发及发行代價股份偿付[62] - 2023年11月20日公司完成出售连城财务有限公司100%权益,现金代价为2450万港元[66] - 2023年完成出售目标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及转让应收销售贷款,代价为2800万港元,德煌不再为集团重要投资[106] - 2023年11月15日订立出售协议出售Rosy Time Investments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现金代价为2450万港元[10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6176.5237万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已发行股份[108] 债券发行 - 2023年4月21日董事会建议采纳2023年购股权计划,目的是激励合资格参与者[53][54] - 2023年6月23日董事会批准发行本金总额最多为1亿港元的零息债券[56] - 2023年7月12日完成向专业投资者发行债券,本金总额1亿港元,实际到期年收益率为3.73%,所得款项净额约3150万港元[61] 公司人员 - 黄景兆64岁,自2019年11月25日起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在自然资源行业有逾13年经验[122] - 张棋深38岁,自2021年3月31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财务管理,有逾10年审计等经验[123] - 李世荣40岁,自2022年10月26日起任非执行董事,为香港立法会议员[124] - 孔庆文53岁,为公司审核及提名委员会主席,在企业融资等方面有广泛经验[126] - 黄海权63岁,为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自2011年5月9日起任易生活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27] - 陈圣蓉42岁,为公司审核等委员会成员,在企业内控审计等方面经验丰富[128] - 林美慧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有逾10年公司秘书经验[130] - 公司年内及截至报告日期有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三分之一董事须退任并可接受重选[148] - 公司已收到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发出的独立身份周年确认书[149] - 拟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接受重选的董事无特定服务合约[151] - 董事袍金须经股东批准,其他酬金由董事会参考多因素厘定[152] - 年内公司购买了合适的董事及人员责任保险[1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61,765,237股,执行董事黄景兆、张棋深分别持股占比0.98%、0.99%,非执行董事李世荣持股占比0.32%,独立非执行董事孔庆文、黄海权、陈圣蓉分别持股占比0.07%[158] 购股计划 - 公司设有2023年购股计划,以奖励对集团增长和发展有贡献的人士[159] - 2012年购股计划自2012年8月2日起生效,2021年5月13日授出23,900,000份购股权,2022年6月16日授出16,360,000份购股权[162] - 2012年购股计划于2022年8月1日届满,2023年不再授出购股权,120,000份购股权于2024年2月失效,3,982,775份购股权尚未行使,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6.45%[167] - 2012年购股计划更新的授权限额为可授出34,314,132份购股权,即2021年11月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67] - 截至授出日期止任何12个月期间,每名参与者因购股权获行使已发行及可能将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68] - 2021年5月13日及2022年6月16日授出购股权的行使期为自授出日期起计10年[169] - 2021年5月13日及2022年6月16日授出的购股权并无归属期[170] - 接纳购股权时,承授人须向公司支付1.00港元作为代价[171] - 2012年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权的认购价由董事会酌情厘定,但不得低于规定的最高者[172] - 2012年购股权计划自2012年8月2日起至2022年8月1日止10年内有效,2021年5月和2022年6月授出的购股权分别于2031年5月12日和2032年6月15日届满[173] - 2023年,根据2012年购股计划,年初购股权总数为4,220,241份,年末为4,102,775份,减少117,466份[175] - 2022年4月11日供股及12月5日股份合并后,2012年购股计划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及行使价已作相应调整[176] - 公司于2023年5月15日采纳2023年购股计划,有权根据计划授权发行6,176,523份购股权,根据服务供应商限额发行617,652份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