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与融资情况 - 2023年8月11日,LMIL以每股2.50美元的价格私募配售200万股普通股[215] - 截至年报日期,LMIL持有公司72.32%的股份[217] - 2023年12月1日,公司完成100万股普通股的首次公开募股,发行价为每股5.00美元,总收益为500万美元[217] - IPO结束时,公司向ARC Group支付61,146美元咨询费,向GCA Advisors Limited支付380,000美元咨询费[217] 公司生产与设施情况 - 公司制造子公司FPPF位于中国广东,每年可生产超300万件产品[2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AIL有1名员工,FIL有7名员工,FPPF有262名员工[221] - 公司生产设施位于深圳,面积约11000平方米[255] - 公司制造设施每年可生产约300万件美发电器产品[258] - 公司海外客户下采购订单到交付首批成品的前置时间约55 - 65天[266] - 公司通常给予贸易应收账款120天的信用期[267] - 公司计划购买和安装新设备以提高深圳工厂的整体产能[2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271人,其中运营部门238人占比最高[293] - 公司拥有1个在香港知识产权署商标注册处注册的商标和1个域名[299] - 公司香港总部和销售办公室约2858平方英尺,2022年12月以1388万港元出售,2023年1月起以每月5万港元(约6400美元)租赁[300] - 公司在中国的工厂和员工宿舍自2014年起租赁10年,初始年租金约350万元人民币,每三年租金递增10%[300] 市场规模与行业趋势 - 2016 - 2021年,全球个人护理美容电器/美发工具市场规模从约269亿美元增至32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222] - 未来五年,全球美发工具市场预计将以3.7%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6年将达到390亿美元[224] - 2016 - 2021年,中国个人护理美容电器/美发工具OEM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1亿美元增至3310.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0.5%[235] - 2016 - 2021年,中国电子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从100.0增至175.3,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9%[238] - 电子行业企业利润率从2018年的9.1%降至2021年的5.9%[241] - 芯片平均交付时间从2020年1月的12.7周增至2021年1月的15.0周,再到2022年1月的26.2周[244] - 2016 - 2021年专业技术人员月平均工资从6212.4元增至9800.9元,复合年增长率约9.5%[245] - 未来制造业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预计生产和设备操作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别以7.1%、7.7%和6.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45] - 2021年中国约有1000家美发工具OEM服务提供商[247] - 2023年中国约有1000家美发工具OEM服务提供商[269] 公司业务合作与产品情况 - 公司自2006年起为Spectrum Brands做OEM生产美发电器产品,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和拉丁美洲[282] - 公司的卷发棒和直发器电压为120 - 240V,可变温度为150°C - 230°C,30秒可达100°C[287] - 公司运营子公司自2005年起与营销顾问Gary Chiu合作,与唯一客户Spectrum Brands保持了超15年稳定业务关系[272] 公司合规与成本情况 - 公司运营子公司在2021 - 2023财年未因遵守环保法规产生直接成本,预计未来也不会产生重大成本[290] - 公司运营子公司在2021 - 2023财年未发生与员工安全相关的重大事故或违反健康和工作安全法规的情况[291] - 2021年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一年仅上涨0.9%,公司未受到重大通胀压力影响[304] - 外商独资企业每年须从税后累计利润中提取至少10%作为储备基金,直至储备达到注册资本的50%[322] - 自2008年1月1日起,居民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有例外[323] - 未在中国设立机构场所或所得与机构场所无关联的非居民企业,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按10%税率源泉扣缴企业所得税[323] - 2008年1月1日后,外商投资企业向外国投资者支付股息须缴纳10%预提税,有税收协定的除外[324] - 中国内地公司向持有至少25%注册资本的香港居民股东宣派股息,适用预提所得税税率为5%;持股低于25%的为10%[324] - 逾期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保征收机构将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并按日加收0.05%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处欠缴数额1 - 3倍罚款[315] - 注册商标有效期为十年,自注册之日起计算[317] - 截至年报日期,AIL和FIL持有有效商业登记证,遵守《雇佣条例》《雇员补偿条例》《个人资料(私隐)条例》规定[328][330][332][336] - 若公司员工不超200人,《雇员补偿条例》规定每次事件的保险金额不少于1亿港元[331]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 - 2023财年公司营收分别约为1.407亿港元、1.197亿港元和1.191亿港元,占比均为100%;净利润分别约为80万港元、870万港元和净亏损150万港元,占比分别为0.6%、7.2%和1.2%[341][342] - 2023财年成本销售为9700.4万港元,占比81.4%;毛利为2210.6万港元,占比18.6%[341] - 2023财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96.1万港元,占比1.7%;一般和行政费用为2053.5万港元,占比17.2%[341] - 2023财年运营收入(亏损)为 - 39万港元,占比0.3%;其他收入(费用)净额为76.7万港元,占比0.6%[341] - 2023财年利息费用为170.8万港元,占比1.4%;税前收入(亏损)为 - 133.1万港元,占比1.1%[341] - 2023财年所得税费用为13.1万港元,占比0.1%;净收入(亏损)为 - 146.2万港元,占比1.2%[341] - 2023财年外汇换算收益(亏损)净额为 - 80.9万港元,占比0.7%;综合收入(亏损)总额为 - 227.1万港元,占比1.9%[341] - 公司依赖一个关键客户,该客户在2021 - 2023财年贡献了全部营收[343] - 2023财年公司总营收为1.191亿港元(1524.9万美元),较2022年减少61.8万港元,降幅0.5%,主要因卷发棒和直发器产品收入下降[348][351][352] - 2023财年销售成本降至9700万港元(1240万美元),较2022年减少390万港元,波动与同期收入下降一致[355] - 2023财年毛利润为2210万港元(280万美元),较2022年增加330万港元;毛利率升至18.6%,2022年为15.7%[356][359] - 2023财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00万港元(30万美元),较2022年减少10万港元,主要因产品运输水平下降[360] - 2023财年一般及行政费用增至2053.5万港元(262.9万美元),较2022年增加130万港元,主要因员工成本和差旅费增加[362][363] - 2023财年经营亏损降至4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210万港元,主要因毛利润增加和一般及行政费用减少[364] - 2023财年其他收入净额为80万港元(10万美元),较2022年减少1220万港元,主要因物业、厂房及设备处置收益减少[366] - 2022财年其他收入净额为1300万港元(170万美元),较2021年增加1110万港元,主要因物业、厂房及设备处置收益达1250万港元[367] - 2023、2022和2021财年利息费用分别为170万港元(20万美元)、160万港元和160万港元,2023年增加主要因集团债务平均利息增加[368] - 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公司盈利能力,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和与供应商议价能力决定,预计关键材料成本波动将继续影响利润率[344][345] - 2023财年公司税前亏损130万港元(20万美元),较2022财年的900万港元减少1030万港元[369] - 2023财年所得税费用为10万港元(1.7万美元),较2022财年的30万港元减少20万港元[370] - 2023财年净亏损150万港元(20万美元),较2022财年的860万港元净收入减少1010万港元[3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余额为4630万港元(590万美元),2022年为1390万港元[372] - 2023财年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970万港元(120万美元),2022年为570万港元[373] - 2023财年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30万港元(3.6万美元),2022年为60万港元[376] - 2023财年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2330万港元(300万美元),2022年为500万港元[3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9790万港元(1250万美元),流动负债为4300万港元(550万美元)[3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7130万港元,流动负债为4130万港元[3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影响流动性、资本资源等的表外安排[382] 公司董事会与治理情况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97] - 李先生自2022年9月30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1993年6月创立FIL并担任董事[400] - 傅先生自2022年12月6日起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自2011年12月起担任The Well Leatherware Manufactory Ltd.财务总监[400] - 赖先生自IPO结束起被任命为独立董事,自2021年10月起担任Advent Corporate Finance Limited董事[401] - 汤先生自IPO结束起被任命为独立董事,自2015年7月起担任NBC Hong Kong Merchants Ltd.采购专员[403] - 王先生自IPO结束起被任命为独立董事,自2021年5月起担任Ocean Assets Management HK Limited负责人员和风险经理[404] - 孟先生自2024年1月1日起被任命为联合主席和独立董事,自2019年4月起担任Dijiu (Shenzhen) Supply Chain Group Co. Ltd.执行总裁[405] - 公司董事会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407] - 2024年4月16日,公司董事会授权并批准对审计委员会章程进行修订,采用网络安全政策[411] - 薪酬委员会由赖先生、王先生和汤先生组成,负责评估首席执行官绩效并推荐现金补偿等[413]
Fenbo (FEBO) - 2023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