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与平台介绍 - 公司是临床阶段免疫疗法公司,基于Versamune、Versamune plus IL - 12和Infectimune™平台开发癌症和传染病免疫疗法[11] - Versamune是专有的脂质纳米颗粒和T细胞激活平台,其纳米颗粒带正电荷,大小模仿病毒,便于被免疫系统检测和树突状细胞摄取[19] - Versamune能促进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抗原处理和T细胞呈递,还能促进高质量多功能CD8杀伤性T细胞和CD4辅助性T细胞在淋巴结中的激活和扩增[21][23][25] - Versamune可上调I型干扰素基因,诱导免疫蛋白CD69和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增强T细胞在淋巴结中的浸润和激活,且安全性高[26] - Versamune可降低Treg/CD8 T细胞比率,使肿瘤更易被杀伤性T细胞破坏[28] 公司产品研发进展与合作动态 - 2022年6月两个摘要在2022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展示,同年5月宣布VERSATILE - 002临床试验扩展到欧洲,6月公司主要候选药物PDS0101与默克抗PD - 1疗法联用获FDA快速通道指定[11] - 2022年7月在第41届美国病毒学会会议上展示通用流感疫苗PDS0202临床前数据,11月在第37届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年会上展示两项2期临床试验数据[11] - 2023年1月公司与默克KGaA达成肿瘤靶向抗体偶联IL - 12(M9241)全球独家许可协议,其加入公司管线成为PDS0301[11] - 2023年2月公司与FDA关于PDS0101、PDS0301和FDA批准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复发性/转移性、ICI难治性HPV16阳性头颈癌的B类会议成功完成[13] - 公司的Infectimune平台与COBRA结合开发通用流感疫苗,临床前工作已完成[34] - PDS0201结合Versamune平台与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34] - 2023年2月公司宣布基于Infectimune平台的新冠疫苗临床前研究显示对活的SARS - CoV - 2致命攻击后有完全保护作用[38] - 2020年10月,公司与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启动另一项PDS0101 2期IIT试验,目前正在招募患者[54] - 2022年2月,公司宣布启动PDS0101单药或与KEYTRUDA®联用治疗高危复发HPV相关口咽癌的研究者发起试验[59] - 2020年4月,PDS - NCI合作研发协议扩展至PDS0103的临床和临床前开发,PDS0103目前处于临床前后期开发阶段[63] - 2022年7月,公司宣布在第41届美国病毒学会会议上展示PDS0202通用流感疫苗临床前数据[64] - 公司主要产品候选PDS0101正在进行2期临床试验,最先进的2期试验VERSATILE - 002下一步将在2023年第三季度提交修订的研究性新药申请,年底进入注册试验VERSATILE - 003[69] - 公司早期临床前产品候选PDS0102和PDS0103计划在2023年提交研究性新药申请并推进首次人体试验[70] 产品临床试验数据 - 在NCI主导的2期临床试验中,PDS0101和PDS0301与研究性双功能ICI联用,难治性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21个月,优于历史上检查点抑制剂3 - 4个月和全身疗法8.2个月的中位生存期[12] - 研究发现单次皮下注射4小时后,约80%引流淋巴结中的树突状细胞摄取了基于Versamune的免疫疗法[22] - PDS0101在临床前研究中单次皮下注射后可使肿瘤完全消退,在人体试验中能诱导高水平HPV特异性CD8杀伤性T细胞并使宫颈病变临床消退[32] - PDS0301与基于Versamune的免疫疗法协同作用,可促进对癌症的靶向T细胞攻击,单药治疗可激活免疫反应并与临床获益相关[33] - VERSATILE - 002试验中,17例患者中7例(41.2%)出现肿瘤缩小超30%的反应,13例(76.5%)有临床疗效,9个月随访时无进展生存率为55.2%,总生存率为87.2%[40] - NCI主导的试验中,ICI初治组83%(5/6)患者有客观反应,ICI难治组42%(5/12)患者有客观反应,2022年6月数据显示ICI初治组88%(7/8)患者有客观反应,ICI难治组高剂量PDS0301治疗患者63%(5/8)有客观反应[44][46] - NCI试验中,截至2022年12月,29例ICI难治患者接受三联疗法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1个月,历史数据为3 - 4个月;ICI初治患者75%在中位随访27个月时存活,历史中位总生存期为7 - 11个月[48][49] - NCI试验中,ICI难治患者接受最佳剂量三联疗法的客观缓解率为63%(5/8),当前方法报告低于10%;ICI初治患者三联疗法客观缓解率为88%,当前FDA批准的ICI疗法在HPV相关癌症中低于25%[50][51] - VERSATILE - 002试验中,19例患者无≥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无患者需中断或减少剂量、停止联合治疗[40] - NCI试验中,截至2022年10月,48%(24/50)患者出现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4%(2/50)患者出现4级不良事件,无5级不良事件[47] - MD Anderson癌症中心PDS0101+放化疗试验中,17名患者里9人完成治疗后第170天PET CT扫描,其中78%(7/9)为晚期宫颈癌患者[54] - PDS0101与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达100%(9/9),第170天PET CT显示完全缓解率为89%(8/9)[55] - PDS0101与放化疗联合治疗患者的1年无病生存率和1年总生存率均为89%(8/9)[56] - PDS0202临床前数据显示,与单独使用COBRA抗原相比,在各种H1N1流感病毒株上血凝抑制(HAI)滴度水平提高28 - 62倍[65] - PDS0202临床前研究中,对照组动物感染流感病毒后全部患病死亡,而3mcg高剂量或0.012mcg低剂量PDS0102治疗组动物全部存活且健康[66] - PDS0203临床前研究显示,治疗14天后新冠特异性T细胞增加30 - 45倍,抗SARS - CoV - 2中和抗体增加20 - 25倍[67] 疾病相关数据 - 美国今年预计有45万患者被诊断为前列腺或乳腺癌,约90%的前列腺癌和50%的乳腺癌过度表达TARP肿瘤抗原[33] - 流感每年造成300 - 500万病例和29 - 65万死亡[34] - 约四分之一世界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2020年有150万人死于结核病[34] - 全球估计有1000万人患结核病,其中男性570万、女性320万、儿童110万[35] - 世卫组织估计有48.4万例对利福平耐药的新病例,其中78%为耐多药结核病[36] 公司专利与许可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7项美国专利和19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已发布专利将于2026、2029、2031和2033年到期;截至2023年3月1日,持有71项已发布外国专利和38项待决或已发布外国专利申请,国际已发布专利将于2028 - 2037年到期[71] - 2022年12月30日,公司与默克KGaA签订许可协议,支付500万美元现金并发行378,787股普通股,价值500万美元;需支付最高1100万美元开发和首次商业销售里程碑付款,最高1.05亿美元特定销售水平款项;按产品和国家支付10%净销售特许权使用费[74] - 2015年1月5日,公司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签订专利许可协议,支付3万美元执行费、6万美元首次修订费、每年5000美元最低年费、2%净销售特许权使用费(可减0.5%)、特定阶段基准特许权使用费和4%分许可费[77] - 公司从默克集团获得(R) - DOTAP及其晶体形式等的全球独家许可,从美国政府获得专利抗原许可,与佐治亚大学研究基金会签订非独家许可协议[73] 公司运营相关协议 - 2016年2月2日起公司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签订为期5年的合作研发协议,首年提供50 - 100万美元,后续每年提供75 - 100万美元[78][79] - 2021年7月1日公司与肯塔基大学研究基金会续签两项成本补偿协议,预计成本分别为404,502美元和13,998美元,协议于2022年6月30日终止[81] - 2019年4月22日起公司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签订为期5年的合作研发协议,每年提供11万美元[82] - 2017年5月19日公司与默克签订临床试验合作和供应协议,2019年10月28日修订协议,2020年11月启动试验[81] - 2019年4月22日的合作研发协议下的2期临床试验于2020年6月启动,2020年4月协议修订纳入PDS0103 [82] - 2021年10月25日公司与佐治亚大学研究基金会签订非独家许可协议,期限为1期临床试验启动后12个月[82] 公司面临的监管要求与风险 - 公司产品需获FDA及外国监管机构批准,产品开发过程需大量时间和资金[84][85] - 美国FDA批准生物药品上市前需完成非临床实验室测试、提交新药研究申请、开展人体临床试验、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等步骤[85] - 若违反美国相关法规,公司可能面临行政或司法行动,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85] - 提交IND后FDA要求30天等待期,30天后IND自动生效,除非FDA提出担忧或问题并实施临床搁置[87] - 实施临床搁置或部分临床搁置后,FDA会在不超过30天内提供书面解释[87] - 公司需在确定信息符合报告条件后15个日历天内提交IND安全报告[94] - 公司需在首次收到意外致命或危及生命的疑似不良反应信息后7天内通知FDA[94] - 2023财年提交需临床数据的BLA申请用户费为3242026美元[95] - 2023财年获批BLA的公司每个符合条件的产品需缴纳年度计划费用393933美元[95] - FDA在收到BLA申请后60天内审查是否基本完整[95] - 多数BLA申请自提交日起10个月内完成审查,“优先审查”产品申请6个月内完成审查[95] - FDA可将审查过程和PDUFA目标日期延长3个月以考虑新信息或澄清[95] - IRB至少每年对临床研究进行持续审查和重新批准[88] - 优先审评指定将FDA对营销申请采取行动的目标时间从10个月缩短至6个月[98] - 产品获批后,大多数变更如增加新适应症等需经FDA事先审查和批准[100] - 获批产品需持续遵守FDA规定,包括记录保存、不良反应报告等[100] - 药品供应链安全法案(DSCSA)的要求、标准制定和产品追溯系统将分阶段实施多年[100] - 若产品不符合监管要求或出现问题,FDA可能撤销批准并采取多种措施[101] - 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获批前,FDA会检查生产设施和临床试验参与者[96] - 若FDA认为BLA不符合批准标准,会发出完整回复信说明缺陷[97] - 快速通道产品的FDA审查时间目标从申请最后部分提交时开始计算[98] - 获得加速批准的药物需进行上市后确证性研究,否则可能被撤市[99] - 制造商不得营销或推广产品的“标签外”使用,存在虚假索赔法案风险[100] - 参考生物制品首次获批后4年内,FDA禁止接受生物类似药的上市申请;12年内,FDA禁止批准生物类似药的上市申请;首个可互换生物类似药首次获批后1年,FDA禁止认定其他生物类似药与同一参考生物制品可互换[104] - 孤儿药指用于治疗美国患病人数少于20万的罕见病药物,获孤儿药认定的产品获批后,FDA7年内不得批准相同适应症的其他产品上市[104] - 符合FDA儿科研究书面请求的公司可获得6个月的儿科独占期,该独占期可添加到最晚到期的独占权形式之后[106] - 美国专利标准有效期为自申请日起20年,新药专利可根据Hatch - Waxman法案申请最长5年的专利期限延长,但延长后自产品获批日起总期限不超过14年[106] - 违反FDA要求可能面临多种制裁,包括拒绝批准申请、吊销许可证、召回产品、罚款、监禁等[102] - FDA可能要求已获批产品进行上市后测试和监测,发现问题或未遵守要求会有负面后果[102] - 2009年BPCIA法案为生物类似药创建了简化审批途径,目标是增加低价药品可及性并激励创新[103] - 公司需在提交新药申请前请求孤儿药认定,获批后有税收抵免和免申请费等好处[104] - 2021年9月法院判决可能拓宽孤儿药独占权范围,2023年1月24日FDA表示继续按现有规定执行[105] - 公司在美国的活动可能受多个联邦、州和地方当局监管,需遵守多项反欺诈和滥用规定[107] - 违反联邦反回扣法可导致实体和个人面临重大刑事罚款、被排除在医保和医疗补助计划之外以及后续民事诉讼等后果[108] - 《平价医疗法案》将反回扣法的意图标准修改得更严格,且规定因违反该法产生的索赔构成虚假或欺诈性索赔[108] - 未及时、准确、完整提交《阳光法案》要求信息,每年最高可处以15万美元的民事罚款,“故意不提交”每年最高可处以100万美元罚款[109] - 2022年《阳光法案》报告范围将扩大到医师助理、护士从业者和其他中级从业者[109] - 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隐私法》于2020年1月1日生效,《隐私权利法案》对其进行了修订,可能使公司承担大量合规成本[109]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亏损,预计未来仍会亏损且可能无法实现盈利[123] - 公司依赖Versamune和Infectimune产品,但它们处于早期临床开发阶段,若未获批或商业化失败,业务将受影响[123] - 公司运营历史有限,从未产生产品收入[1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26名全职员工[122] - 公司需额外资金支持运营,若无法获得融资,可能无法完成产品开发和商业化[124] - 临床研究成本高、耗时长、结果不确定,若无法证明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将无法商业化[128] - 公司面临来自其他生物制药公司的激烈竞争,若竞争失败,经营业绩将受影响[130]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临床试验
PDS Biotechnology(PDSB) - 2022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