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联发展控股(00264) - 2023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30,2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6,042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5,6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261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亏损为27,6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936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亏损为27,9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936千港元[10] - 2023年毛利率为18.8%,2022年为18.3%[10] - 2023年流动比率为0.20倍,2022年为0.31倍[10] - 2023年速动比率为0.13倍,2022年为0.21倍[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为412,704千股,2022年为382,704千股[10] - 2023年年结日股份收市价为1.32港元,2022年为0.68港元[10] - 2023年年结日市值为544,769千港元,2022年为260,239千港元[10] - 2023年公司收入约3029.8万港元,较2022年约5604.2万港元减少45.9%或约2574.4万港元[63] - 2023年毛利约为568.1万港元,2022年约为1026.1万港元;毛利率从2022年约18.3%增至2023年约18.8%[63]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约67.5万港元减少73.5%至2023年约17.9万港元[64] - 其他亏损从2022年约182.2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816.2万港元[64] - 2023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300.2万港元,较2022年约564.7万港元大幅减少约264.5万港元[65] - 2023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1935.9万港元,较2022年约1992.7万港元轻微减少约56.8万港元[67]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7.3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74.8万港元[55] - 2023年融资成本为78.4万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回)/拨备净额为 - 1万港元[5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添置为96.7万港元,可呈报分部资产为1343.1万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为5957.7万港元[55] - 2023年综合收入为30,298千港元,2022年为56,042千港元[77] - 2023年除税前综合亏损为27,641千港元,2022年为18,936千港元[77] - 2023年综合融资成本为2,931千港元,2022年为2,440千港元[79]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综合减值为47千港元,2022年为36千港元[79]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综合减值为8,162千港元,2022年为1,822千港元[79] - 2023年非流动资产综合添置为967千港元,2022年为3,284千港元[79] - 2023年综合资产总额为14,033千港元,2022年为30,582千港元[79] - 2023年综合负债总额为73,358千港元,2022年为76,598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790.9万港元,2022年约为1893.6万港元;每股亏损为7.2港仙,2022年为4.9港仙[10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1325.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783.1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6638.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5674万港元[11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0.20倍,2022年12月31日约为0.31倍[113] - 2023年12月31日总库存约459.4万港元(2022年:约571.8万港元),库存周转天数从46天增至68天[115]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约为552.8万港元(2022年:约794.3万港元),债务周转天数从52天增至67天[1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确认非现金减值亏损约816.2万港元(2022年:约182.2万港元)[116]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99.7万港元(2022年:约249.5万港元)[135]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约为1403.3万港元(2022年:约3058.2万港元),总负债约为7335.8万港元(2022年:约7659.8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22.8%(2022年:约250.5%)[136]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亏绌约为5932.5万港元(2022年:4601.6万港元)[1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已付/应付核数师费用为119万港元,2022年为136万港元;其中核数服务、其他核证服务及其他非核数服务费用分别为98万港元(2022年:118万港元)、18万港元(2022年:18万港元)及3万港元(2022年:无)[17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皮革制造业和皮革零售业收入(不含分部间收入)分别约为2954.7万港元和75.1万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5454.2万港元和150万港元[63] - 2023年皮带收入27,968千港元,占比94.7%;皮革制品及其他配饰收入1,579千港元,占比5.3%[89] - 2022年皮带收入52,347千港元,占比96.0%;皮革制品及其他配饰收入2,195千港元,占比4.0%[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香港的皮革零售收入约75.1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50万港元减少约49.9%[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零售业务毛利率增至约76.8%,2022年约为28.5%[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制造业务和皮革零售业务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约97.5%(2022年:约97.3%)和约2.5%(2022年:约2.7%)[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制造业务来自外界客户的收入约2954.7万港元,减少约45.8%,2022年约为5454.2万港元[104] - 2023年香港、美国、欧洲、中国内地、其他国家收入分别为537.1万港元(占比18.2%)、1255.1万港元(占比42.5%)、585.4万港元(占比19.8%)、105.8万港元(占比3.6%)、471.3万港元(占比15.9%);2022年分别为659.7万港元(占比12.1%)、3265.5万港元(占比59.9%)、985.2万港元(占比18.1%)、57.1万港元(占比1.0%)、486.7万港元(占比8.9%)[10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皮革零售业务亏损约285.7万港元,2022年约为365.5万港元[107] 业务运营政策 - 集团对皮革零售业务单次购买超特定金额客户提供现场销售价格折扣,扣除折扣后确认收入[31] 财务会计政策 - 2023年12月31日,所得税包括即期税项及递延税项,与损益外确认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在损益外确认[32] - 2023年12月31日,预付代价相关非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终止确认产生的资产、费用或收入,初始交易日为集团因预付代价初始确认非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日期[39] - 2023年12月31日,对界定供款退休计划的缴款在雇员提供服务时于损益确认为开支[4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拨备矩阵计算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比率根据各客户板块组别的已逾期日数计算[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管理层根据过往经验厘定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估计可使用年期及相关折旧开支,估计或因技术革新大幅变动[49] 业务发展与规划 - 公司预计2024年客户订单将上升,收入可能会有一定增长[92] - 公司已制定计划多元化发展至工业麻类种植及麻布产品生产业务,已取得相关许可证并开展试验种植[131] 股权配售情况 - 2023年11月6日完成配售事项,共配售3000万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7.27%,配售价每股0.45港元[118] - 公司于2023年10月13日订立配售协议,配售最多3000万股新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45港元,净发行价约每股0.44港元[140]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135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300万港元,略低于预计的1320万港元[141] - 公司已分配约10万港元用于扩大产能、约30万港元用于增强研发能力、约1260万港元用于提供一般营运资金及增强财务状况,截至2023年12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已悉数列用[141] 重大投资与收购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概无持有重大投资,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142][143] 资产抵押情况 -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任何资产抵押[147]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根据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制定[15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已遵守规定标准[1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的记录良好[163][164] - 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165][168] - 根据章程细则,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席退任,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172] - 董事会目前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员之间无重大关系[1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年龄分布为21 - 30岁1人、31 - 40岁1人、41 - 50岁2人、51 - 60岁1人、61 - 70岁1人[186][187] - 董事会大约每季举行一次会议,并根据业务需要举行临时会议[1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主席举行了一次只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191] - 全体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按三年特定任期委任,期满后自动续新一年,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及由股东重选[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至少占董事会的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194] - 每位新获委任董事接受全面入职资料,涵盖公司业务、政策及董事责任[197] - 每位董事与公司签订服务合约或委任函,初始任期三年,须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一次,新委任董事须在下届股东大会接受重选[198] - 每次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后,会向董事传阅会议记录初稿,定稿由公司秘书保存[20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2022年:无)[122]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126名雇员(2022年:142名)[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