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23,074,911.24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22.53%[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939,927.58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50.07%[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2,903,562.97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37.92%[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464,569.34元,较2022年增长106.26%[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2317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51.32%[8]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0.2317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51.32%[8] - 2023年末总资产为3,246,137,539.53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19.65%[8][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86,495,646.47元[8][10]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3亿元,同比增长22.53%,净利润 - 1.17亿元,同比增长50.07%[78]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14亿元,同比增长58.14%;流出小计14.05亿元,同比增长36.09%;流量净额867.13万元,同比增长106.26%[10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13.53万元,同比增长265.65%;流出小计2.22亿元,同比增长39.67%;流量净额 - 1.92亿元,同比下降27.32%[100]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56亿元,同比增长58.27%;流出小计7.43亿元,同比增长43.82%;流量净额5.13亿元,同比增长85.20%[10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32亿元,同比增长3081.03%[100] - 2023年投资收益 - 155.8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11%;资产减值 - 3634.16万元,占比25.93%;营业外收入1361.63万元,占比 - 9.72%;营业外支出184.98万元,占比 - 1.32%;资产处置收益2440.26万元,占比 - 17.41%;信用减值 - 700.24万元,占比5.05%[102] - 2023年末货币资金5.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52%,较年初比重增加8.25%;应收账款6.05亿元,占比18.62%,比重增加1.59%;存货3.96亿元,占比12.19%,比重减少2.77%[102] - 2023年末投资性房地产3997.7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23%;固定资产10.27亿元,占比31.62%,比重减少8.55%;在建工程1.29亿元,占比3.97%,比重增加1.70%[102][103] - 2023年末使用权资产1263.5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39%,比重增加0.30%;短期借款6.30亿元,占比19.41%,比重减少0.05%;合同负债966.71万元,占比0.30%,比重减少0.42%[103][104] - 2023年末长期借款207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64%,比重减少0.20%;租赁负债622.06万元,占比0.19%,比重增加0.13%[104]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计划2023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公司主营业务变更 - 公司于2020年12月29日完成威海世一电子、威海高亚泰电子各100%股权收购,主营业务增加电子线路板等生产与销售[6] 公司营业收入细分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8.23亿元,2022年为14.88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9252.67万元,2022年为1.71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17.31亿元,2022年为13.17亿元[14] - 2023年分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53亿元、4.43亿元、5.03亿元、5.2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873.23万元、 - 3003.76万元、 - 2404.25万元、 - 5412.75万元[17]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数据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436.76万元,2022年为156.67万元,2021年为189.38万元;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340.63万元,2022年为1182.04万元,2021年为1561.10万元[17]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596.36万元,2022年为1209.56万元,2021年为4179.32万元[17] - 2023年将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界定为经常性损益涉及金额 - 123.77万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界定为经常性损益涉及金额96.61万元[19] 汽车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20] - 2023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20] 会计准则变更及处理 - 202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11] - 对于2022年1月1日因适用解释16号单项交易而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公司将累积影响数调整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12] - 对于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之间发生的适用解释16号的单项交易而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公司按解释16号规定处理[13] 轴承行业数据 - 2023年公司所处轴承行业144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07.24亿元,同比增加2.10%;生产轴承77.86亿套,同比增加6.65%;销售量79.29亿套,同比减少0.81%;出口销售量21.55亿套,同比减少5.1%;轴承产品业务收入864.48亿元,同比增加3.86%;出口轴承产品业务收入158.06亿元,同比减少0.85%[22] 公司业务定位与转型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与燃油汽车精密零部件等研发、生产与销售,推进技术创新,向中高端等方向转型升级[26] 子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控股的威海世一电子主营电子线路板等,在FPC和RFPCB领域有二十多年经验,产品覆盖多领域[28] 公司采购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是评审优选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框架合同》,年底评价调整供应商名录和采购份额[29] 公司生产模式 - 公司生产模式是“安全库存+按订单生产”,建立1个月左右安全库存,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30] 公司销售模式 - 公司销售模式对OEM及主机市场采取“直销”,对汽车后市场采取“直、经销和线上线下并举”[31][33] - 公司采取“直销”模式开拓国内外OEM及各大主机市场[43] - 公司采取“直、经销和线上线下并举”模式开拓汽车后市场[44] 公司各产品产能与产量数据 - 公司轴承设计产能13133万件套/年,产能利用率109.89%,在建产能420.5万件套/年[35] - 公司同步器行星排设计产能1586万件套/年,产能利用率80%,在建产能4万件/年[37] - 公司毛坯加工设计产能954万件套/年,产能利用率70%,空心电机轴计划建设产能50万件/年[38] - 公司线路板设计产能50000㎡/月,产能利用率63%,在建产能2500㎡/月[40] - 报告期内轴承产量11215万件套,同比增27.13%,销售量10851万件套,同比增30.31%[41] - 同步器行星排产量1266万件套,同比增14.16%,销售量1249万件套,同比增16.84%[41] - 毛坯加工产量624万件套,同比增9.09%,销售量633万件套,同比增10.09%[41] - 新能源汽车轴承产能795万件套,产量621万件套,销量507万件套,销售收入198445811.76元[46] - 新能源汽车同步器行星排产能508万件套,产量468万件套,销量418万件套,销售收入152695291.80元[46] - 新能源汽车毛坯加工产能186万件套,产量96万件套,销量102万件套,销售收入79117881.22元[46] 公司研发与技术成果 - 光洋基地主持起草汽车变速箱轴承系列国家标准2项,参与起草4项[48] - 公司荣获2022年度中国汽车零部件年度贡献奖(铃轩奖)优秀奖,2023年获多项荣誉[48] -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20余人,其中常州中心140余人,天津中心100余人[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试验中心拥有主要大型仪器设备100余台,其中高精度进口仪器近30台,轴承寿命耐久/模拟试验、性能试验设备70余台,4台获德国大众认可批准[50] - 2023年度试验中心承接各类精度/性能/寿命检验试验任务达5000余次以上[50] - 世一基地拥有韩籍专业技术人才12名,培养本土技术团队成员80余名[51]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18项,其中光洋基地2项、天海基地16项[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4项发明专利(光洋基地13项、天海基地35项、世一基地6项)、344项实用新型专利(光洋基地220项,天海基地124项)、外观专利3件(天海基地)[52] - FPCB产品多层一次性叠层技术最大可一次性叠层10层[52] - FPCB产品有500mm宽幅大尺寸软性及软硬结合多层板制造技术[52] - 光洋基地被认定为江苏省工业物联网示范工程“五星级上云企业”[53] - 光洋基地精密轴承保持架生产车间被认定为“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轻量化汽车自动变速箱精密轴承制造车间被认定为“常州市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3] 公司重点项目进展 - 公司各基地争取到比亚迪、理想等企业重点项目,2023 - 2025年逐步实现销售收益[55] - 大众集团DQ200 - LC9.5项目5款圆锥滚子轴承2023年11月批量生产,2款深沟球轴承预计2024年6月进入SOP[56] - 某国内头部新能源整车企业1的H*D项目2023年12月进入SOP[58] - 某国内头部新能源整车企业2的X项目1 2023年3月进入SOP,2023年12月扩产审核通过[59] - 零跑科技B11电驱项目2024年3月进入SOP[62] - 信质集团C91电驱项目2023年4月进入SOP,稳定供货[63] - 耐世特大众PPE平台项目2023年12月进入SOP,稳定供货[64] - 某智能机器人RV/谐波减速器轴承项目开发16款产品,预计2024年底分批进入SOP[65] - 长城汽车CKC302项目2024年3月通过PPAP审核,2024年5月将进入SOP[67] - 奇瑞汽车DHT150项目2024年1月进入SOP[68] - 博格华纳DM22(SAIC 280)等待客户通知进入SOP,Geely 300 EVO项目已于2023年8月进入SOP[72] - 福田采埃孚6AS同步器项目已于2024年4月进入SOP,MaB项目24种产品已进入SOP,1种在PPAP批准中[73] - 麦格纳DCT ECO项目2023年11月开始小批量交付,DHD项目预计2024年12月进入SOP[74] 公司股票发行与募集资金情况 - 2023年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8166.19万股,实际募集资金5.56亿元[80] - 2014年募集资金总额3.90亿元,已累计使用3.47亿元,尚未使用212.05万元;2023年募集资金总额5.70亿元,已累计使用1.43亿元,尚未使用4.13亿元[107][10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1.5亿元结构性存款[111]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1630.72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从交通银行专户转出386.95万元,从建设银行专户转出1246.10万元,剩余243.72万元继续存放用于后续支付[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累计使用34685.70万元,其中本期使用61.78万元;节余1633.05万元转出补充流动资金,尚未使用余额为212.05万元[1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累计使用14258.50万元,均为本报告期使用;尚未使用余额为41341.04万元,其中理财未到期15000万元,专户
光洋股份(002708)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