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gional Management(RM)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业务布局与分行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18个州运营345家分行,服务517,700个活跃账户[6][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综合分行网络由18个州的345家分行组成[78] - 2018 - 2022年公司进入9个新州开展业务[17] - 2022年公司拓展业务至密西西比州、印第安纳州、加利福尼亚州、路易斯安那州和爱达荷州,计划在2023年底前将业务拓展到一两个新州[1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开业不到一年的分行净金融应收款为261.2万美元,一到三年的为447.8万美元(较上一年龄段增长71.4%),三到五年的为360.1万美元(较上一年龄段下降19.6%),五年及以上的为528.6万美元(较上一年龄段增长46.8%),所有分行平均为492.6万美元[24] - 2022年,开业不到一年的分行平均运营收入贡献为 - 5000美元,一到三年的为29.1万美元(较上一年龄段增长5920.0%),三到五年的为26.8万美元(较上一年龄段下降7.9%),五年及以上的为66.1万美元(较上一年龄段增长146.6%),所有分行平均为56万美元[24] - 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州、得克萨斯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分支机构在2022年12月31日分别占其金融应收款的11%、34%和15%[66] 各类型贷款业务数据 - 2022年末,小额贷款未偿还数量为287,000笔,应收金融款项为4.816亿美元,平均每笔约1,700美元;大额贷款未偿还数量为225,600笔,应收金融款项为12亿美元,平均每笔约5,400美元;零售贷款未偿还数量为5,100笔,应收金融款项为960万美元,平均每笔约1,900美元[8][10][12] - 2022年、2021年和2020年,小额贷款利息和手续费收入分别为1.604亿美元、1.506亿美元和1.515亿美元;大额贷款利息和手续费收入分别为2.885亿美元、2.299亿美元和1.803亿美元;保险净收入分别为4350万美元、3550万美元和2830万美元[8][10][11] - 2022年新发放小额贷款平均年利率为42.7%,大额贷款为29.5%[13] - 2022年,公司将近35,000笔小额贷款再融资为大额贷款,初始应收金融款项为2.034亿美元,客户平均年利率从42.2%降至30.2%[15] - 2022年,小额贷款平均发放本金余额为2069美元,期限为22个月,平均收益率为35.2%[21] - 2022年,大额贷款平均发放本金余额为5993美元,期限为46个月,平均收益率为27.1%[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小额贷款总数为287033笔,小额贷款应收款总额为4.81605亿美元,每笔平均规模为1678美元[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大额贷款总数为225589笔,大额贷款应收款总额为12.08185亿美元,每笔平均规模为5356美元[21] - 2022年,公司对约1350万美元逾期60天及以上的贷款进行了再融资,占当年贷款发放总额的约0.8%;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此类再融资贷款的未偿余额为1120万美元,占该日金融应收款的0.7%[28] - 2021年和2022年,通过便利支票发起的贷款分别占公司发起分期贷款价值的22.8%和27.2%[54]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17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应收金融款项增长103.8%,从8.34亿美元增至1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3%[17] - 2017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核心小额和大额贷款应收金融款项增长128.5%,从7.394亿美元增至1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0%[17] - 2017年至2022年,公司收入增长86.2%,从2.725亿美元增至5.07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2%[17] - 2018 - 2022年,公司运营费用比率从16.1%降至14.5%[19] - 2022年,保险净收入为4350万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6%[2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信贷损失拨备为1.593亿美元,2022财年净信贷损失为1.301亿美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信贷损失拨备为1.788亿美元[85] - 公司有一项到2024年9月的高级循环信贷安排,可借款最高达4.2亿美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信贷安排下未偿还金额为1.475亿美元,未使用额度为2.736亿美元[86] - 2022财年,高级循环信贷安排下任何时间点的最高借款额为2.133亿美元[87] - 公司自2018年6月至2022年10月共完成9次证券化,涉及金额分别为2018年6月约1.685亿美元、12月约1.355亿美元,2019年10月约1.445亿美元,2020年9月约1.875亿美元,2021年2月约2.604亿美元、7月约2.083亿美元、10月约1.471亿美元,2022年2月约2.646亿美元、10月约2.326亿美元[92] - 2018年6月、12月和2019年10月的证券化已赎回,不再存续[92]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情况 - 2022年超72%的贷款发放由分行促成[16] - 2022年第四季度,约80%(按金额计算)的客户付款通过借记卡或自动清算所进行[28] - 2022财年,公司约15%(按金额计算)的贷款还款是在分行以现金或支票形式完成的[78] - 公司贷款需求通常在第二、三、四季度最高,第一季度最低;违约率通常在上半年最低,下半年上升[31] - 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了公司贷款量和违约率的典型季节性趋势[32] - 公司与多家拥有超300个分行的全国性公司、少数在部分州拥有100 - 300个分行的区域性公司以及众多分行少于100个的独立运营商竞争[30] - 公司在特定州提供“汽车加计划”汽车俱乐部产品,该产品收入计入其他收入[22] - 截至2022年底,增强型汽车担保大额贷款产品总投资组合超过1亿美元[19] - 2022年新数字渠道业务量占新客户业务总量的比例从2021年的27%增长至近30%[18]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1991名员工,其中1603名在现场运营团队,388名在总部团队[25] - 2021年和2022年公司分行经理的年离职率分别约为17%和23%[49] - 公司分行员工的离职率在最近几个财年逐年上升,从2019年的约37%升至2022年的约58%[78]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业务面临与经营、监管和法律程序、普通股所有权相关的风险[45][47][48] - 公司成长战略面临经济、法规、竞争、选址、招聘和融资等方面的风险[51] - 某些州对新贷款许可证有“便利和优势”评估,增加了开设新分行的时间和成本[52] - 公司贷款业务面临信用风险,借款人还款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53] - 公司便利支票策略使公司面临一定风险[53] - 违反相关法规可能导致损害赔偿、退款、罚款、禁令和贷款偿还权丧失等后果[43] - 公司贷款的借款人一般为“非优质”借款人,平均利率高于商业银行和其他提供传统消费信贷来源的机构[56] - 公司贷款的历史逾期和违约情况可能高于传统消费信贷来源的金融产品,且对借款人所在地区经济气候的变化更敏感[56] - 公司保险业务面临法律和监管变化、借款人对保险产品的需求、理赔经验和保险承运人关系等风险和不确定性[61] - 近年来,大额贷款在公司贷款组合中的占比增加,非文件保险理赔的严重程度上升,非文件保险理赔费用大幅超过非文件保险保费[62] - 公司产品需求可能因人口结构模式、客户偏好或财务状况变化、监管限制或竞争产品的可用性等因素而减少[62] - 公司高度依赖选择和维持有吸引力的分行位置,这些位置受当地市场条件影响,可能会迅速变化,从而对公司产品需求产生负面影响[62] - 公司面临直接和间接竞争[63] - 公司贷款组合的回收可能受到法律和实际限制,且大部分贷款组合的担保权益未完善,可能增加信用损失[59][60] - 公司依赖第三方信用局的信用信息对潜在便利支票接收者进行预筛选,该信息可能不如完整信用报告有效,或不准确、过时[55] - 若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重要不足,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需重述财务结果、无法及时准确提供报表等,影响公司业务、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股价[83] - 若信贷损失拨备估计不足,信贷损失拨备将增加,对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84] - 若现有流动性来源不足或获取受限,公司可能需筹集额外资金,但无法保证能以有利条件获得[88] - 信贷协议中的契约限制公司多项能力,若违约可能导致债务提前到期,触发交叉违约,影响财务状况和持续经营能力[88][89] - 若服务方违约,证券化可能发生提前摊销事件,对公司流动性和资金成本产生重大不利影响[92] - 宏观经济状况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94] - 经济衰退期间金融服务业信贷损失通常增加,信贷产品需求往往减少[95] - 公司面临利率风险,利率上升会增加资本成本,降低运营利润率[93] - 公司使用衍生品进行经济套期保值,面临信用和市场风险[94] - 公司业务受地方、州和联邦各级严格全面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对业务开展和扩张施加成本和限制[97][98] - 公司受联邦、州和地方法律法规监管,合规成本高且可能带来运营限制[100] - 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导致罚款、处罚、诉讼、判决,增加合规成本,限制运营,损害声誉[101] - 州监管机构可随时对公司分支机构进行审计,若不遵守法律要求,可能被迫停止某些产品供应[102] - 公司可能因监管调查等面临重大不利后果,包括增加合规成本、不利判决、重大和解、罚款等[102] - 法律法规变化可能迫使公司修改、暂停或停止部分或全部现有业务[102] - 公司出售贷款若文件不足、催收方式不当或购买方未获执照,可能面临诉讼或罚款[104][105] - 公司使用第三方供应商受监管关注,若监管认为监督不足,公司可能面临执法行动和处罚[106] - 公司受员工相关政府法规约束,劳动成本增加、员工工会化等可能影响公司经营[106] - 公司股价和经营业绩可能受媒体、公众看法及行业法规变化的不利影响[107] - 公司面临法律诉讼风险,若败诉或和解可能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107] 公司历史事件影响 - 2017年和2018年,因飓风影响公司地理范围内的客户账户,公司信用损失增加,2017年发生在得克萨斯州,2018年发生在南卡罗来纳州和北卡罗来纳州[67] - 2015年,公司便利支票供应商出错,导致支票要约误发给错误的潜在客户[68] - 2020年1月,公司经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事件,贷款管理系统约七个工作日未完全运行,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70] - 2020年公司在新墨西哥州的分行因政府行政命令临时关闭约一个月[74][75] 宏观经济环境情况 - 自2022年初以来美联储已加息八次,联邦基金利率从0.00% - 0.25%升至4.50% - 4.75%[93][95] - 2022年6月通胀率达40年高位9.1%,2022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美国年通胀率为6.5%[94] 公司信贷安排与利率调整 - 2022年9月公司修订并重述信贷安排,自10月1日起将利率计算基准从LIBOR过渡到SOFR[93] 公司股息与股权情况 - 2020年10月29日公司宣布董事会发起并宣布每股0.20美元的季度现金股息,2021年6月15日增至每股0.25美元,2022年2月9日增至每股0.30美元[112] - 截至2023年2月22日,公司有大约9.86亿股已授权但未发行的普通股[1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15计划下可发行的普通股最大总数不超过260万股加上其他相关股份之和[113] - 截至2023年2月22日,2015计划下有772,038股可用于发行[114] - 股东修改公司章程需获得80%或以上有表决权的已发行股份的批准[114] - 截至2023年2月16日,公司有17名普通股登记持有人,约有4452名普通股实益拥有人[120] - 2022年各季度普通股每股股息均为0.30美元,全年总计1.20美元,2023年2月8日董事会宣布2023年第一季度股息为0.30美元[122] - 公司预计未来股息将在2月、5月、8月和11月宣布,在3月、6月、9月和12月支付[123] - 计算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总市值时,假设除高管、董事和5%以上股东持有的股份外,所有流通股均由非关联方持有[121] 公司监管法规相关 - 消费金融公司受联邦、州和地方法律法规的广泛监管,公司使用的贷款发放软件部分用于协助遵守适用的贷款法律法规[33] - 2020年3月27日《CARES法案》签署成为法律,包含保护客户的信用报告要求[100] - 2019年国会曾引入法案,试图禁止向潜在借款人直接邮寄便利支票,并将《军事借贷法》的消费者保护范围扩大到所有消费者,包括设定所有消费贷款36%的利率上限[103] - 2021年7月参议院引入《退伍军人和消费者公平信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