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和达科技[17] - 2019年3月8日,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浙江省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昌盛南路36号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18幢(不含508室) [17]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314036 [18] - 公司网址为http://www.hddznet.com,电子信箱为zjhdkj@chinahdkj.com [18] - 公司股票为A股,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简称和达科技,代码为688296 [21] - 公司旗下有7家控股子公司[45] 审计与合规信息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严燕鸿、徐智诚[22]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 分红与报告期信息 - 公司2023年度拟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该方案尚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报告期为2023年1 - 12月[15] 风险与承诺信息 - 公司已在报告中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可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4] - 本年度报告内容中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因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6] 披露媒体与保荐信息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证券交易所网址为http://www.sse.com.cn [20]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保荐代表为张望、刘延奇[22] - 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7月27日至2024年12月31日[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3.43亿元,较2022年下降27.10%[23][2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0.56万元,较2022年下降156.70%[23][24]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79.48万元,较2022年增加6917.16万元[24][25]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98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6.16%[23] - 2023年末总资产9.99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35%[23]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较2022年下降156.25%[24]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9%,较2022年减少11.23个百分点[24]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79%,较2022年增加2.37个百分点[24]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58.26万元[29]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42亿元,为四个季度中最高[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000万元,较期初增加5000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205.96万元,较期初减少22.9954万元;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37.8万元,较期初增加17.8万元[31]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4305.18万元,同比下降27.10%;归母净利润为 - 2950.56万元,同比下降156.7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 4208.82万元,同比下降195.61%[34]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99923.06万元,较期初增长1.35%;归母所有者权益为69835.11万元,较期初下降6.16%[34]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5759.3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6.79%[37]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5759.3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79%[176] - 2023年公司费用化研发投入57593705.13元,较上年度67853359.34元下降15.12%[178] - 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79%,较上年度14.42%增加2.37个百分点[178] - 2023年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0259654.21元,同比下降15.12%,因募投项目结项优化研发人员结构[179] 业务经营相关信息 - 公司与桐乡市相关公司组建合资公司负责桐乡智慧水务项目,中标金额34319.4472万元[41] - 公司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2023年部分客户信息化建设需求调整、预算释放放缓,订单低于预期致营收下降[35] - 公司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受实施环境和效率影响,综合毛利率下降[35] - 公司为战略发展和业务拓展,引进人才、加大营销投入,管理和销售费用同比增长较多[35] - 2023年部分客户回款低于预期,公司计提减值损失同比增加较多[35] - 2023年公司产品含硬件、软件、平台和服务,业务涵盖全流程,市场覆盖全国[46] 产品与系统功能信息 - 智慧水务平台可实现水务业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47] - 一诺水务数字助理可实现信息一键直达、一站式管理[48] - 一诺APP提供企业移动门户及二次开发接口[50] - 业务场景模型能发挥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作用[52] - 科学调度场景模型围绕供水和原水调度采用算法分析[53] - 构建漏损控制场景模型,实现漏损管控全流程统一管理和模式变革,可推广复制[55] - 建立源厂网端全流程调度模型,基于机器学习+水力模型在线调度技术制定未来24小时调度方案[57] - 水灾害防御模型整合多部门数据,形成防汛防台响应等级等大调度场景[60] - 生产调度综合管理系统构建物联网平台和数据中心,为两级精细化生产管理提供保障和支持[61] - 在线水力模型系统对城市管网进行水力建模与实时在线模拟计算,提供水力数据[63] - 应急指挥管理系统融合实时信息和应急预案,基于GIS地图定位和视频监控进行应急监管[64] - 二次供水管理系统利用多种技术实现二次供水泵房高效运营管理,降低成本[66] - 长距离管道监测系统结合多探头预警终端,实现管道瞬变压力等一体化监控[68] - 农饮水管理系统以数字化手段保障农村供水[72] - 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为水务企业提供地图和管线资料及辅助操作分析工具[73] - 管网GIS数据维护系统基于CS架构,保证管网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75] - 管网巡检养护系统对城市管网和设施巡检等进行全流程管理[76] - 内外业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管网GIS数据外业一体化采集[78] - 水务云GIS平台以云原生GIS为技术路线,降低采购成本[79][80] -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集多种功能为一体,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81] - 业扩报装管理系统实现用水报装全流程动态管理和精细化管控[83] - 网上营业厅系统依托“互联网 + 用水服务”,实现用水业务零跑腿[84] - 用水信息采集系统以实现用水管理数字化和打通用水数据协同壁垒为目标,对用水数据深度挖掘分析[87] - 漏损管理平台基于分区计量,建立分区分级水量分析体系,提高管网运行安全与降低漏损[88] - 公司建立标准化漏损控制业务管控机制,构建漏控长效管理模式,形成漏控PDCA闭环控制[89] - 渗漏预警平台以“一张图、一报表、一流程、一统计”为理念,辅助水司检漏,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90] - 排水综合监管平台让排水网络管理调度人员实时了解排水体系运行现状,保障排水安全,管控水体污染风险[92] - 智慧节水管理系统以高新技术为支撑,打造智慧校园节水管理体系,使高校节水管理水平达国内先进行列[93] - 水务外业工单系统集工单派发、现场巡检等功能于一体,提高水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95] - 工程管理系统可实现水务工程建设全流程管理,推动管理模式从传统单一化向开放互动转变[97] - 设备管理系统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提供标准化、移动化、智能化设备运维全流程管理方式[98] - 公司构建覆盖供水全流程的水质管理系统,建成水质监控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100] - 公司打造水务数字化知识分享平台度量云,分享涉水全流程知识[105] - 公司构建数据中台,提供全链路智能数据构建与管理一站式服务能力[108] - 公司AI中台以数据中台为基础,赋能业务应用,支撑企业业务智能化升级[111] 设备与数据指标信息 - 泵房进水累计15.84 Fm³,应急进水累计3.88 Fm³,水厂进水累计16.77 Fm³[54] - 当日累计供水量37.04万m³,供水规模72万吨[54] - 街火池液位满足率100%,控制点压力满足率76%[54] - 部分水厂流量数据:6303m³/h、6413m³/h、14931m³/h等[58] - 部分水厂压力数据:0.380MPa、0.234MPa、0.249MPa等[58] - 设备编号22031501出现水锤、渗漏等报警,压力值有0.242、0.281等[69] - 2023年7月3日抄发用量169.68,基本水量100.24,污水处理费11.20,附加费56.00[82] - 2023年6月27日抄发用量687.81,基本水量406.33,污水处理费45.40,附加费227.00[82] - 2023年5月3日抄发用量18.18,基本水量10.74,污水处理费1.20,附加费6.00[82] - 2022年12月27日抄发用量474.01,基本水量281.03,污水处理费29.70,附加费157.00[82] - 2022年11月28日抄发用量431.75,基本水量255.97,污水处理费27.06,附加费143.00[82] - 工单管理中各工单处理时长不同,如服装申请工单处理时长为251天,安全隐患排查工单处理时长为284天[96] - 设备总数为330台,设备完好率达99.7%[99] - 自控设备79台,占比23.87%;机电类设备85台,占比25.68%;仪器类设备52台,占比15.71%;机械类设备115台,占比34.74%[99] - 设备役月0台,占比0%;在则330台,占比100.00%;修用0台,占比0%[99] - 设备一级14台,占比4.23%;二级1台,占比0.3%;三级0台,占比0%[99] - 巡检完成率为25.00%,巡检异常率为0.00%[99] - 保养工单总数为0,保养工单完成率为0%;维修工单总数为0,维修工单完成率为0%[99] 硬件产品性能信息 - 锂电供电终端兼容100种以上主流工业仪表通讯协议[125] - 市电供电终端兼容250种以上主流工业仪表通讯协议,数据发送间隔最快支持15秒[125] - 物联户表远程采集传输模块标配工作时间长达7年[129] - 集中器有4路M - BUS接口,单路最大支持128个水表接入[129] - 北斗版噪声监测仪内置可更换锂电池,标准寿命5年[133] - 智能压力管理阀标准寿命为5年[137] - 陶瓷膜硬度达到9级[141] - 智能闷盖使用年限可达5年[145] 盈利与业务模式信息 - 公司主要盈利模式为销售智能物联网硬件产品、软件系统、提供水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获取利润[146] - 公司实行“以产定购”采购模式,采购原材料、水务相关其他硬件和外包服务[147] - 公司生产包括软件实施、硬件生产及安装,产品销售主要为直销模式,有少量经销商[149][150] 行业政策与市场信息 - 2019年我国600多个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水量为81.64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14.12%[130] - 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130] - “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153] - 预计到2025年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154] - 2023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等[154] - 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构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155] - 2019年我国600多个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水量为81.64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14.12%[152] -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12%(2020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8%;其他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7%[151] - 2023年10月中央财政将在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等八大方面[165] - 《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16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165] - 2021 - 2025是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为智慧水务发展提供广阔市场机会[164] 核心技术与研发成果信息 - 公司形成20项核心技术,涵盖大数据分析、边缘计算及物联网通信等领域[166] - 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调度算法可提供能耗低且调度次数少的机泵运行方案[166] - 二次供水错峰调蓄智能调度算法可解决部分城市高峰用水时水压、水量不足问题[168] - 水力模型在线校核算法可在几十秒内完成校核,提高模拟精度[168] - 高精度实时水量
和达科技(688296) - 2023 Q4 - 年度财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