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与股权变动 - 1997年公司成立,发起人鞍山钢铁注入净资产20.288176亿元,折为13.19亿股国有法人股;发行8900万股H股,发行价每股1.63港元;发行3亿股A股,发行价每股3.9元[4] - 2000年公司发行15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到期共转股4.53985697亿股A股[4] - 2006年公司以每股4.29元价格向鞍山钢铁新增29.7亿股A股股份,收购鞍钢新钢铁公司100%股权,新增股份后公司股份总数为59.32985697亿股[4] - 2007年公司向全体股东实施配售股份,向A股股东配售11.0602215亿股,向H股股东配售1.958亿股,配售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为72.34807847亿股[6] - 2018年公司发行18.5亿港元零票息H股可转换债券,2023年到期未发生转股[6] - 2019年公司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共转增21.70442354亿股,转增后公司股份总数为94.05250201亿股[7] - 2022年公司回购注销222.975万股A股限制性股票,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减至94.03020451亿股[7] - 2023年公司回购注销1916.8479万股A股限制性股票及注销40.8623万股库存股,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减至93.83851972亿股[7] - 2023年公司多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分别为2040931股、1128370股、15590555股[50] - 2023年5月25日公司赎回剩余本金金额18.18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898;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347[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军,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中国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鞍钢厂区[8] 财务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113,502百万元,较2022年的131,072百万元减少13.40%[11]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 3,257百万元,较2022年的108百万元减少3,115.74%[1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9百万元,较2022年的6,139百万元减少74.28%[11] - 2023年末资产总额97,014百万元,较2022年末的96,991百万元增加0.02%[12] - 2023年末负债总额41,623百万元,较2022年末的38,328百万元增加8.60%[12] - 2023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4,704百万元,较2022年末的58,006百万元减少5.69%[1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5.78%,较2022年下降5.96个百分点[11] - 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42.90%,较2022年上升3.38个百分点[12] - 2023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0,844百万元、27,981百万元、25,463百万元、29,214百万元[1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8百万元,2022年为145百万元,2021年为23百万元[17] - 2023年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为-32.57亿元,每股基本收益为-0.347元,2022年调整后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08亿元,调整后每股基本收益为0.011元[20] - 2023年营业收入合计1135.02亿元,同比减少13.40%,其中钢压延加工业占比99.83%,钢材产品占比90.37%,中国境内占比93.69%,直销占比45.04%,分销占比54.96%[35] - 2023年出口收入71.60亿元,同比增长18.17%[35] - 2023年钢压延加工业毛利率为 -0.50%,同比减少2.83个百分点[36] - 2023年营业成本中,钢压延加工业原燃材料占比78.58%,同比减少3.47个百分点[37] - 2023年度集团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32.57亿元,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0] -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3.40%,营业成本减少10.92%,销售费用增加4.67%,管理费用增加30.12% [68]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47.02%,研发费用减少32.32%,利润总额减少1,439.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减少3,115.74% [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减少513.77% [72] - 营业收入中,钢压延加工业占比99.83%,钢材产品占比90.37%,中国境内占比93.69%,直销占比45.04%,分销占比54.96% [74] - 分行业看,钢压延加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3.35%,其他行业减少36.96% [74] - 分产品看,钢材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3.42%,其他产品减少13.22% [74] - 分地区看,中国境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4.94%,出口增加18.17% [74] - 分销售模式看,直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5.16%,分销减少11.91% [74] - 钢压延加工业营业收入113,311百万元,同比减少13.35%,营业成本113,874百万元,同比减少10.85%,毛利率-0.50%,同比减少2.83个百分点[76] - 2023年钢压延加工业销售量2,485.49万吨,同比减少3.72%;生产量2,460.05万吨,同比减少1.93%;库存量74.57万吨,同比增加3.28%[78] - 营业成本中原燃材料89,483百万元,占比78.58%,同比减少3.47个百分点;其他24,391百万元,占比21.42%,同比增加3.47个百分点[80] - 销售费用628百万元,同比增加4.67%;管理费用1,689百万元,同比增加30.12%,增加391百万元[88] - 2023年财务费用2.58亿元,较2022年的4.87亿元减少47.02%,减少2.29亿元[89] - 2023年研发费用4.92亿元,较2022年的7.27亿元减少32.32%,减少2.35亿元[89] - 2023年所得税费用-9.19亿元,较2022年的-4.07亿元减少125.80%,减少5.12亿元[89] - 2023年平均间接融资成本比上年同期降低0.56个百分点,影响累计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0.59亿元[89]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51.77亿元,同比减少13.53%;现金流出小计1135.98亿元,同比减少10.59%;现金流量净额15.79亿元,同比减少74.28% [104]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7亿元,同比减少20.05%;现金流出小计32.77亿元,同比减少25.15%;现金流量净额-29.50亿元,同比增长25.67% [104]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1.94亿元,同比增长221.17%;现金流出小计107.28亿元,同比增长89.91%;现金流量净额-5.34亿元,同比增长78.42% [104]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8.72亿元,同比减少513.77% [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长期借款(不含一年内到期部分)为51.99亿元,平均借款利率为2.64%,借款期限为3年 [108] - 2023年公司信用等级为AAA,与十余家金融机构有合作并获得授信 [10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以外币计值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00万元,与2022年持平 [10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诺为24.36亿元,主要为建设改造合同21.97亿元及对外投资合同2.39亿元 [109] - 非主营业务中投资收益3.17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50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1.3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1500万元、其他收益5200万元、营业外收入5400万元、营业外支出4700万元[112] - 2023年末货币资金32.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2%,较年初下降1.93个百分点;应收账款16.93亿元,占比1.75%,较年初下降1.18个百分点;存货165.65亿元,占比17.07%,较年初上升3.07个百分点等[11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与负债比率为1.33倍,2022年12月31日为1.53倍[117] - 报告期投资额1.55亿元,上年同期7.58亿元,变动幅度-79.55%[118] - 证券投资中对株冶集团最初投资成本8100万元,期末账面价值3900万元[119] - 衍生品投资中期货套保初始投资100万元,期末金额3.94亿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0.7%;外汇掉期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700万元[120] - 本报告期期货套保实际损益3800万元,外汇套保实际损益-2700万元[121] 生产与销售情况 - 2023年公司铁、钢、材产量分别为2545.64万吨、2662.74万吨、2460.05万吨,同比分别减少2.97%、增加0.15%、减少1.93%,销售钢材2485.49万吨,同比减少3.72%,产销率101.03%[24] - 2023年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产量及成材率创历史新高,高磁感取向硅钢产量同比增加20%[24] - 2023年公司推广新品52个,拳头产品比例比计划高4.05个百分点,直供比例比计划高9个百分点,全生命周期合同执行率同比提升15.86个百分点[25] - 2023年汽车钢销量同比增长12.2%,重轨销量同比增长14.85%,取向硅钢、家电用镀锌板、工业纯铁等产品销量创历史最好水平[25] - 2023年公司出口订货量同比增长33.85%,集装箱用钢、50米长定尺重轨、EPS汽车钢均实现首次出口[25] 科技创新 - 发布第二期科技领军计划项目122项、“揭榜挂帅”榜单2项,3个产品入选工信部产业基础领域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目录,3个产品全球首发[26] - 风沙雪粒环境铁路车辆转向架用钢研究与青岛四方完成国产化技术协议升级并供货,目标是实现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用钢大部或全部国产化替代[90] - 光伏支架用耐候耐蚀钢研究开发出产品并在朝阳光伏项目成功应用,目标是推广成为万吨级新产品[90] - 大输量超高强X100管线钢卷板完成工业试制,成分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目标是完成工业化试制和制管并通过第三方检验评价[90] - 极细导电线用钢开发完成化学成分设计,目标是轧制成材率95%以上,盘条表面无结疤等缺陷,成品丝直径0.1mm以下[92] - 在线热处理钢轨全季候生产工艺开发及应用研究确定-5℃以上全年生产制度,目标是形成该温度下生产工艺并实现批量供货,力学性能指标合格率≥90%[92] - CAP1000用585MPa级安全壳钢板全年完成合同供货4230吨,一次性能合格率95%以上,目标是实现批量供货[93] - 公司开发出海洋建筑结构用耐蚀钢,较传统钢板耐蚀能力提升3倍以上[95] - 极区环境下高服役性钢板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已完成实验室的原型钢制备等,目标是解决高端海洋装备用材“卡脖子”问题[96] - 鞍钢绿色低碳汽车钢工艺与产品开发完成降碳30%的汽车钢产品稳定生产,目标是开发低碳产品生产工艺路径[98] - 高品质热浸铝硅镀层钢板产品工艺开发完成产线改造及技术集成,开发出550MPa - 2000MPa铝硅镀层热成形钢板[99] - 冷轧先进高强钢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完成相关技术研究和轧製模型优化,目标是典型钢种成材率91%以上[100] - 高等級表面冷轧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分析及控制研究完成表面特征及遗传规律研究,目标是表面参数Wsa≤0.35μm [100]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2278人,较2022年的2185人增长4.26% [101]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8.45%,较2022年的7.46%增加0.99个百分点[101] - 2023年研发人员中本科人数为1484人,较2022年增长4.95%;硕士人数为441人,较2022年增长5.50% [101] - 2023年研发人员中41岁及以上人数为1469人,较2022年增长8.01% [101]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8.52亿元,较2022年的26.21亿元增长8.8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增至2.51% [102] - 2023年公司获国家受理专利742件,其中发明专利544件,占比73.3%,同比增4.7%[139] - 2023年公司获PCT国际发明专利申请7件,同比增40%[139] - 2023
鞍钢股份(00347)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