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汇集团(00585) - 2023 - 年度财报
元汇集团元汇集团(HK:00585)2024-04-29 17:01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风险管理关注ESG等战略、商业、运营、合规和财务方面的风险,管理层确认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1][4] 核数师相关 - 国富浩华于2023年6月28日年度股东大会上被重新委任为公司核数师,过去三年核数师无变动[5] - 回顾年度,国富浩华及其联营公司提供审计和非审计服务的酬金分别为157.9万港元和62.9万港元[6]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回顾年度主要从事综合金融服务、投资控股、CGI业务和娱乐业务,新增电影发行许可权业务及艺人管理服务[27][28]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放债业务,因经济环境困难已放慢该业务,但管理层仍看好其未来回报[67] - 公司主要经营综合金融服务和娱乐两项业务,通过四个不同分部监测经营业绩[87][89] - 回顾年度公司开始从事电影发行许可权业务和艺人管理服务,属娱乐分部[112] - 自2016年起,综合金融服务是公司核心业务,公司将继续投入主要资源[112] - 集团通过Imagi Lenders开展放债业务,专注为特定客户提供大额贷款[97] - 公司通过Imagi Brokerage和Supreme China开展证券经纪及相关金融服务,Imagi Brokerage是主要业务贡献者[116] - 公司通过Imagi Lenders开展放债业务,专注向优质客户提供大额贷款[121]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派发回顾年度股息(2022年:无)[29][4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回顾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187] 业绩情况 - 集团回顾年度业绩载于第79至81页的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内[30][36]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业绩、资产与负债概要载于第287页及288页[42] - 2023年集团新增贷款本金总额为1.702亿港元,产生利息收入约1000万港元[67] - 2023年公司录得收入约4900万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17%[74] - 2023年公司净亏损约1300万港元[74] - 2023年公司收入约4900万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17%,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为1300万港元[101] - 回顾年度集团新增贷款本金1.702亿港元,利息收入约1000万港元[107] - 证券投资及自营交易业务,集团出售上市股本投资已变现亏损净额约370万港元,未变现亏损约209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持作买卖上市股本投资市值约2230万港元,指定为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股本工具投资市值/公平值约3.917亿港元[133][1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约3100万港元(2022年约760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13倍(2022年约26倍)[140] - 证券经纪及相关金融服务业务分部年度总收入约420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保证金贷款约2.97亿港元(未计减值拨备),已计提减值拨备约1000万港元[143][144] - 回顾年度新贷款融资规模介乎10万至1300万港元,已支取贷款本金总额为1.702亿港元,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1000万港元,利率4% - 12%[160][161] - 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应收贷款约8500万港元,最大单笔贷款及五笔最大额贷款分别占应收贷款总额约16%(约1340万港元)及约76%(约6480万港元),已计提减值拨备约460万港元[160][16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约为3100万港元(2022年:约760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3倍(2022年:约26倍)[17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29921572亿股,每股面值0.04港元,市值约12.2亿港元(2022年:约2.7亿港元)[181] - 2023年股东应占每股综合资产净额约为0.84港元(2022年:约0.92港元)[18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40名雇员(2022年:37名),员工成本总额约1700万港元(2022年:约1500万港元)[187] - 回顾年度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为1300万港元,2022年约为1100万港元[196][198] - 回顾年度应收贷款利息收入由约1600万港元减至约1000万港元,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分部总收入由约4900万港元减至约4200万港元[196][198] - 分类为持作买卖财务资产的公平值变动未变现亏损由约1310万港元增至回顾年度的约2090万港元[196][198] - 2022年出售联营公司亏损约690万港元,回顾年度无此项亏损[196][19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银行或其他借款,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22年也为零[197][199] - 2023年12月31日,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1披露者外,公司无占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199] 股东权益与沟通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附带股东大会表决权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会议须在要求提交后2个月内举行[14][17] - 股东代表不少于全体股东总投票权二十分之一或人数不少于一百名股东有权提呈决议案于大会处理,但需自行支付费用[32] - 股东可书面将查询寄往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或发送至investor@imagi.hk给董事会或公司秘书[16][4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年香港及中国总体商业环境将逐步持续改善[65] - 预计高利率制度近期已封顶,2024年下半年开始逆转,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环境将好转[65] - 公司将致力于综合金融服务核心业务取得更多进展,有信心来年改善业绩[65] - 预计2024年证券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表现将继续改善,为集团营运及溢利作贡献[79] - 集团拟未来为长期目的收购上市证券并变现其表现[81] - 2024年公司将积极物色电影投资或制作机遇,扩大娱乐业务[82] - 董事会认为收购或与本地证券经纪公司建联盟可巩固业务、吸引客户[94][95] - 预计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企稳,香港和中国商业环境将逐步改善[103] - 公司将金融服务作为核心业务,预计2024年证券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表现持续改善[104] - 公司将继续扩张金融服务和证券经纪业务,该业务未来仍是核心盈利业务[120] - 公司打算未来为长期目的收购上市证券,实现长期业绩[108] 公司细则 - 2022年6月21日公司采纳一套新公司细则,综合有关核心股东保障水平的修订及先前修订[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股份代号为585[57] - 公司网址为www.imagi.hk[72]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专注发展核心综合金融服务业务,巩固现有业务,放弃快速扩张[76][102] - 管理层认为电脑造像业务短期内不盈利,仅投入极少资源维持[82] 贷款业务管理 - Imagi Lenders有内部控制政策,持续监控信贷风险[122] - 贷款批准会考虑多种因素,逾期贷款会通知高层并个案处理[127][128] - 发生拖欠贷款时,公司会依据拖欠时间采用不同催收方法,包括提醒电话、提醒、律师要求函,必要时采取法律诉讼[131] - 收到贷款申请后,公司会进行KYC程序,包括背景调查、身份文件核实、收入或资产证明审查等,结果报管理层审批[148] - 公司信贷评估团队会根据贷款申请信息和KYC结果向管理层推荐,公司会综合多因素确定贷款利率、期限、担保等[151][153] - 公司建立贷款监控机制,管理层负责监控贷款组合、可收回性等,会进行各类搜索并要求借款人提供财务信息[156] - 贷款逾期会告知高级管理层讨论并采取行动,到期贷款会通过多种方式提醒借款人还款[158] 公司名称变更 - 2024年2月28日,公司中文第二名称由「元汇集团有限公司」改为「意力国际控股有限公司」,3月28日起联交所买卖股份中文简称由「元汇集团」变更为「意力国际」[190] 电影投资业务 - 集团曾签订电影投资协议,总预算约2.04亿港元,截至协议到期已投资约1690万港元于四部电影,三部已上映,一部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上映[193] - 回顾年度集团开始在香港/澳门及北美发展电影发行许可权业务,投资电影制作或综艺,从事艺人管理服务[169][170] - 公司2022年暂停电影投资,原电影投资协议预算总额约2040万港元,截至协议期满已在四部电影投资约1690万港元[194] - 三部已投资电影已上映,余下一部已投资约470万港元,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上映[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