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3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变化 - 发展中物业从2022年12月31日的0港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1354.9万港元[1] - 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4265.9万港元减少818.7万港元或19%至2023年12月31日的3447.2万港元[2]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650.2万港元增加8446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1.00962亿港元,年利率5.9%[3] - 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2年12月31日的9.49952亿港元减少8315.4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8.66798亿港元[4] - 应付账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2.66707亿港元增加8373.6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3.50443亿港元[4] - 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2年12月31日的1.46301亿港元增加791.6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1.54217亿港元[5] - 合约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1587.3万港元减少177.2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1410.1万港元[6]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从去年约3305.5万港元下跌约1027.9万港元至约2277.6万港元[10]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从去年约1.04068亿港元增加约3326.8万港元至约1.37336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3.1915亿港元,较2022年的3.49亿港元减少2985万港元或8.6%[102] - 收入减少主要因集团自来水供应业务收入及中国商用物业租金收入减少所致[102]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1.373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3327万港元,亏损增加主要因资产减值亏损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122]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2.49港仙,2022年为1.89港仙[107] - 2023年集团收入约3.19147亿港元,较去年下跌8.6%或约2985.3万港元[126] - 2023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2.9611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5%或约1588.5万港元[126] - 2023年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约2277.6万港元,较去年下跌约1027.9万港元[126] - 2023年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25.9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68.9万港元[126] - 2023年集团收入成本为3.0137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826.7万港元,主要归因于自来水供应及相关业务[133] - 2023年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265.8万港元,较去年增加928.8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利息收入及自来水供应业务的独立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增加[134] - 2023年集团一般及行政费用6788.7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9.6%,员工成本及其他费用方面的一般及行政费用有所减少[136] - 2023年集团财务费用4859.7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9.7%,主要因偿还部分银行贷款[137] - 2023年集团录得利得税抵免1275万港元,去年为利得税开支1301.5万港元,因资产减值等因素[137] - 2023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约3.19147亿港元,较去年减少8.6%或约2985.3万港元[169] - 2023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2.96112亿港元,较去年下跌5%或约1588.5万港元,因汇率及用水量减少[169] - 2023年集团商誉减值亏损1132.8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132.8万港元,归因于金融服务业务[148] - 2023年集团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为5200.9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887.5万港元,归因于自来水供应及相关业务[149] - 2023年集团按金及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值8177万港元,较去年增加7741万港元,因确认相关减值亏损[150] - 2023年集团投资物业公允值损失3259万港元,去年为公允值收益126万港元,受市场影响[151] - 2023年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和定期存款为2.2966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3.34828亿港元,因还贷及付按金[160] - 2023年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2.59801亿港元[16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9%,2022年为55%[1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25.9万港元,较去年394.8万港元减少约368.9万港元[18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人数为412名,2022年为405名[186] - 收购投资物业已付按金由2022年12月31日的1.981亿港元减少3851.4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1.59586亿港元[174] 财务资源与承担 - 公司现有财务资源可满足现有承担和营运资金需求,大规模扩展等可能需额外借贷或股本融资[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1496.8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516.5万港元有所下降[33][35] - 2023年12月31日,定期存款抵押为人民币1.2868亿元(约1.4102亿港元)[32] 外部环境与策略 - 2024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下降、美联储加息周期或结束,但地缘政治风险等不明朗因素仍存[30] - 集团将谨慎应对外部变化,定期审视业务和评估策略,加强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30] - 预期自来水供应及物业投资发展业务提供稳定收入,集团将探索物业项目和新业务投资机会[30] - 展望2024年,外围环境复杂多变,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动态,适时审慎调整策略,积极应对风险并发展业务[115] 公司治理架构与职责 - 董事会负责批准及监察集团整体策略及政策、业务计划,评估集团表现及管理层监管[75] - 主席负责有效发挥董事会职能,建立企业文化及推动策略计划[86] - 行政总裁负责制订及实行董事会批准的目标及政策,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及营运[86] - 董事会委派日常运营工作给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定期检讨委派职能[53] 董事相关事务 - 朱凤廉女士自2023年2 - 7月陆续不再担任多家附属公司相关职务[38] - 杨健忠先生于2023年6月30日获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39] - 七名董事中的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上市规则规定[8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规定交易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买卖行为守则[78]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为其提供培训材料、简报及培训[82] - 提名委员会将评估新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独立性,每年评估长期服务独立非执行董事持续独立性[93] - 陈劲扬先生于2023年有多项职位任免变动[193] - 张惠彬博士于2023年6月30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94] - 赵宝树先生自2023年5月23日起不再担任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195]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公司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两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两次提名委员会会议、两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81] 保险与交易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55] - 2023年6月5日公司拟以不少于3.3434亿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股权的控股权[188] 股权结构 - 朱女士、Affluent Vast及永城拥有公司15.6114亿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总额28.32%[199] - 永城直接持有9.6114亿股公司股份[199] - 博舜持有6亿股公司股份[199] - 永城由Affluent Vast全资及实益拥有,Affluent Vast由朱女士全资及实益拥有[199] - 博舜由永城全资及实益拥有[199] 关联人员职务 - 张海梅女士为公司附属公司环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200] - 张海梅女士为公司附属公司睿进监事[200] - 张海梅女士为锦龙总经理及董事[200] - 张海梅女士为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监察委员会委员[200] - 张海梅女士2003年加入锦龙,朱女士及其家族透过新世纪拥有锦龙股权[200] 抵押情况 - 服务特许权安排项下土地使用权抵押账面总值为118.7万元人民币(约130.1万港元)[173]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127.2万元人民币(约3427.1万港元)作抵押[189] 货币结算与对冲 - 公司主营以人民币交易结算,大部分资产及负债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2023年未订立外汇对冲安排[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