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实业科技(01026)

搜索文档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14 21:18
高级行政人员刘軾瑄薪酬情况 - 2011年度高级行政人员刘軾瑄先生薪酬合共70千港元,其中薪金、津贴及其他实物福利68千港元,退休金计划供款2千港元[6] - 2010年度高级行政人员刘軾瑄先生薪酬为0千港元[6] - 2011年度公司向刘軾瑄先生支付相当于一个月薪金的酌情花红[7] - 2012年度高级行政人员刘軾瑄先生薪酬合共69千港元,其中薪金、津贴及费用小计69千港元,其他实物福利67千港元,退休金计划供款2千港元[9] - 2011年度高级行政人员刘軾瑄先生薪酬合共70千港元,其中薪金、津贴及其他实物福利68千港元,退休金计划供款2千港元[9] 高级行政人员刘軾瑄酬金相关特殊情况 - 2011年度刘軾瑄先生无放弃酬金、无获授购股权、无获入职奖励金、无获离职补偿金[7] - 2012年度刘軾瑄先生无放弃酬金、无获授购股权、无获入职奖励金、无获酌情花红、无获离职补偿金[10] 高级行政人员刘軾瑄职位变动 - 刘軾瑄先生自2011年11月18日起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自2012年3月12日起辞任行政总裁[7][9] 年报补充说明 - 本公布为2011年及2012年年报补充,应一并阅读,除披露内容外其他资料不变[10] 公司董事会成员构成 - 公布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5-03-28 19:37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收入约为3.31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90万港元或3.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为691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821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1.25港仙,去年同期为2.49港仙[6] - 2024年毛利为2749.5万港元,2023年为1777.1万港元[7] - 2024年经营亏损为3906.1万港元,2023年为1.56862亿港元[7] - 2024年期间亏损为1.02752亿港元,2023年为1.92709亿港元[7] - 2024年总全面亏损为1.14805亿港元,2023年为1.8942亿港元[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4.5097亿港元,2023年为15.17086亿港元[11]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为 - 4.98227亿港元,2023年为 - 2.59801亿港元[12] - 2024年净资产为4.9744亿港元,2023年为6.13513亿港元[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8,019千港元,2023年为136,907千港元[14] - 2024年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28,167千港元,2023年为296,508千港元[14] - 2024年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84,664千港元,2023年为166,190千港元[1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5,188千港元,2023年减少325,791千港元[14] - 2024年外汇汇率变动影响净额为3,580千港元,2023年为9,657千港元[14]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8,010千港元,2023年为226,402千港元[14] - 2024年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以1,268,000港元购买11,670,000股股份,2023年以495,000港元购买3,680,000股股份[16] - 2024年公司本期总全面亏损为114,805千港元,2023年为189,420千港元[1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497,440千港元,2023年为613,513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集团亏损净额为1.02752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4.98227亿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4.45034亿港元[24]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为6174万港元,2023年为8063万港元;2024年应收贷款利息为4976万港元,2023年为1017万港元;2024年外汇亏损净额为2170万港元,2023年为7218万港元[26] - 2024年出售存货成本为1.2713亿港元,2023年为5661万港元;2024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5818万港元,2023年为6085.9万港元[27] - 2024年利得税前亏损为7997.8万港元,2023年为2.05459亿港元;2024年利得税开支为2277.4万港元,2023年利得税抵免为1275万港元;2024年期间亏损为1.02752亿港元,2023年为1.92709亿港元[34] - 2024年按金及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值为3550万港元,2023年为8177万港元;2024年分占一间合资公司亏损为2438万港元,2023年为5300万港元;2024年财务费用为4091.7万港元,2023年为4859.7万港元[34] - 2024年可报告分部收入为331,049千港元,2023年为319,147千港元[38] - 2024年利得税开支为22,774千港元,2023年为 - 12,750千港元[39]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 - 69,127千港元,2023年为 - 137,336千港元[39] - 2024年和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摊薄亏损的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5,513,000,000股[40] - 2024年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2,085,000港元,2023年为13,969,000港元[42] - 2024年预付土地租赁费期末账面价值为21,302千港元,2023年为22,450千港元[43] - 2024年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585,582千港元,2023年为603,127千港元[44] - 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2,453千港元,2023年为34,472千港元[45] - 2024年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118,530千港元,2023年为100,962千港元[47] - 2024年已抵押银行存款1075万美元(约8208.4万港元),年利率4.3%;2023年为人民币1.2868亿元(约1.4102亿港元),年利率2%[49] - 2024年现金及银行结存149589千港元,2023年为106034千港元[50] - 2024年应付账款469001千港元,2023年为350443千港元[51] - 2024年应付商户款项超一年的为3002千港元,2023年为3006千港元[52] - 2024年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33675千港元,2023年为154217千港元[53]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贷有抵押银行贷款744865千港元,2023年为866798千港元[55] - 2024年所授银行融资总额1189899千港元,已动用744865千港元,未动用445034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287124千港元、866798千港元、420326千港元[56] - 2024年已订约但尚未拨备之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为5569千港元,2023年为14968千港元[59] - 2024年租金收入为56.3万港元,较2023年的54.5万港元有所增加[60] - 2024年主要管理人员费用等报酬总计638.5万港元,较2023年的715.3万港元减少[61]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约3.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或约1190.2万港元[63]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6912.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820.9万港元[65] - 2024年销售/已提供服务成本约3.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17.8万港元[68]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982.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7.1万港元[6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约3.0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968.5万港元[74] - 预付土地租赁费从2023年12月31日约2245万港元减少约114.8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2130.2万港元[75] - 投资物业从2023年12月31日约6.03127亿港元减少约1754.5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5.85582亿港元[76] - 使用權資產从2023年12月31日约625.4万港元增加约3564.8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4190.2万港元[77] - 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约3447.2万港元减少约201.9万港元或5.9%至2024年12月31日约3245.3万港元[84]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约1.00962亿港元增加约1756.8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1.1853亿港元[85] - 现金及银行结存和定期存款从2023年12月31日约2.29666亿港元增加约161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2.31276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计值占比83%(2023年12月31日为68%)[87] - 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约8.66798亿港元减少约1.21933亿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7.44865亿港元[89] - 应付账款从2023年12月31日约3.50443亿港元增加约1.18558亿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4.69001亿港元[90] - 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3年12月31日约1.54217亿港元减少约1885.9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1.35358亿港元[92] - 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约638.7万港元增加约3348.8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3987.5万港元[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98227亿港元[9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73%,2023年12月31日为69%[9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556.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496.8万港元[10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为2.94307亿港元,2023年为2.86829亿港元;2024年租赁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2471.1万港元,2023年为2277.6万港元;2024年证券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为1万港元,2023年为237万港元[25] - 2024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可报告分部收入为3.08422亿港元,2023年为2.98079亿港元;2024年物业投资及发展可报告分部收入为2252.7万港元,2023年为2080.9万港元;2024年金融服务可报告分部收入为100万港元,2023年为259万港元[34] - 2024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可报告分部亏损为2189.6万港元,2023年为3064.5万港元;2024年物业投资及发展可报告分部溢利为1227.6万港元,2023年为1569.5万港元;2024年金融服务可报告分部亏损为454.1万港元,2023年为669.2万港元[34] - 2024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3.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7%或约1034.3万港元[63] - 2024年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约2252.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71.8万港元[63] - 2024年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1% [64]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投资控股、物业投资及发展等业务[17] 公司税率情况 - 公司于中国经营之附属公司的适用税率为25%(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25%)[37] 集团贷款情况 - 集团向四家(2023年为三家)中国独立第三方公司提供贷款,年利率为4.85%或5.9%(2023年为5.9%)[48] 公司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每股面值0.01港元,2023 - 2024年法定股份数目200亿股,金额2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55.13亿股,金额55130千港元[58] 集团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410名,2023年12月31日为412名[99] 集团租赁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就租赁广州物业订立协议,租期5年,首6个月免租,免租期后首年月租73.0675万港元,此后每年增加3%[101] - 公司预计因租赁广州物业确认的使用权资产价值约为3908.1957万港元[102] 公司收购事项 - 2023年6月5日,公司拟以不少于3.3434亿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股权,已支付1.6717亿港元可退还诚意金,截至回顾期未签署具约束力文件[103] - 截至2024年12月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5-02-28 22: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收入约33104.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90万港元或3.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6912.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821万港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1.25港仙,去年同期为2.49港仙[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之中期股息[4] - 2024年毛利2749.5万港元,2023年为1777.1万港元[5] - 2024年经营亏损3906.1万港元,2023年为15686.2万港元[5] - 2024年期间亏损10275.2万港元,2023年为19270.9万港元[5] - 2024年总全面亏损11480.5万港元,2023年为18942万港元[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145097万港元,2023年为151708.6万港元[8]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49744万港元,2023年为61351.3万港元[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8,019千港元,2023年为136,907千港元[11] - 2024年投资活动所耗的现金净额为(28,167)千港元,2023年为(296,508)千港元[11] - 2024年融资活动所耗的现金净额为(84,664)千港元,2023年为(166,190)千港元[11]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5,188千港元,2023年减少325,791千港元[11] - 2024年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净额为(3,580)千港元,2023年为(9,657)千港元[1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8,010千港元,2023年为226,402千港元[11] - 2024年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以1,268,000港元购买11,670,000股股份,2023年以495,000港元购买3,680,000股股份[13]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总全面亏损为(114,805)千港元,2023年为(189,420)千港元[13] - 2024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497,440千港元,2023年为613,513千港元[13]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及其他来源收入为331,049千港元,2023年为319,147千港元[20] - 2024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294,307千港元,2023年为286,829千港元[20] - 2024年证券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1千港元,2023年为237千港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集团亏损净额102,752,000港元,流动负债净额498,227,000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445,034,000港元[21]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6,174千港元,2023年为8,063千港元[22] - 2024年应收贷款利息4,976千港元,2023年为1,017千港元[22] - 2024年出售存货成本12,713千港元,2023年为5,661千港元[23] - 2024年员工成本(薪金及其他福利、退休金计划供款)58,180千港元,2023年为60,859千港元[23] - 2024年利得税前亏损79,978千港元,2023年为205,459千港元[33] - 2024年期间亏损102,752千港元,2023年为192,709千港元[33] - 可报告分部收入2024年为331,049千港元,2023年为319,147千港元[35] - 公司于中国经营之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为25%(2023年同)[37] - 2024年利得税开支22,774千港元,2023年为 - 12,750千港元[38]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69,127千港元,2023年为137,336千港元[40] - 计算每股基本╱摊薄亏损的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2024年和2023年均为5,513,000,000股[40] - 2024年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2,085,000港元,2023年为13,969,000港元[42] - 2024年预付土地租赁期末账面价值21,302千港元,2023年为22,450千港元[44] - 2024年投资物业期末账面价值585,582千港元,2023年为603,127千港元[44] - 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32,453千港元,2023年为34,472千港元[46] - 已抵押定期存款10,750,000美元(约82,084,000港元),2023年为128,680,000元(约141,020,000港元),年利率4.3%(2023年为2%)[51] - 公司向四家(2023年12月31日:三家)独立第三方公司提供无抵押、一年期贷款,年利率4.85%或5.9%(2023年12月31日:5.9%)[52]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149,58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034千港元[53]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469,00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0,443千港元[54]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商户款项超一年的为3,00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6千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等合计133,67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4,217千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有抵押银行贷款744,86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6,798千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所授银行融资总额1,189,899千港元,未动用445,03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所授银行融资总额1,287,124千港元,未动用420,326千港元[59] - 法定股本20,000,000,000股,2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5,513,000,000股,55,130千港元[62] - 2024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尚未拨备之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5,56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968千港元[62] - 2024年与关联方租金收入563千港元,2023年为545千港元[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6]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约3.310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或约1190.2万港元[68] - 2024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3.084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7%或约1034.3万港元[68] - 2024年销售/已提供服务之成本约3.035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17.8万港元[74]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982.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7.1万港元[76] - 2024年财务费用约4091.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68万港元[79] - 2024年利得税开支约2277.4万港元,去年同期所得税抵免1275万港元[80] - 无形资产由2023年12月31日约122340000港元减少约36687000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85653000港元[87] - 就收购一间附属公司已付按金由2023年12月31日约26602000港元减少约1045000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25557000港元[88] - 就收购投资物业已付按金由2023年12月31日约159586000港元减少约6244000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153342000港元[90] - 应收款项由2023年12月31日约34472000港元减少约2019000港元或5.9%至2024年12月31日约32453000港元[93]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由2023年12月31日约100962000港元增加约17568000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118530000港元[94] - 现金及银行结存和定期存款由2023年12月31日约229666000港元增加约1610000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231276000港元,2024年12月31日以人民币计值占83%(2023年12月31日:68%)[97] - 银行及其他借贷由2023年12月31日约866798000港元减少约121933000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744865000港元[99] - 应付账款由2023年12月31日约350443000港元增加约118558000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469001000港元[10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约498227000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73%(2023年12月31日:69%)[108][10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410名(2023年12月31日:412名)[11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关于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订约但尚未拨备资本开支约5569000港元[11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约556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4968000港元)[121] - 董事认为,集团于2024年12月31日并无或然负债[12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全年中期股息(2023年全年亦无)[133]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投资控股、物业投资及发展等业务[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约2252.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71.8万港元[68] - 2024年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1%[69] 公司重大事项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就租赁广州东山锦轩现代城商业综合体相关物业订立租赁协议,总楼面面积约8944平方米,租期5年,首6个月免租,免租期后第一年月租686712元(730675港元),此后每年增加3%[112] - 公司预计因租赁上述物业确认的使用权资产价值约为36730472元(39081957港元),数字未经审核[114] - 2023年6月5日,公司拟以不少于300百万元(334.34百万元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股权的控股权,已支付150百万元(167.17百万元港元)可退还诚意金,截至回顾期未签署具约束力文件[115] 公司管理与治理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仅陈劲扬先生同时担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偏离相关条文[129] - 董事会将定期检讨并在必要时修订,以确保遵守上市规则所载企管守则条文[13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规定交易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各董事在2024年全年遵守该标准[131] - 公司于2001年10月成立审核委员会,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蔡大维先生[1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的第二份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34] - 第二份中期业绩及第二份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公司将适时向股东寄发报告(倘要求)[135]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公司变更事项 - 2024年11月1日起,公司香港过户登记分处更换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23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34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为1.47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04万港元或4%,主要因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收入减少[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为40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9万港元,因经营成本等减少[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74港仙,去年同期为0.75港仙[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231.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66.4万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999.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590.9万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47,0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3,09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1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465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835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利得税前亏损,其中出售存货成本5,655千港元,员工成本24,847千港元等[2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地区可报告分部收入147,01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2,904千港元[28] - 2024年上半年香港/海外可报告分部收入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7千港元[28] - 2024年上半年利得税开支20,4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934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40,59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592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营收入约1.4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或约604.2万港元[78] - 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1.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2.4%或约329.5万港元[78]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约1200.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约259.4万港元[78]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2%[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亏损净额6155.4万港元,流动负债为3.02亿港元[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405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9.7万港元[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1.470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或约604.2万港元,主要因中国商业物业租金收入减少[81] - 同期,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405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9.7万港元,主要因经营成本等减少[81] - 同期,销售/已提供服务之成本约1.347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69.2万港元,主要因自来水供应业务及相关服务成本减少[81] - 同期,其他收入及收益约146.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30万港元,主要因独立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增加[81] - 同期,一般及行政费用约337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0.8万港元,主要因经营成本及员工成本减少[82] - 同期,财务费用约2111.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43.2万港元,主要因偿还部分银行贷款[84] - 同期,利得税开支约2043.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50.5万港元,主要因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业务应课税收入增加[84]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3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无)[13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4990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17086亿港元有所减少[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3.0200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9801亿港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5438.6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35.13万港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总权益为7442.58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992.24万港元有所减少[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预付土地租赁费期末账面净值为2173.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45万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值为58870.8万港元,2023年1月1日为65638.1万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值为3361.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27.1万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9806.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96.2万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定期存款为13764.9万港元,年利率2%;2023年12月31日为14102万港元,年利率2.25%[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存为11586.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03.4万港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8935.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044.3万港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证券交易产生的应付账款为3.8571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7183亿港元有所增加[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商户款项超过一年的为300.3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的300.6万港元基本持平[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计1.477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4217亿港元有所减少[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为8.1707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66798亿港元有所减少[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银行融资为4.3927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0326亿港元有所增加[64]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份数目为200亿股,金额为2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股份数目为55.13亿股,金额为5513万港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订约但尚未拨备之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为1922.8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96.8万港元有所增加[69] - 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12月31日约3.31859亿港元减少约1885.7万港元至2024年6月30日约3.13002亿港元,主要因折旧费用和人民币贬值[85] - 集团发展中物业从2023年12月31日约1354.9万港元增加约158.4万港元至2024年6月30日约1513.3万港元,主要因海外发展中物业[91] - 2024年6月30日,以人民币计值之现金及银行结存占74%(2023年12月31日:68%),现金及银行结存和定期存款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1218.8万港元至约2.17478亿港元,主要因偿还部分银行贷款[92] - 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约8.66798亿港元减少约4972.3万港元至2024年6月30日约8.17075亿港元[93] - 应付账款从2023年12月31日约3.50443亿港元增加约3891.6万港元至2024年6月30日约3.89359亿港元[93] - 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3年12月31日约1.54217亿港元减少约644.3万港元至2024年6月30日约1.47774亿港元[94] - 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约638.7万港元减少约169.9万港元至2024年6月30日约468.8万港元[96] - 税项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约387.9万港元增加约193.6万港元至2024年6月30日约581.5万港元[9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约3.02006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71%(2023年12月31日为69%)[9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开支约1922.8万港元[10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由定期存款、土地使用权、投资物业等多项资产抵押[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1922.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496.8万港元[104] 现金流量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5142万港元,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1051万港元,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5122.7万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031.7万港元,外汇汇率变动影响净额为226.9万港元[10] - 2024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6402亿港元,6月30日为2.13816亿港元[10] 股份交易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按总代价41.7万港元购买378万股股份,2023年同期为9.5万港元购买72万股[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受托人在公开市场购买378万股(2023年同期72万股),总代价41.7万港元(2023年同期9.5万港元),未向参与者授出股份[127] 业务分部 - 公司有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物业投资及发展、金融服务三个可报告分部[23][24][25] 关联交易与报酬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与关联方的租金收入为27.6万港元,较2023年的27.9万港元略有减少[70]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计325.1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71] 或然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72] - 董事认为,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并无或然负债[105] 业务发展与规划 - 公司与东莞钊誉置业及清远旭弘实业订立谅解备忘录投资中国物业项目,目标资产重组合并仍在进行中[79] - 预计2024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回落,公司将密切关注形势,加强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80] - 自来水供应及物业投资和发展业务将继续为集团提供稳定收入,集团将探索中国及海外物业项目[80] - 集团重视人才培训,提供奖励计划激励和挽留人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80] - 公司拟以不少于3.3434亿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股权,已支付1.6717亿港元可退还诚意金,尚未完成商业谈判和具约束力文件[99] 法律诉讼 - 2024年8月及9月,集团收到法院判决,需向政府指定水厂支付水费人民币3552.6147万元及4056.1779万元及相关费用,截至报告日已结清7220.4117万元[109]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朱女士被视为于15.6114亿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8.32%[110][1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永城、朱女士、Affluent Vast分别持有公司1,561,140,000股股份,约占权益百分比28.32%[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博舜持有公司600,000,000股股份,约占权益百分比10.88%[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王女士、贝易思广州、贝易思香港分别持有公司550,000,000股左右股份,约占权益百分比9.98%[114] 购股计划与股份奖励计划 - GEM购股计划于2010年6月22日终止,截至报告日期无未行使购股权[117] - 2010年购股计划于2020年8月11日失效,失效时无未行使购股权[117] - 公司于2021年1月15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119] - 股份奖励计划目的包括认可贡献、吸引人员、提供权益机会、使利益与公司长期表现一致[119] - 管理委员会可全权酌情选定合资格参与者并确定奖励股份数目及归属条件[120] - 阿仕特朗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获委任为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121] - 履行归属条件后,受托人将奖励股份转让给选定参与者[121] -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2:57
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为1.47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04万港元或4%[1]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14.704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5.3091亿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1.3256亿港元,低于2023年的1.3532亿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租赁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200.1万港元,低于2023年的1459.5万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证券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1000港元,远低于2023年的17.6万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地区可报告分部收入14.7015亿港元,低于2023年的15.2904亿港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营收入约1.4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或约604.2万港元[46][49] - 同期,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1.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2.4%或约329.5万港元[46]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约1200.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约259.4万港元[46]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2%[46] 利润与亏损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为40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9万港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74港仙[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231.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066.4万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全面亏损6923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95592000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利得税前亏损4111.5万港元,小于2023年的5145.9万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可报告分部亏损1280.7万港元,小于2023年的2029.6万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及发展可报告分部溢利748.2万港元,低于2023年的1077.3万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40595千港元,2023年为41592千港元,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5513000000股[21] - 2024年上半年外汇亏损净额473.8万港元,小于2023年的652.4万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352.6万港元,低于2023年的409.1万港元[13] - 销售/已提供服务成本约1.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69.2万港元[50] - 其他收入及收益约146.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30万港元[50] - 一般及行政费用约337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0.8万港元[51] - 财务费用约2111.8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约443.2万港元[53] - 利得税开支约2043.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50.5万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净额61554000港元,流动负债净额302006000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405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9.7万港元[46][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亏损净额6155.4万港元[87]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4990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17086亿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 -3.0200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 -2.59801亿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5438.6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35.13万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543862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987470000港元[7] - 投资物业2023年初为656381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588708千港元[24] - 土地租赁权益2024年6月30日期末账面净值为21735千港元,2023年末为22450千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应收账款及应收租金为33909千港元,2023年末为34426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证券交易应收账款为34千港元,2023年末为46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8065千港元,2023年末为100962千港元[30] - 已抵押定期存款为人民币1.2868亿元(约1.37649亿港元),年利率2%,较2023年末的2.25%有所下降[32]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存为1.15863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06034亿港元有所增加[33]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89359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3.50443亿港元有所增加[3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商户款项超一年的为300.3万港元,与2023年末的300.6万港元基本持平[36] - 2024年6月30日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47774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54217亿港元有所减少[36]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为8.17075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8.66798亿港元有所减少[38] - 2024年6月30日所授银行融资总额为12.56352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2.87124亿港元有所减少[39] - 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银行融资为4.39277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4.20326亿港元有所增加[39] - 预付土地租赁费从2023年12月31日约2245万港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约2173.5万港元,减少约71.5万港元[56] - 投资物业从2023年12月31日约6.03127亿港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约5.88708亿港元,减少约1441.9万港元[57] - 使用权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约625.4万港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约454.5万港元,减少约170.9万港元[58] - 发展中物业从2023年12月31日约1354.9万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1513.3万港元,增加约158.4万港元[64] - 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约8.66798亿港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约8.17075亿港元,减少约4972.3万港元[69] - 应付账款从2023年12月31日约3.50443亿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约3.89359亿港元,增加约3891.6万港元[70] - 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3年12月31日约1.54217亿港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约1.47774亿港元,减少约644.3万港元[72] - 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约638.7万港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约468.8万港元,减少约169.9万港元[74] - 税项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约387.9万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约581.5万港元,增加约193.6万港元[7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71%,2023年12月31日为69%[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为3.02006亿港元[87]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为514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280.7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031.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81491亿港元[6]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85]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投资控股、物业投资及发展等业务[9] 财务报表编制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等编制,以历史成本法为主[10] - 集团已首次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无重大财务影响[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核,但已由核数师进行审阅[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已由独立核数师审阅[86] 集团策略与展望 - 集团会审查投资物业组合并调整策略改善现金流状况[11] - 董事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中期业绩合适,无重大不确定因素[11] 税务情况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为25%,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本期为5826千港元,2023年为9158千港元[20] 股份相关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按股份奖励计划以417000港元购买3780000股股份,2023年同期以95000港元购买720000股[7] - 法定股本为2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5.513亿股[41] 资产购置与资本承担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8230000港元,2023年全年为13969000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已订约但尚未拨备之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为1922.8万港元,较2023年末的1496.8万港元有所增加[4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开支约1922.8万港元[78][8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1922.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496.8万港元[81] 对外贷款 - 集团向三家中国独立第三方提供无抵押贷款,年利率5.9%,未偿还本金分别为人民币29500000元、22000000元、23000000元[30] 银行贷款抵押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由定期存款、土地使用权、投资物业等多项资产抵押,涉及人民币金额分别为1.2868亿元、98.9万元、5.083亿元等[79] 外汇风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订立对冲外汇风险安排,港元或人民币汇率波动或影响经营业绩[80] 或然负债与证券交易 - 董事认为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或然负债[82] - 本回顾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2] 审核委员会 - 公司于2001年10月成立审核委员会,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7]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蔡大维先生,其具备认可专业会计资格[87] 信息公布 - 本公布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8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倘要求)予股东并在网站公布[88] 董事会成员 - 公布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8] 收购事项 - 2023年6月5日公司拟以不少于3亿人民币(3.3434亿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股权,已支付1.5亿人民币(1.6717亿港元)可退还诚意金,尚未完成商业谈判和具约束力文件[78]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413名,2023年12月31日为412名[77]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7-03 22:52
公司业绩 - 二零二三年全年业绩公布,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全年业绩[4]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财年的綜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公平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6]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明朗因素,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公司产生净亏损192,709,000港元[7] - 公司预计内部经营产生的资金后,认为公司将有充足的财务资源来履行未来的财务责任[9] 股份獎勵計劃 - 公司股份獎勵計劃授出的股份总数为551,3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0%[11] - 公司自二零二一年一月十五日採納股份獎勵計劃以來,未向任何合资格参与者授予股份獎励[12]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6:52
财务数据变化 - 发展中物业从2022年12月31日的0港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1354.9万港元[1] - 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4265.9万港元减少818.7万港元或19%至2023年12月31日的3447.2万港元[2]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650.2万港元增加8446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1.00962亿港元,年利率5.9%[3] - 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2年12月31日的9.49952亿港元减少8315.4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8.66798亿港元[4] - 应付账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2.66707亿港元增加8373.6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3.50443亿港元[4] - 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2年12月31日的1.46301亿港元增加791.6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1.54217亿港元[5] - 合约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1587.3万港元减少177.2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1410.1万港元[6]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从去年约3305.5万港元下跌约1027.9万港元至约2277.6万港元[10]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从去年约1.04068亿港元增加约3326.8万港元至约1.37336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3.1915亿港元,较2022年的3.49亿港元减少2985万港元或8.6%[102] - 收入减少主要因集团自来水供应业务收入及中国商用物业租金收入减少所致[102]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1.373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3327万港元,亏损增加主要因资产减值亏损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122]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2.49港仙,2022年为1.89港仙[107] - 2023年集团收入约3.19147亿港元,较去年下跌8.6%或约2985.3万港元[126] - 2023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2.9611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5%或约1588.5万港元[126] - 2023年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约2277.6万港元,较去年下跌约1027.9万港元[126] - 2023年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25.9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68.9万港元[126] - 2023年集团收入成本为3.0137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826.7万港元,主要归因于自来水供应及相关业务[133] - 2023年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265.8万港元,较去年增加928.8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利息收入及自来水供应业务的独立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增加[134] - 2023年集团一般及行政费用6788.7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9.6%,员工成本及其他费用方面的一般及行政费用有所减少[136] - 2023年集团财务费用4859.7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9.7%,主要因偿还部分银行贷款[137] - 2023年集团录得利得税抵免1275万港元,去年为利得税开支1301.5万港元,因资产减值等因素[137] - 2023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约3.19147亿港元,较去年减少8.6%或约2985.3万港元[169] - 2023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2.96112亿港元,较去年下跌5%或约1588.5万港元,因汇率及用水量减少[169] - 2023年集团商誉减值亏损1132.8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132.8万港元,归因于金融服务业务[148] - 2023年集团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为5200.9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887.5万港元,归因于自来水供应及相关业务[149] - 2023年集团按金及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值8177万港元,较去年增加7741万港元,因确认相关减值亏损[150] - 2023年集团投资物业公允值损失3259万港元,去年为公允值收益126万港元,受市场影响[151] - 2023年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和定期存款为2.2966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3.34828亿港元,因还贷及付按金[160] - 2023年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2.59801亿港元[16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9%,2022年为55%[1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25.9万港元,较去年394.8万港元减少约368.9万港元[18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人数为412名,2022年为405名[186] - 收购投资物业已付按金由2022年12月31日的1.981亿港元减少3851.4万港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1.59586亿港元[174] 财务资源与承担 - 公司现有财务资源可满足现有承担和营运资金需求,大规模扩展等可能需额外借贷或股本融资[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1496.8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516.5万港元有所下降[33][35] - 2023年12月31日,定期存款抵押为人民币1.2868亿元(约1.4102亿港元)[32] 外部环境与策略 - 2024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下降、美联储加息周期或结束,但地缘政治风险等不明朗因素仍存[30] - 集团将谨慎应对外部变化,定期审视业务和评估策略,加强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30] - 预期自来水供应及物业投资发展业务提供稳定收入,集团将探索物业项目和新业务投资机会[30] - 展望2024年,外围环境复杂多变,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动态,适时审慎调整策略,积极应对风险并发展业务[115] 公司治理架构与职责 - 董事会负责批准及监察集团整体策略及政策、业务计划,评估集团表现及管理层监管[75] - 主席负责有效发挥董事会职能,建立企业文化及推动策略计划[86] - 行政总裁负责制订及实行董事会批准的目标及政策,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及营运[86] - 董事会委派日常运营工作给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定期检讨委派职能[53] 董事相关事务 - 朱凤廉女士自2023年2 - 7月陆续不再担任多家附属公司相关职务[38] - 杨健忠先生于2023年6月30日获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39] - 七名董事中的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上市规则规定[8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规定交易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买卖行为守则[78]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为其提供培训材料、简报及培训[82] - 提名委员会将评估新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独立性,每年评估长期服务独立非执行董事持续独立性[93] - 陈劲扬先生于2023年有多项职位任免变动[193] - 张惠彬博士于2023年6月30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94] - 赵宝树先生自2023年5月23日起不再担任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195]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公司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两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两次提名委员会会议、两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81] 保险与交易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55] - 2023年6月5日公司拟以不少于3.3434亿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股权的控股权[188] 股权结构 - 朱女士、Affluent Vast及永城拥有公司15.6114亿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总额28.32%[199] - 永城直接持有9.6114亿股公司股份[199] - 博舜持有6亿股公司股份[199] - 永城由Affluent Vast全资及实益拥有,Affluent Vast由朱女士全资及实益拥有[199] - 博舜由永城全资及实益拥有[199] 关联人员职务 - 张海梅女士为公司附属公司环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200] - 张海梅女士为公司附属公司睿进监事[200] - 张海梅女士为锦龙总经理及董事[200] - 张海梅女士为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监察委员会委员[200] - 张海梅女士2003年加入锦龙,朱女士及其家族透过新世纪拥有锦龙股权[200] 抵押情况 - 服务特许权安排项下土地使用权抵押账面总值为118.7万元人民币(约130.1万港元)[173]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127.2万元人民币(约3427.1万港元)作抵押[189] 货币结算与对冲 - 公司主营以人民币交易结算,大部分资产及负债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2023年未订立外汇对冲安排[34]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47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3.1915亿港元,较去年减少2985万港元或8.6%[2] - 该年度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1.373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327万港元[2] - 该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2.49港仙,2022年为1.89港仙[2] - 该年度毛利为1777.1万港元,2022年为2935.7万港元[4] - 该年度经营亏损为1.56862亿港元,2022年为9671.7万港元[4] - 该年度总全面亏损为1.8942亿港元,2022年为2.30488亿港元[10] - 2023年集团产生亏损净额1.92709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2.59801亿港元,但有未动用银行融资4.20326亿港元[35] - 2023年集团收入为3.19147亿港元,较2022年的3.49亿港元有所下降[37] - 2023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为2.86829亿港元,低于2022年的3.02238亿港元[37] - 2023年租赁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2276.6万港元,低于2022年的3305.5万港元[37] - 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等财务费用为4859.7万港元,2022年为5382.4万港元[40]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65.8万港元,2022年亏损663万港元[43] - 2023年中国地区可报告分部收入为3.18888亿港元,2022年为3.45052亿港元[54] - 2023年香港/海外地区可报告分部收入为25.9万港元,2022年为394.8万港元[54] - 2023年利得税前亏损205,459千港元,2022年为150,541千港元[59] - 2023年利得税抵免12,750千港元,2022年利得税开支13,015千港元[59] - 2023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应收账款净额34,426千港元,2022年为37,178千港元[65] - 2023年证券交易应收账款净额46千港元,2022年为5,481千港元[65] - 2023年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100,962千港元,2022年为16,502千港元[68] - 2023年应付商户款项3,006千港元,2022年为3,010千港元[71] - 2023年与自来水供应及相关业务有关的合约负债14,101千港元,2022年为15,873千港元[71] - 2023年递延税项资产12,373千港元,递延税项负债29,994千港元;2022年递延税项资产11,358千港元,递延税项负债48,382千港元[60] - 2023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2,604千港元,2022年为2,619千港元[67] - 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3,095千港元,2022年为571千港元[68] - 2023年综合项目收入为3.19147亿港元,2022年为3.49亿港元;2023年亏损1.92709亿港元,2022年亏损1.63556亿港元[76] - 2023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2.98079亿港元,2022年为3.11997亿港元;2023年亏损3064.5万港元,2022年亏损4017.2万港元[76] - 2023年物业投资及发展收入2080.9万港元,2022年为3305.5万港元;2023年盈利1569.5万港元,2022年盈利1714万港元[76] - 2023年金融服务收入25.9万港元,2022年为394.8万港元;2023年亏损669.2万港元,2022年亏损1064.3万港元[76] - 2023年总资本开支为2283.7万港元,2022年为4882.9万港元[77] - 2023年总资产20.42382亿港元,2022年为25.22167亿港元;2023年总负债14.28869亿港元,2022年为14.37012亿港元[77] - 2023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1.37336亿港元,2022年为1.04068亿港元;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55.13亿股[86] - 2023年公司收入为3.19147亿港元,较去年减少8.6%或2985.3万港元[94]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3733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326.8万港元[94] - 2023年公司收入成本为3.0137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826.7万港元[95] - 2023年公司商誉减值亏损为1132.8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132.8万港元[96]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为5200.9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887.5万港元[97] - 2023年公司按金及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值为817.7万港元,较去年增加774.1万港元[98] - 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65.8万港元,较去年增加928.8万港元[99] - 2023年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允值损失为3259万港元,去年为收益126万港元[100] - 2023年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为6788.7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9.6%[101] -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为4859.7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9.7%[103] - 主营业务收入约3.1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8.6%或约2985.3万港元[141] - 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2.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5%或约1588.5万港元[141]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25.9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68.9万港元[142]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约2277.6万港元,较去年约3305.5万港元下跌约1027.9万港元,因商场空置率上升[169]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13733.6万港元,较去年约10406.8万港元增加约3326.8万港元,因资产减值亏损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170] 资产与负债 - 于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5.17086亿港元,2022年为17.34307亿港元[13] - 于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7.85097亿港元,2022年为6.39845亿港元[15] - 于2023年12月31日净资产为6.13513亿港元,2022年为10.85155亿港元[15] - 2022年1月1日权益总计为13.19156亿港元,2023年1月1日为10.8515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3513亿港元[17] - 2023年集团非流动资为15.04713亿港元,2022年为17.22949亿港元[54] - 物业、厂房及设备由2022年的3.98亿港元减少6652.2万港元至2023年的3.32亿港元[124] - 投资物业由2022年的6.56亿港元减少5325.4万港元至2023年的6.03亿港元[126] - 无形资产由2022年的1.89亿港元减少6703万港元至2023年的1.22亿港元[129] - 商誉由2022年的1132.8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零港元[151] - 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由2022年的1.46亿港元增加791.6万港元至2023年的1.54亿港元[137] - 已抵押定期存款由2022年的1.49亿港元减少840.2万港元至2023年的1.41亿港元[136] - 2023年应付账款从26670.7万港元增至35044.3万港元,增加8373.6万港元,主要因自来水供应成本拨备增加[158] - 2023年合约负债从1587.3万港元减至1410.1万港元,减少177.2万港元,因自来水供应及相关业务合约收入减少[162] - 2023年租赁负债从37.6万港元增至638.7万港元,增加601.1万港元,与新租赁协议致使用权资产增加一致[163] - 2023年应付税项从636.6万港元减至387.9万港元,减少248.7万港元,与所得税开支转抵免一致[165] - 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69%,2022年为55%[16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该年度任何末期股息[2] 公司历史与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01年3月2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0月26日在GEM上市,2010年6月22日转至联交所主板上市[22][23] 会计政策与准则 - 本年度公司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5][26]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指引,集团追溯实施长期服务金义务指引[33] -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2022年权益期初结余和现金流量无影响[34] - 综合财务报表以千港元为单位呈列[29] 政策法规影响 - 香港特区政府取消雇主强制性强积金供款抵销安排,2025年5月1日正式生效[27] - 取消安排前后长期服务金负债账面价值差额不重大[28] 税务情况 - 公司于中国经营的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为25%(2022年:25%)[81] - 2023年可抵扣暂时性差额为1854.6万港元,2022年为94.2万港元;未利用之税项亏损2023年为3.6515亿港元,2022年为3.12967亿港元[84] - 2023年中国附属公司未分派盈利的暂时性差额约为1.06958亿港元,2022年约为1.04864亿港元[85] 股份相关 - 2023年公司按股份奖励计划以49.5万港元购买368万股,2022年以8.6万港元购买63万股[17] - 公司2023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86] 业务发展与投资 - 公司拟以不少于3.34亿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股权的控股权[147] - 公司与东莞钊誉置业及清远旭弘实业订立谅解备忘录投资中国物业项目,目标资产重组中,未完成商业谈判和具约束力文件[171] - 展望2024,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公司将谨慎应对,探索物业项目及新业务投资机会[172] 人员变动 - 朱凤廉女士自2023年2月至7月陆续不再担任多家附属公司相关职务[180] - 杨健忠先生于2023年6月30日被选举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181] - 赵宝树先生自2023年5月23日起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182] 其他事项 - 集团就供水争议已计提拨备,等待解决[184] - 公司预计2024年6月30日前召开股东周年大会[185] - 公司2023年行政总裁与董事会主席由一人兼任,偏离企管守则[18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蔡大维先生[190] - 2023年年报将于2024年4月30日前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刊登[19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1496.8万港元[198] - 2023年雇员总人数为412名,2022年为405名[174]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7:45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75港仙,去年同期为0.79港仙[20] - 2023年上半年收入约153.0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6.05百万港元或9%[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41.5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91百万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41,59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20,801千港元,总亏损62,393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75港仙;2022年同期分别为43,500千港元、19,868千港元、63,368千港元和0.79港仙[5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33,199千港元,总全面亏损95,592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6,466千港元和99,834千港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409.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26.9万港元;估算利息收入1.4万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杂项收入58.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2.4万港元[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存货成本25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6万港元;薪金及其他福利246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751.8万港元;退休金计划供款367.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91.2万港元等[70] - 2023年上半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1.353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481亿港元;租赁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459.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76.1万港元等[88] - 2023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收入为153,091千港元,2022年为169,139千港元[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期间亏损为41,592千港元,2022年为43,500千港元[100] - 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本期为9,158千港元,2022年为7,407千港元[100] - 2023年上半年递延税项本期为1,776千港元,2022年为 - 4,537千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营收入约1.5309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或约1604.8万港元[181]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约145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776.1万港元下跌约316.6万港元[164]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415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350万港元减少约190.8万港元[166] - 销售/已提供服务成本约为1.4242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522.4万港元[170] - 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468.9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相若[171] - 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1.3830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7616亿港元下跌6%或约930.7万港元[181]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18.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76.2万港元减少约357.5万港元[182] - 与关联方租金收入27.9万港元(2022年为29.6万港元),主要管理人员费用325.1万港元(2022年为358.4万港元)[176] - 2023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费用约4120.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187] - 2023年上半年分占一间合资公司亏损约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4%[188]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约255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3.2万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利得税开支约109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806.4万港元[190]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797,05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34,307千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91,59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7,860千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01,22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9,845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 - 109,63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015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687,42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82,322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99,95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7,167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987,47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85,155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55,130千港元,储备为830,165千港元,公司股东应占总权益为885,295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102,175千港元,总权益为987,47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55,130千港元、902,963千港元、958,093千港元、127,062千港元和1,085,155千港元[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1.09634亿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3.89943亿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预付土地租赁期末账面价值为22,56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686千港元[10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44,796千港元,2022年为42,659千港元[104] - 2023年6月30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45千港元,2022年为571千港元[108] - 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为142,304,000港元,年利率2.25%,与2022年持平[109]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01,10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4,069千港元[112]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存为236,92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6,788千港元[131]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6,92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165千港元[141] - 2023年6月30日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产生的应付账款为301,10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4,069千港元[144] - 2023年6月30日已收按金为5,93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227千港元[134] - 2023年6月30日应计费用为18,92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506千港元[134]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为80,21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040千港元[134]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建设费用为14,08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826千港元[134]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税项为17,75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702千港元[134] - 2023年6月30日到期支付一年內的款项为228,53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1,205千港元[136] - 2023年6月30日未动用银行融资为389,94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0,148千港元[137] - 集团于一间合资公司的权益从2022年12月31日约2.44955亿港元减少约1146.9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2.33486亿港元[193] - 无形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约1.8937亿港元减少约2763.1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1.61739亿港元[194] - 收购投资物业已付按金从2022年12月31日约1.981亿港元增加约1.64142亿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3.62242亿港元[194]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约1478.3万港元增加约59.6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1537.9万港元[195]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约1650.2万港元增加约154.2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1804.4万港元[196] - 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2年12月31日约9.49952亿港元减少约7312.6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8.76826亿港元[198]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投资、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分别为62,807千港元、-186,143千港元、-58,155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81,491千港元,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7,706千港元[38] 股份相关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按股份奖励计划在公开市场以95,000港元购买720,000股股份,2022年同期分别为34,000港元和270,000股[39] - 就计算每股基本/摊薄亏损而言,2023年和2022年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55.13亿股,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200亿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55.13亿股[17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派息[52] 持续经营情况 - 公司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中期业绩合适,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的不确定因素[47] 财务报告审核情况 - 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并由核数师根据相关准则进行审阅[65] 会计政策情况 - 公司于2023年首次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该修订对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45][66]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以千港元为单位,投资物业按公允价值计量[84] - 2023年上半年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2年全年报表基本相同,仅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有修订[85]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投资控股、物业投资及发展、物业管理、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及金融服务[42] - 集团可报告分部包括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物业投资及发展、金融服务[72] 溢利计量方法 - 报告分部溢利计量方法为“调整后息税前盈利”,即调整后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74] 税率情况 - 公司在中国经营的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为25%,与2022年同期相同[78] 或然负债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76] 资产购置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3,261,000港元,2022年为39,070,000港元[102]
环球实业科技(0102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22: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1年3月2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为1.530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1605亿港元或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为0.415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0191亿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75港仙,去年同期为0.79港仙[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590.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558万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利得税开支为1093.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87万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7.97054亿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7.34307亿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01224亿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6.39845亿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为6280.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784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8149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0.69831亿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987,470千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1,215,735千港元有所下降[10] - 2023年上半年总全面亏损95,5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9,834千港元[10] - 2023年已付一间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股息1,998千港元,2022年为3,553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40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69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出售存货成本25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6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薪金及其他福利、退休金计划供款)283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430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收入1530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9139千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利得税开支109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70千港元[29][3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415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500千港元[29][3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中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5513000000股,与2022年同期相同[3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3261000港元,2022年全年为39070000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预付土地租赁费用期末账面净值2256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686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价值625128千港元,2022年1月1日为709387千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44,79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659千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应收账款及应收租金为41,44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178千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8,04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502千港元[41] - 已抵押银行存款人民币132,000,000元(相当于142,304,000港元),年利率2.25%,2022年12月31日相当于149,422,000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存为236,92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6,788千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04,16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6,707千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商户款项超过一年为3,0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10千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36,91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6,301千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为876,82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49,952千港元[45] - 2023年应收账款亏损拨备于6月30日为2,53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9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到期支付一年内为228,534千港元,一年以上但不超五年为476,453千港元,超过五年为171,839千港元,总计876,82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201,205千港元、571,816千港元、176,931千港元,总计949,952千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所授银行融资总额为1,266,769千港元,已动用876,826千港元,未动用389,94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330,100千港元、949,952千港元、380,148千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定期存款抵押约142,304,000港元,服务特许权安排下土地使用权抵押约1,493,000港元,投资物业抵押约578,832,000港元,应收账款抵押约41,24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约为149,422,000港元、1,792,000港元、607,771,000港元、36,751,000港元[46][48] - 法定股本方面,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6月30日股份数目均为20,000,000,000,金额为2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对应时间股份数目均为5,513,000,000,金额为55,130千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6,92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165千港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约153,09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或约16,048,000港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41,59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3,500,000港元减少约1,908,000港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1.5309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或约1604.8万港元[58] - 同期,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415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90.8万港元[58] - 同期,销售/已提供服务之成本约1.4242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522.4万港元[59] - 同期,一般及行政费用约4120.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62] - 同期,分占一间合资公司亏损约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4%[63] - 同期,财务费用约255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3.2万港元[64] - 同期,利得税开支约109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806.4万港元[65] - 物业、厂房及设备由2022年12月31日约3.98381亿港元减少约3429.8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3.64083亿港元[66] - 应收账款由2022年12月31日约4265.9万港元增加约213.7万港元或5%至2023年6月30日约4479.6万港元[74] - 收购投资物业已付按金由2022年12月31日约1.981亿港元增加约1.64142亿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3.62242亿港元[72] - 现金及银行结存和定期存款从2022年12月31日约5.64494亿港元减少约1.93709亿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3.70785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人民币计值占比66%(2022年12月31日为75%)[77] - 已抵押定期存款从2022年12月31日约1.49422亿港元减少约711.8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1.42304亿港元[78] - 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2年12月31日约9.49952亿港元减少约7312.6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8.76826亿港元[79] - 应付账款从2022年12月31日约2.66707亿港元增加约3745.7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3.04164亿港元[80] - 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2年12月31日约1.46301亿港元减少约938.2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1.36919亿港元[83] - 合约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约1587.3万港元增加约142.8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1730.1万港元[84] - 租赁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约37.6万港元增加约488.3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525.9万港元[8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一间关连公司款项28.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应付4.5万港元,净变动32.7万港元[86] - 税项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约636.6万港元增加约287.9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924.5万港元[8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57%(2022年12月31日为55%)[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开支约1692万港元 [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为约169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16.5万港元 [10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135,320千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147,481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金融服务中证券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176千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268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租赁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4,595千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17,761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及其他来源总收入153,091千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169,139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自来水供应及相关服务收入约138,30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7,616,000港元下跌6%或约9,307,000港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约14,59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7,761,000港元下跌约3,166,000港元;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18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762,000港元减少约3,575,000港元[52][53]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之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116] 公司收购计划 - 公司拟以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3.3434亿港元)收购第二间目标公司股权的控股权,需支付1.5亿元人民币(1.6717亿港元)可退还诚意金,适用百分比率超5%低于25% [94] 法律诉讼情况 - 自2020年10月起,供水拓展公司收到政府指定水厂三份民事申索令状,索偿金额分别约为9650万元、9460万元及1亿元人民币 [106] - 2023年1月,法院对其中一宗诉讼作出一审判决,索偿金额由9650万元降至7200万元,3650万元已支付,余下金额已计提拨备 [107]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但陈劲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