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公司呈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財務表現不理想[5] - 2023年公司收益較2022年同期下降,受疫情和全球從緊貨幣政策影響[6]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约10.68%提升至2023年的约13.10%[17] - 公司2023年扣除融资成本等前亏损约95,074,000港元,2022年约为23,070,000港元[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5.62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4.7%[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66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14.75港仙,2022年为15.76港仙[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融资成本约为287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2820万港元[67] - 2023年所得税抵免约为410万港元,2022年支出约为1270万港元[68] 各业务线数据表现 - 媒体娱乐平台相关产品收益约97,454,000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4.91%,分部利润率约3.64%,2022年亏损率约1.49%[19][20][22] - 其他多媒体产品收益约100,332,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4.74%,分部利润率约15.64%,2022年约为3.68%[25][26][28] - 卫星电视设备及天线产品收益约364,249,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9.92%,分部利润率为8.34%,2022年为10.20%[31][33][35] 各地区收益情况 - 2023年亚洲收益约9427.1万港元,较2022年约1.72297亿港元减少45.29%,占集团总收益16.77%(2022年:23.10%)[39][40] - 2023年欧洲收益约8097.2万港元,较2022年约6598.2万港元增加22.72%,占集团总收益14.41%(2022年:8.85%)[41][42] - 2023年中东收益约851万港元,较2022年约1128.9万港元减少24.62%,占集团总收益1.51%(2022年:1.51%)[43][44] - 2023年北美洲收益约3.46801亿港元,较2022年约4.47901亿港元减少22.57%,占集团总收益61.70%(2022年:60.04%)[45][46] - 2023年南美洲收益约3018.5万港元,较2022年约4682.7万港元减少35.54%,占集团总收益5.37%(2022年:6.28%)[47][48] 供股相关情况 - 2023年3月27日公司进行供股,7月5日完成[14] - 公司拟发行7.38242235亿股供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12港元,扣除开支前筹约8860万港元[52] - 供股于2023年7月5日完成,配发给合资格股东股份总面值7382.42235万港元,扣除开支后所得款项净额约8460万港元,每股净价约0.114港元[54] - 公司将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还部分未偿还贷款及集团一般营运资金,报告日期已全额动用[54][55]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尼泊爾從緊貨幣政策致公司聯營公司Dish Media Network Limited訂閱用戶數量下降[7] - 中美貿易戰對公司若干分部營運有負面影響,公司向東南亞供應商採購減輕影響[8] - 公司将採取審慎態度管理現金流量,在新興市場製造分部等尋找商機[9] - 自2018年起公司将生產外包給越南供應商,逐步關閉中國中山自有生產設施[11] - 公司大部分中山廠房租給第三方,因年代久遠租金回報率低[11] - 2021年7月公司與華算就土地重新開發訂立合作協議[11] - 2023年7月公司與華算訂立合資協議,成立非法團合資企業用於重建[12] - 公司研发团队在台湾新竹研究中心开发5G相关产品[13] - 媒体娱乐平台相关产品分部在新兴市场发掘商机,预计中美贸易战无重大不利影响[19][23] - 其他多媒体产品分部因成本上涨盈利能力低于预期,正丰富产品组合应对[25][29] - 卫星电视设备及天线产品分部正拓展南亚商机,中美贸易战影响因海外采购减轻[36] 公司资产出售与收购 - 2018年12月31日卖方与买方订立协议,以1美元出售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目标公司间接持有MyHD 51%权益[56] - 出售事项于2019年6月25日完成[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报告披露外,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62] 公司贷款与担保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逾期现有贷款总计1.19756亿美元,包括本金7129.8万美元及应计利息4845.8万美元[57] - 2012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两笔贷款适用的3个月伦敦银行同业拆息介于0.11775%至5.54543%[58] - 到期日后,现行利率将提高至年利率11%[59]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就应收贷款全额计提减值拨备6.46366亿港元[60]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担保确认财务担保拨备350万美元(相当于2733.2万港元)[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为物业买家抵押安排向银行提供担保,金额约3850.7万元人民币(约4249.3万港元)[92] 公司财务指标变化 - 2023年末应收贸易账款扣除呆账拨备后约为1.078亿港元,2022年约为1.359亿港元,平均周转天数为79天,2022年为74天[69] - 2023年末应付贸易账款约为1.759亿港元,2022年约为1.881亿港元,平均周转天数为136天,2022年为115天[70]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整体约为6940万港元,2022年约为7920万港元[72] - 2023年末流动比率约为1.02,2022年约为0.74[72] - 2023年末借贷总额约为4.216亿港元,2022年约为3.705亿港元,其中约8720万港元于一年内到期,2022年约为2.749亿港元,其余约3.344亿港元超过一年到期,2022年约为9550万港元[72] - 公司约42.0%的银行及其他借贷以美元计值,银行及其他借贷实际年利率介乎2.20%至9.00%[72] - 资本负债比率由2022年末的约42.73%增加至2023年末的约49.79%[72]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末公司共聘用1054名全职雇员,2022年为669名[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高级管理层成员(不包括董事)薪酬在0 - 100万港元有8人,100.0001 - 150万港元有2人,150.0001 - 200万港元有0人[154] 公司与华算合作情况 - 公司与华算成立合资企业,公司提供土地,华算负责重建资金,若需贷款华算负责偿还[83] - 新建楼宇总楼面面積及相应收入,公司和华算分别有权获得20%及80%;若现有建筑物部分拆除重建,公司额外获新建楼宇剩余总楼面面積的5%[85] - 华算已支付合作金6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提供中山圣马丁100%股权及一幅地块作抵押,分配后公司退还合作金,华算解除质押和抵押[87] 公司对外投资情况 - 2011年9月29日,公司以750万美元(约5817万港元)认购Technosat 375股新股份,占其扩大股本的15%[94] - 截至2012年6月30日,公司已向Technosat支付250万美元(相当于1946.7万港元)定金收购其新股,该定金已全额计提减值拨备,还需再支付500万美元认购其15%股权,但截至报告批准日未完成认购[95] - 2013年1月21日,Technosat原股东及Technosat法律顾问向公司索赔认购15%股权的500万美元,公司法律顾问于2月11日回应抗辩,认为该索赔无效[97] - 除相关协议披露外,2023年末公司无重大投资,截至报告日期无资本资产重大投资计划[77]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强制披露规定和守则条文,但存在董事未出席股东大会的偏离情况[103] - 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郭人豪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嘉明因其他事务未能出席2023年5月22日的股东特别大会[105] - 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郭人豪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卢明轩因其他事务未能出席2023年6月28日的股东周年大会[10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确认遵守《标准守则》有关证券交易的必要准则,公司未发现不合规事件[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8] - 洪聪进是公司数间附属公司董事陈美惠的丈夫,其他董事间无重大关系[10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和才具足够,职能包括在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处理潜在利益冲突等[111]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117] - 2023年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商讨供股事宜及审批业绩[120]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13日批准并通过股息政策[123] - 洪聪进、陈伟钧出席2023年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及2次股东大会[125] - 郭人豪出席2023年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但未出席2次股东大会[125] - 卢明轩、陈伟慧、吴家明出席2023年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125] - 卢明轩、陈伟慧、吴家明出席2023年全部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25] - 卢明轩、陈伟慧、吴家明出席2023年全部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25] - 卢明轩、陈伟慧、吴家明出席2023年全部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25] - 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每三年至少退任一次[119] - 公司为董事和高级职员购买责任保险,保险范围及其保额按年检讨[1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为董事提供线上培训课程,涵盖香港上市规则等内容[129] - 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董事培训守则条文,公司收到各董事持续专业培训确认书[130] - 董事会主席郭人豪负责制定集团发展策略等,洪聪进负责制造及买卖电子产品业务部日常运营管理[131] - 卫星广播服务业务部执行长陈美惠负责集团包括海外办公室的整体管理[133]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具书面职权范围,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134] - 审核委员会于2005年3月17日成立,职权范围于2012年3月30日和2018年6月1日更新[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召开三次会议,考虑批准风险管理政策等[139]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3月17日成立,职权范围于2012年3月30日和2018年6月1日更新[141] - 提名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卢明轩(主席)、陈苇憓和吴家明[1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检讨董事会结构、规模及组成并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44] - 董事会于2020年3月31日采纳提名政策,载列提名及委任董事的条件及程序[146]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3月17日成立,职权范围于2012年3月30日和2018年6月1日更新[1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检讨董事现有薪酬待遇、执行董事表现及服务协议主要条款[153]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企业管治职责[156] - 董事会于2018年6月1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按年检讨其有效性[1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员工队伍(含高级管理人员)性别比例为男性:女性 = 4.8 : 5.2[158] - 公司于2023年采用获取独立观点及提议的政策,该机制实施有效[159][168] - 董事会于2019年11月30日委任董颖怡女士为公司秘书,她在2023年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70][171] 公司审计与费用情况 - 除财务报表附注2披露外,2023年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无重大影响[173] - 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受聘为公司外聘核数师,2023年法定审核服务费约215万港元,其他服务费约32万港元[174][175] - 其他核数师为附属公司进行经常性审核及其他服务费用约205.3万港元[175] 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 公司重视维持和加强内部控制系统效能,实施多项关键控制政策及措施
圣马丁国际(00482)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