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MTD(AMTD)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AMTDAMTD(US:AMTD)2023-04-29 04:0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9年2月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8月5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首次公开募股,2020年4月8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21] - 2020年12月31日后,公司最终控股公司变为AMTD Group [21] 公司持股情况 - 公司对AMTD International Holding Group Limited直接持股比例2021 - 2022年均为100% [23] - 公司对L'Officiel间接持股比例为100%,对AMTD Digital等间接持股比例为84.9% [26] -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通过发行A类和B类新股收购附属公司尚乘数科82.7%股权,交易完成后持有尚乘数科97.1%股权,尚乘数科成为集团综合附属公司[27] - 2022年7月尚乘数科上市、8月行使超额配股权、10月进行私募配售及12月回购股份后,公司对尚乘数科的所有权权益从97.1%降至84.9%[27] - 尚乘数字媒体有限公司和尚乘风险解决方案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数字解决方案及其他服务的占比均为84.9%,后者金额为30万港元[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利润相关 - 2020 - 2022年公司利润分别为11.39亿港元、12.22亿港元、12.57亿港元[7] - 2020 - 2022年税前利润分别为10.01420217亿港元、13.31176555亿港元、13.61698473亿港元[17] - 2020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A类普通股)分别为4.34港元、4.81港元、3.71港元[7] - 2020 - 2022年其他收入分别为111,867,468港元、125,538,171港元、141,461,546港元[188] - 2022年其他收益为153,487,985港元,包括议价购买收益37,966,405港元和处置子公司收益115,521,580港元,处置子公司现金对价3.5亿港元[189] - 2020 - 2022年其他经营费用分别为103,723,211港元、83,794,012港元、178,572,464港元[192] - 2020 - 2022年员工成本分别为94,410,281港元、95,585,898港元、129,257,473港元[193] - 2020 - 2022年融资成本分别为21,510,079港元、12,825,923港元、6,729,278港元[193] - 2020 - 2022年所得税(抵免)/费用分别为 - 137,540,767港元、109,295,037港元、104,984,438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 [196][19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相关 - 2020 - 2022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11.19亿港元、13.98亿港元、13.72亿港元[7] - 2020年公司总营收为11.18540173亿港元,2021年公司总营收为13.97844217亿港元,2022年公司总营收为13.71881012亿港元[161][162][165] - 2020 - 2022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11.18540173亿港元、13.97844217亿港元、13.71881012亿港元[173] - 2020 - 2022年与客户合同的总营收分别为581,932,693港元、183,572,996港元、825,184,760港元[183] - 2020年按时间确认收入,时点确认收入为2.00058634亿港元,时段确认收入为4.07204491亿港元[176] - 2021年按时间确认收入,时点确认收入为6.23008452亿港元,时段确认收入为0.57469184亿港元[179] - 2022年新增数字解决方案及其他服务收入1.83572996亿港元,时尚与奢侈品媒体广告及营销服务收入0.59679071亿港元[173][18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负债相关 - 2021 - 2022年公司总资产分别为66.87亿港元、82.71亿港元[11] - 2021 - 2022年公司总负债分别为8.98亿港元、4.55亿港元[11] - 2021 - 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8651.47万港元、1.88亿港元[11] - 2021 - 2022年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分别为5.26亿港元、10.78亿港元[11] - 2021 - 2022年公司无形资产分别为1517.12万港元、7.56亿港元[11] - 2021 - 2022年公司应付账款分别为1.55亿港元、8231.52万港元[11] - 截至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A类普通股发行及流通股数分别为62,327,851股和144,077,210股,对应金额分别为48,838港元和92,706港元[12] - 截至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B类普通股发行及流通股数分别为183,283,628股和233,526,979股,对应金额分别为143,864港元和203,154港元[12] - 2021年和2022年库存股金额分别为 - 5,000,000,000港元和 - 7,500,000,000港元[12] - 2021年和2022年资本储备分别为4,551,183,728港元和7,734,456,434港元[12] - 2021年和2022年汇兑储备分别为1,466,991港元和4,741,922港元[12] - 2021年和2022年留存利润分别为4,449,489,995港元和5,559,497,516港元[12] - 2021年和2022年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总权益分别为4,002,333,416港元和5,798,991,732港元[12] - 2021年和2022年非控股权益分别为15,496,320港元和247,242,319港元[12] - 2021年和2022年永续证券分别为1,771,043,438港元和1,770,394,094港元[12] - 2021年和2022年总权益分别为5,788,873,174港元和7,816,628,145港元,总负债和权益分别为6,686,838,043港元和8,271,291,772港元[12] - 截至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分别为66.86838043亿港元和82.71291772亿港元,总负债分别为8.97964869亿港元和4.54663627亿港元[1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位于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欧洲的非金融工具非流动资产分别为6.6万港元、9057.7万港元和7.24254亿港元,2021年分别为1523.8万港元、零和零[1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相关 - 202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分别为19.93977259亿港元、4.34759598亿港元、2.09223704亿港元[17] - 2020 - 2022年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35.81341366亿港元、3.58669497亿港元、5.76647051亿港元[19] - 2020 - 2022年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分别为12.74406518亿港元、 - 0.6659125亿港元、9.17314551亿港元[19] - 2020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分别为 - 3.12957589亿港元、0.69430976亿港元、5.49891204亿港元[19] - 2020 - 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4.53966764亿港元、5.26206108亿港元、10.78411335亿港元[19] 会计准则相关 - 集团自2022年1月1日起首次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多项IFRS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31] - 集团未提前应用多项已发布但尚未生效的IFRS及IAS修订,部分修订将于2023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或待定日期生效[35] - IAS 1的2020年和2022年修订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允许提前应用,基于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负债,应用修订不会导致负债重新分类[36][39] - IAS 1和IFRS实务声明2修订预计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或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重大会计政策披露[40] - IAS 8修订预计不会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43] 会计核算方法 - 综合财务报表包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44] - 集团对附属公司权益变动不导致失去控制权时按权益交易处理,失去控制权时进行相应资产负债处理并确认损益[4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核算,2022年1月1日及以后的合并,可辨认资产和负债按概念框架定义确认[4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历史账面价值和前瞻性基础核算,不产生新商誉,差额计入资本公积[51] - 商誉按成本减累计减值损失计量,每年或有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52][53] - 公司在每个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电影收益权投资和权益投资[54] - 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次,公司在每个报告期末重新评估层次转移情况[57] - 报告期末,公司对固定资产和有限使用寿命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每年对无限使用寿命和未使用无形资产进行测试[58] - 固定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和减值损失计量,家具和固定装置年折旧率20%,计算机设备年折旧率33 1/3%[66] - 单独取得的有限使用寿命无形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摊销计量,无限使用寿命按成本减减值损失计量[67] -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与商誉分开确认,初始按公允价值计量[67] - 无形资产处置或无未来经济利益时终止确认,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70] - 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加交易成本,无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按IFRS 15交易价格计量[71] - 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需满足合同现金流为仅付本金和利息且业务模式为收取合同现金流[71] - 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依分类而定,摊余成本计量用实际利率法并考虑减值[72] -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列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74] - 金融资产满足特定条件时终止确认,继续涉入时按相关规定处理[75][78] - 公司对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或金融资产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ECLs)[79]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按12个月ECLs计量,显著增加的按存续期ECLs计量[80] - 应收账款按简化方法计算ECLs,基于存续期ECLs确认损失准备[83] - 合同付款逾期超30天,公司推定信用风险显著增加[84] - 金融资产逾期超90天,公司认为发生违约[85] - 金融负债初始按公允价值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需扣除直接相关交易成本[93] - 带息贷款和借款后续按摊余成本计量,使用实际利率法,除非折现影响不重大则按成本计量[94] - 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期权若具有嵌入式衍生工具特征,需从负债成分中分离,衍生成分初始按公允价值计量[98] - 金融负债在义务履行、取消或到期时终止确认,若以不同条款替换或修改现有负债,视为原负债终止确认和新负债确认[99] - 衍生金融资产初始按公允价值确认,后续重新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00] - 权益工具按收到的款项扣除直接发行成本确认,公司回购自身权益工具直接在权益中确认和扣除[105] - 公司对租赁期为12个月及以下且无购买选择权的短期租赁采用豁免确认权,租赁付款按直线法或其他系统方法在租赁期内确认为费用[138] 未上市股权投资及电影收入权投资公允价值估算 - 2021年12月31日,未上市股权投资Investment D和Investment E的公允价值采用股权估值分配(EVA)估值技术估算,考虑概率加权预期回报法(PWERM)框架下的两种情景,并使用期权定价法(OPM)在IPO退出情景中分配价值[151] - 2020年12月31日,未上市股权投资Investment F的公允价值基于相同发行人相同权利的相同工具近期交易价格确定;2021年因缺乏近期交易价格,估值技术改变,该工具从第2层级转移至第3层级[151] - 2021年12月31日,未上市股权投资Investment G的公允价值由近期交易价格确定[151] - 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未上市股权投资Investment H的公允价值采用基于资产的估值方法估算[151] - 2021年12月31日,未上市股权投资Investment I的公允价值由近期交易价格确定;2022年因缺乏近期交易价格,估值技术改变,该工具从第2层级转移至第3层级[151] - 2022年12月31日,未上市股权投资Investment J和Investment K的公允价值由近期交易价格确定[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