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星客车(600213) - 2023 Q4 - 年度财报
亚星客车亚星客车(SH:600213)2024-04-29 18:14

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 -3.3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3.37亿元[4] - 2023年营业收入12.1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11%[11] - 2023年扣除无关业务和不具备商业实质收入后的营业收入11.7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22%[1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59%[1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7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12.18%[11] - 2023年末总资产23.9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5.81%[1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 -1.18元/股,较上年减少0.47元/股[12]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1.09元/股,较上年减少0.58元/股[12] - 因2023年净利润及加权平均净资产均为负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不适用[12] - 根据公司章程,2023年不提取法定公积金,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4] - 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53亿元、2.30亿元、2.48亿元、5.79亿元[13]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0.32亿元、 - 0.22亿元、 - 0.27亿元、 - 2.56亿元[13]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 2566.20万元,2022年为 - 5690.64万元,2021年为1.68亿元[14][15]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9亿元,同比下降18.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3.37亿元[31] - 2023年营业成本10.48亿元,同比下降22.42%;销售费用1.71亿元,同比增长45.38%;研发费用8664.13万元,同比增长14.52%[3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6亿元,同比增长69.5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83.09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57亿元[32] - 2023年合计金额11.76亿元,较上年增加12.58%[35] - 客车生产量2021辆,同比减少7.51%;销售量1988辆,同比减少8.13%;库存量166辆,同比增加24.81%[35] - 客车销售成本9.77亿元,较上年减少26.03%[3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5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7.74%;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6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7.31%[35] - 销售费用1.71亿元,同比增加45.38%;管理费用4257.54万元,同比增加6.30%;研发费用8664.13万元,同比增加14.52%;财务费用797.28万元,同比减少58.43%[36][37][38] - 研发投入8664.1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16%;研发人员247人,占公司总人数19.00%[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96亿元,同比增加69.59%;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83.09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57亿元[40][41][42] - 货币资金5.20亿元,较上期增加37.95%;应收款项融资1352.60万元,较上期减少81.35%[43][44] - 受限资产合计21.16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融资等[5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1.78亿元,较上期减少212.18%[55] - 2023年公司客车总销量1988辆,总产量2021辆,同比分别下降8.13%和7.51%[58][61] - 2023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378辆,产量381辆,同比分别下降72.45%和72.57%[62] - 2023年公司新能源汽车收入36104.45万元,其中纯电动收入14913.65万元,燃料电池收入21190.80万元[62] - 公司设计产能12000辆,2023年产能利用率为16.84%;新能源汽车设计产能12000辆,产能利用率为3.18%[60][61] - 2023年大型车销量1147辆,同比下降0.26%;中型车销量504辆,同比下降43.56%;轻型车销量337辆,同比增长178.51%[61] - 公司2023年未完成17.4亿元收入目标,2024年收入计划为25亿元[68] - 2022年度公司净利润 -193368995.60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196086405.60元,可供股东分配利润 -789156372.63元,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118] 业务运营 - 公司主要业务为客车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覆盖5 - 18米各型客车[27]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通过订单模式提供产品[27] - 新能源客车是近几年客车行业增长重要驱动力,氢燃料客车产品逐步放量[27] - 公司有技术人员247人,掌握国内一流开发技术且有长期客车设计经验[28] - 公司先后获批江苏省新能源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资质,与扬州大学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等[28] - 截至2023年12月底,公司拥有授权专利70项,软件著作权15件,2023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4项,软件著作权1项[29] - 公司与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29] - 公司拥有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IATF16949等质量体系认证[29] - 公司优化电泳和底盘工艺,整车防腐达8 - 10年,提升底盘关键总成可靠性和行驶安全性[29] - 公司形成以扬州为中心的全国配件中心库6家,海外以沙特、美洲等为中心的配件库,服务站及经销网点超500家[29][30] - 公司引入LTC管理流程,运用“营销云”系统,提升订单运作成功率,规避执行风险[30] - 公司通过ERP、PLM等多个核心系统实现产供销研全流程管理,建立数据集成平台[30] - 2023年国内、海外6米以上客车共计销售94511辆,同比增长2.4%,其中公路客车销售46289辆,同比增长82.0%,公交客车销售43087辆,同比减少28.3%[23] - 2023年国内公路客车销售31680辆,同比增长79.9%,公交客车销售25860辆,同比减少44.8%[23] - 2023年6米以上客车出口32185辆,同比增长48.6%,其中公路客车销售14609辆,同比增长86.8%,公交客车销售17227辆,同比增长30.3%[23] 公司管理与发展战略 - 公司审批效率提升一倍,建立以销售为主体的内部客户评价机制[16] - 国内营销压缩机构和人员,向旅团车等市场转移;海外建立四个办事处,增加新能源车辆出口占比[17] - 2023年平均首次故障里程提升23%,零公里故障数下降82%[17] - 完成汉德纯电动集成桥和潍柴八合一多功能控制器匹配开发及验证,降低整车驱动能耗5%[17] - 完成山东、扬州市场氢燃料公交产品开发订单批量交付及海外市场部分产品认证测试与订单交付[17] - 与潍柴、汉德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参与集团集中采购,优化采购成本[18] - 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助推企业发展[18] - 公司征集合理化建议208条,有效建议96条[21] - 公司组织填写《廉洁档案申报表》《廉洁从业承诺书》115份,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84份[22] - 公司发展战略聚焦客车主业,通过战略聚焦、营销与产品双轮驱动及降本增效提升市场份额和客户满意度[67] - 2024年预计我国客车销量整体复苏,行业整体景气度向上[65] - 未来新能源客车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成为推动客车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66] - 海外客车市场需求将呈现复苏态势,我国客车行业在海外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66] - 2024年公司拟全力筹措偿债资金,处理债务危机,稳定经营并实现收入增长,力争扭亏为盈和净资产转正[151] - 2024年公司拟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销量,优化订单质态,提升盈利能力[151] - 公司将围绕“开源节流提效益、降本增效促发展”方针,加大成本管控,降低运营成本[152] - 公司将强化和完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合理筹措资金,提高现金周转率和回款速度,降低回款周期[152] - 公司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持续梳理、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管理[153] 公司治理与会议 - 公司治理结构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各方面运作规范[72]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下属子公司与公司存在部分业务重合,承诺5年内解决[73] - 2022年度股东大会于2023年6月16日召开,审议通过12项议案[74]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7月31日召开,审议通过补选公司董事议案[74]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11日召开,审议通过控股股东委托贷款展期暨关联交易等议案[74]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27日召开,审议通过补选公司董事议案[74] - 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1月3日召开,审议通过补选公司董事等议案[74] - 2023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1月27日召开,审议通过调整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议案[74] - 2023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2月14日召开,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等议案[74] - 2023年4月27日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20项议案,涵盖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等[98][99] - 2023年各月董事会多次会议审议通过季度报告、补选董事、修订章程等议案[100][101][102][103][104][105]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为13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通讯方式召开会议12次[107] - 多位董事参加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如胡海华参加董事会5次、股东大会3次,丁迎东参加董事会13次、股东大会7次等[107] - 董事会下设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委员会,成员包含徐高彦、温德成等[107] - 2023年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报告及续聘、改聘会计师事务所建议[108][109][110][111] - 2023年提名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提名多位董事及副总经理候选人[112][113] 人员与薪酬 - 公司在职员工数量合计1300人,其中母公司1012人,主要子公司288人[115] - 2024年公司制定培训计划,预计完成率100%[116]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1726079.72,支付报酬总额40213106.87元[117] - 报告期内公司董监高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236.76万元[76] - 田亮作为董事、总经理,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4.50万元[76] - 沈虎臣作为职工代表监事,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5.58万元[76] - 2023年报告涉及公司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情况[92] - 董事报酬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订方案,报董事会审议,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执行[93] - 监事报酬由董事会制订方案,报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执行[93]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订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报董事会审议批准后执行[93] - 在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其直属公司担任职务的董事、监事,不领取董事、监事薪酬[95] - 独立董事薪酬每年按固定数额领取[95] - 其余董事及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根据公司工资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确定[95] - 公司董事、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按月支付[96] - 公司所披露报酬与实际发放情况相符[96]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见“四、(一)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97] - 2023年公司多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包括春辉、吴永松、董长江等因工作变动离任或聘任[98] -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销售收入、利润、现金流等指标考核高级管理人员并确定薪酬[119]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 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详见2024年4月3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120][122]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管理遵循多项原则,从人事、财务等多方面进行管控[121] - 监事会对报告期内监督事项无异议,报告期内部控制无重大缺陷[114] - 公司控股股东及下属子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下属子公司与公司存在部分业务重合,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承诺5年内解决[123] - 公司面临替代产品及出行方式增长、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财务指标较差等风险[70] 环保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193万元[124] - 亚星客车水污染物中COD允许排放浓度500mg/L,实际排放197mg/L,总量指标77.7t/a,实际排放2.738t/a等[125] - 亚星客车大气污染物中颗粒物允许排放浓度20mg/m³,实际排放1.8mg/m³,总量指标4.88198t/a,实际排放2.91t/a等[125] - 厦门丰泰水污染物中COD允许排放浓度500mg/L,实际排放59mg/L,总量指标4.75t/a,实际排放0.00552t/a等[126] - 厦门丰泰大气污染物中非甲烷总烃允许排放浓度40mg/m³,实际排放4.66mg/m³,总量指标3.1147t/a,实际排放1.565964t/a等[126] - 亚星客车排水系统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要求建设,废水经不同方式处理后排入北山污水处理厂[126] - 亚星客车淋雨试验用水循环使用,定期作为清下水排入雨水管网[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