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合并净利润625.5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70.75万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 -209.08万元[4] - 公司年初累计未分配利润 -5.42亿元,2023年度实际可供股东分配的净利润为 -5.44亿元[4] - 2023年度公司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 - 2023年营业收入9.72亿元,较2022年减少26.63%,主要因皮棉、氧化钙产品销售数量减少[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0.75万元,较2022年增加,因棉花价格提升、皮棉毛利增加及投资收益等因素[13][14]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29亿元,较2022年减少185.90%,因销售现金减少、采购现金增加等[13][17]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29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7.42%[13] - 2023年总资产30.65亿元,较2022年增加16.24%[13]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253元/股,较2022年增加,因净利润增加[13][15]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1%,较2022年增加34.22个百分点,因净利润增加[13][15]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0.0611元/股,较2022年增加,因扣非净利润增加[13][16]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87%,较2022年增加25.89个百分点,因扣非净利润增加[13][16]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11.30万元,2022年为251.49万元,2021年为0.98万元[18]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72亿元,利润总额625.92万元,年末资产总额30.65亿元,负债总额23.03亿元,资产负债率75.13%[22] - 2023年营业成本939,059,353.97元,较上年同期减幅37.98%,因皮棉、氧化钙产品销售数量减少,结转成本相应减少[46][47] - 2023年销售费用11,761,162.73元,较上年同期增幅7.43%,因本期产品销售仓储费增加[46][48] - 2023年研发费用1,082,672.61元,较上年同期增幅177.41%,因公司总部研发相关支出增加[46][50]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0,073,260.43元,较上年同期增幅251.51%,因销售商品等现金收支变化[46][54]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971,635,206.65元,较上年同期减幅26.63%;营业成本939,059,353.97元,较上年同期减幅37.98%[58] - 皮棉本期销售量48,173.12吨,较上年减少34.39%;棉籽本期销售量58,390.03吨,较上年增加53.05%;氧化钙/石灰石本期销售量105,651.15吨,较上年减少18.18%;棉纱本期销售量120.71吨,较上年增加63.45%[59] - 皮棉毛利率为 -1.73%,较上年增加16.66个百分点;棉籽毛利率为16.21%,较上年减少1.50个百分点;棉纱毛利率为 -24.44%,较上年减少47.35个百分点[59] - 农业营业收入811,843,141.93元,营业成本799,428,495.39元,毛利率 -32.57%,较上年增加18.62个百分点;工业营业收入54,353,178.13元,营业成本50,554,433.56元,毛利率21.22%,较上年减少2.28个百分点[60] - 皮棉生产量61,706.98吨,较上年增加28.99%;棉籽生产量75,545.81吨,较上年增加81.67%;氧化钙/石灰石生产量108,923.19吨,较上年减少11.82%[60] - 农业原材料成本748,185,128.84元,占总成本93.59%,较上年同期减少32.35%;人工费用14,709,484.32元,占总成本1.84%,较上年同期减少41.75%[61] - 工业原材料成本26,448,284.62元,占总成本52.32%,较上年同期增加121.82%;人工费用2,952,655.41元,占总成本5.84%,较上年同期减少6.84%[61] - 商贸业原材料成本53,219,872.09元,占总成本100.00%,较上年同期减少79.90%[61] - 皮棉原材料成本613,930,837.04元,占总成本93.87%,较上年同期减少39.96%;人工费用10,399,194.65元,占总成本1.59%,较上年同期减少49.98%[61] - 氧化钙/石灰石原材料成本7,282,762.74元,占总成本25.77%,较上年同期减少36.24%;人工费用2,466,575.57元,占总成本8.73%,较上年同期减少18.54%[6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4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5.75%,关联方销售额为0 [6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7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0.95%,关联方采购额5657.1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65% [64] - 本期研发投入108.2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11%,研发人员2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5.18% [66][67]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金额6617.82万元,较上期期末增长288.35%,主要因新赛棉业期货公允价值变动 [70] - 存货期末金额8.48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158.16%,因新轧季皮棉销售少且籽棉原料未加工完 [70]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金额703.70万元,较上期期末增长979.29%,因新赛精纺房屋对外租赁 [70]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17.51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43.64%,因本期贷款增加 [70] - 应付账款期末金额1.39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84.30%,因新赛生物蛋白、聚鑫钙业在建项目应付工程款增加 [70] - 长期借款期末金额9995.00万元,较上期期末增长325.23%,因新赛生物蛋白固定资产贷款增加 [70] - 公司期末货币资金账面余额214,531,390.61元,存货448,878,982.00元,固定资产账面余额208,622,531.02元,无形资产19,879,000.00元,合计891,911,903.63元[71] 审计情况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新建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9] 生产情况 - 2023年全年收购籽棉16.79万吨,生产皮棉6.17万吨、棉籽7.55万吨、氧化钙10.89万吨、棉蛋白0.77万吨、三级棉油0.28万吨[22] - 2023年新棉上市前,南北疆14家全资、控股轧花企业签订籽棉交售意向书631份,面积达41.75万亩,意向订单收购量17.86万吨[23] - 2023年累计收购籽棉3.96万吨,加工皮棉2.90万吨,实现产值约3.3亿元,缴纳各项税费约7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当地增收约280万元[23] 业务拓展与合作 - 2023年外出拜访企业31家,接待回访企业29家,在谈项目16个,储备项目20个,签订合作协议11个,形成实物量152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126.6%[22] - 公司积极拓展氧化钙加工业务市场,寻找优质矿源,与沱沱矿业合作开发“浑得伦切亥尔东石灰岩矿项目”[30] - 公司在国内物流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积极拓展煤炭、农产品仓储及物流业务[31] - 货物贸易以大宗商品为主,为公司创造更多盈利点[32] - 公司致力于农业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成立棉籽蛋白智能制造创新研发中心[33] 人才与研发 - 引进8名高层次人才,在站博士4人,全年引进专技76名[22] - 全年研发投入620万元,申请1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收到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证书;申报兵师两级科研项目14个,其中8个项目通过评审,获批项目资金815万元,目前到位525万元[23] - 博士后工作站引进棉花品系H907种植面积1344亩,最高单产460公斤/亩,平均籽棉单产428.86公斤/亩;Y10品系示范面积8000亩左右;彩色棉新品系“博彩16号”审定为“新彩棉24号”[43] - 2023年公司新建“年处理20万吨棉籽浓缩蛋白及精深加工项目”,新增脱酚棉籽蛋白等产品,生产工艺及技术全国领先[44] -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成立棉籽蛋白智能制造创新研发中心,申请并获得10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44] 安全与环保 - 全年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11次,开展安全检查35次,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59份,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300余条,开展消防等演练14场,组织安全宣传活动7次[23][24] - 环保全年投入391.69万元,完善年产60万吨氧化钙项目等环保设施[25] 公司战略与业务定位 - 公司被分类为农林牧渔业中的农业,发展战略为“一主一辅一支持”,主营业务包括棉花初加工等7项[26] - 近三年棉花初加工及销售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年均达88%以上,公司现有16家子(孙)公司涉及该业务[27] - 公司发展战略为“一主一辅一支持”,以棉花全产业链为主,矿业为辅,资本运营为支持[103] - 主营业务包括棉花初加工、棉纱加工等多项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丰富,对外投资涉及棉业、新能源等领域[104] 行业政策与市场情况 - 2014 - 2024年部分年份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分别为2014年19800元/吨、2015年19100元/吨、2016年18600元/吨、2018年18600元/吨、2021年18600元/吨、2024年18600元/吨[71] - 2014年9月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改革三年后棉花质量呈总体向好趋势[71][72] - 2014年10月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在全区棉花加工企业实现全覆盖,与国际棉花同行质量标准接轨[72] - 2015年起国家发改委将棉花加工生产线总量指标审批权限下放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72] - 2017年6月新疆全面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新建企业审批权限下放至自治区各地州市[72] - 2017年7月新疆发布两项管理办法,强化棉花收购、加工与流通环节监管[72] - 2019年起新疆多地开展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与质量挂钩试点工作[72] - 2020年3月提出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内容,包括构建长效机制等四项[72] - 2021年允许各地州市对棉花加工企业或生产线进行搬迁及产能结构整合优化[72] - 2022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建立棉花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和实施推广体系[73] - 2022年7月新疆自治区政府、10月兵团办公厅分别发布棉花加工企业诚信经营评价管理办法[73] - 2022年9月起棉花出疆运费补贴标准从500元/吨下调为300元/吨[74] - 2023年2月新疆自治区提出巩固棉花产业优势地位[74] - 2023 - 202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18,600元,补贴固定产量为510万吨[75] - 力争到2023年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1个非优势植棉团场中16个全部退出棉花种植,5个团场植棉面积不超2020年[76] - 2023 - 2025年将全疆棉花产量稳定在510万吨左右,2025年底实现全疆统一棉花市场[76] - 2023年发放棉花非国营贸易进口滑准税配额75万吨[76] - 到2025年,兵团植棉团场由103个调减至78个左右,其中优势区域团场73个[76] - 到2025年,兵团棉花机采率稳定在95%以上[76] - 新疆全区棉花加工企业数量由2017年的900家左右增加至2023年的1070家,产能严重过剩[77] - 2023年新疆全区棉花总产稳定在500万吨以上,全疆棉花产量稳定在510万吨左右[77][78] - 到2023年底,兵团21个非优势植棉团场中,16个团场全部退出棉花种植,5个团场植棉面积不超过2020年[77] - 到2025年,兵团植棉团场由目前的103个调减至78个左右,其中优势区域团场73个[79] - 2023年中央储备棉出售期限为7月31日至11月14日,挂牌总量123.21万吨,成交总量88.47万吨,成交率71.81%[79] - 2023年增发滑准税棉花进口配额75万吨[79] - 2023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182.2万亩,比上年减少318.3万亩[79] - 2023年基本统一兵地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制度,南疆地区放开兵地棉花市场;2024年全面
新赛股份(60054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