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akeda(TAK)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TakedaTakeda(US:TAK)2021-06-29 18:06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7 - 2021财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7321亿日元、17705亿日元、20972亿日元、32912亿日元、31978亿日元[30] - 2017 - 2021财年公司运营利润分别为1559亿日元、2418亿日元、2377亿日元、1004亿日元、5093亿日元[30] - 2017 - 2021财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55亿日元、1867亿日元、1351亿日元、443亿日元、3762亿日元[30] - 2017 - 2021财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195亿日元、2945亿日元、7021亿日元、6376亿日元、9662亿日元[30] - 2017 - 2021财年末公司总资产分别为43468亿日元、41065亿日元、137928亿日元、128211亿日元、129123亿日元[30] - 2017 - 2021财年末公司总负债分别为23978亿日元、20891亿日元、86068亿日元、80936亿日元、77351亿日元[30] - 2017 - 2021财年末公司总股本分别为652亿日元、779亿日元、16436亿日元、16681亿日元、16681亿日元[30] - 2017 - 2021财年末公司发行股份数量分别为790521千股、794688千股、1565006千股、1576374千股、1576388千股[30]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合并债券和贷款为46354亿日元,大部分与收购夏尔公司有关,高额债务可能影响流动性[7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商誉达40339亿日元,无形资产达39091亿日元[124]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权益法核算的投资账面价值为1125亿日元[125] - 2021财年(截至3月31日),日本以外地区占公司合并收入的82.5%,其中美国贡献了49.0% [86] - 2021财年,公司新兴市场收入为4040亿日元,占总收入的12.6% [86] - 2021财年,公司82.5%的销售来自日本以外市场[115] - 2021财年,有两家批发分销商分别占武田总收入的10%以上[123] - 三个财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排除收购,公司资本支出分别为2446亿日元、2463亿日元和3307亿日元[147] - 2019财年,公司为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两处租赁物业签订20年延期协议,截至2019年3月31日,这些物业的租赁负债为888亿日元[148] - 2021财年(截至3月31日),GI、罕见病、PDT、肿瘤学和神经科学五个关键业务领域占公司总收入的82.0%[154] - 2021财年,ENTYVIO营收为4293亿日元,是公司该财年的畅销产品,已在全球72个国家获批[158] - 2021财年,TAKECAB营收为848亿日元,GATTEX/REVESTIVE营收为646亿日元,ALOFISEL营收为80亿日元,TAKHZYRO营收为867亿日元,ADYNOVATE/ADYNOVI营收为581亿日元,NATPARA/NATPAR营收为36亿日元,ELAPRASE营收为688亿日元,REPLAGAL营收为518亿日元,VPRIV营收为385亿日元[161] - 2021财年,公司PDT免疫学产品组合(包括GAMMAGARD LIQUID/KIOVIG等)总营收为3349亿日元,白蛋白产品组合(包括FLEXBUMIN等)总营收为576亿日元[162] - 2021财年,NINLARO营收为874亿日元,ADCETRIS营收为594亿日元,ALUNBRIG营收为88亿日元[166] - 2021财年,VYVANSE营收为2715亿日元,TRINTELLIX营收为689亿日元[166] 公司业务面临的风险 - 药品研发成本高、不确定性大,公司可能无法成功推出商业上成功的产品或收回开发成本[36] - 若公司不遵守产品开发、监管批准和报销要求的政府法规,业务可能受到不利影响[40] - 美国医疗保健行业面临定价和支出压力,联邦政府努力减少医保项目支出并扩大医保法案覆盖范围[47] - 日本政府自2021年4月起每年修订医保药品价格清单,目标是到2023财年末使市场独占期已过产品的仿制药渗透率按体积达到80%[50][55] - 欧洲药品价格因各国控费措施、平行进口、仿制药竞争等因素面临下行压力,新立法可能影响公司商业模式[51] - 公司产品专利或监管数据保护到期或丧失,会面临仿制药竞争,导致市场份额和价格下降[54] - 美国和欧洲立法鼓励使用生物类似药,可能影响公司生物制品的盈利能力和商业可行性[55] - 公司部分产品如万珂(VELCADE)、维万星(VYVANSE)、安吉优(ENTYVIO)因专利到期预计销售下滑[56] - 制药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需持续研发创新,但临床试验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竞争对手可能更具优势[60] - 公司依赖第三方联盟拓展产品组合,但存在无法识别合适机会、合作终止、合作伙伴表现不佳等风险[64][65]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产品制造和商业化等关键业务,若第三方未达预期或违规,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和声誉[66] - 公司产品原材料依赖第三方供应商,原材料成本和供应受多种因素影响,成本增加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67] - 公司依赖第三方供应商提供关键生产投入,若供应商出现问题,可能影响产品生产和销售[68] - 产品制造技术复杂且受严格监管,供应中断、产品召回等问题可能影响销售和财务状况[69] - 2020年6月9日,FDA就公司日本光市工厂发出警告信,导致亮丙瑞林临时供应短缺,艾伯维已提起诉讼[70] - 公司可能无法实现夏尔收购的预期收益,预计将继续产生相关重大费用,包括无形资产摊销和非现金费用[80][81] - 公司追求收购存在风险,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和协同效应,整合新业务也可能影响现有运营[82][83] - 公司在全球约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海外扩张面临诸多风险,可能增加成本、减少收入或扰乱运营[84] - 生物制品和干细胞疗法的开发和制造存在更高风险,可能导致产品缺陷、召回等问题[72] - 血浆采购、运输及血浆衍生产品的生产和分销复杂且受严格监管,管理不善可能影响血浆衍生疗法业务[73] - 第三方非法分销和销售公司产品的假冒版本或被盗产品,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和业务[75] - 新兴市场业务面临资金获取、市场准入、报销水平、人员招聘等挑战,可能影响盈利能力 [87][88] - 公司数字化转型举措可能不成功,导致效率和收益延迟或无法实现,还可能面临成本超预期等风险 [91] - 公司信息技术系统面临被盗、泄露、篡改等风险,可能影响业务运营和声誉 [92][93][94] - 公司可能无法吸引和留住关键管理和其他人员,影响战略实施和业务运营 [95] - 公司面临产品责任、知识产权侵权、税务等法律和监管风险,可能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96][101][103] - 违反数据隐私和保护法规,最高罚款为2000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的4%[105] - 新冠疫情导致部分临床研究延迟,特定治疗领域受影响[110] -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新的或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增加运营成本[118] - 社交媒体负面评论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和业务[121] - 批发销售集中,增加信用风险和定价压力[123] 公司发展历程与基本信息 - 公司240年历史始于1781年,1949年股票在东京和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2008年收购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2011年收购Nycomed,2019年完成对Shire的收购[142][143][145] - 公司专注四个治疗领域,还对血浆衍生疗法和疫苗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投资,员工分布在约80个国家和地区[141] - 三个财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进行了非核心业务和资产剥离[146] - 公司全球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美国代理为Takeda Pharmaceuticals U.S.A. Inc. [150] - 公司是全球研发驱动的生物制药公司,约有47000名员工[152][153] - 公司ADS持有人权利少于普通股持有人,且行使权利需通过存托人,还面临投票、诉讼等权利受限问题[129] 公司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持续优化财务实力,推动利润率扩张和现金流生成,用于业务投资、去杠杆和向股东返还现金[156] - 公司研发引擎专注于创新生物制药、血浆衍生疗法和疫苗三个领域[155] - 公司监测到产品需求受疫情影响有限,目前未出现且预计不会出现重大供应链分销问题[165] - 2020年1月公司启动全球危机管理委员会,指导应对疫情,包括制定员工指南、实施感染控制和工作场所病例管理协议等[171] - 公司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约2500万美元用于应对新冠疫情[176] - CoVIg - 19血浆联盟开展的多国3期临床试验于2021年3月完成,但未达终点[179][180] - 公司与诺瓦瓦克斯合作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其新冠疫苗候选药物NVX - CoV2373,与Moderna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合作进口和分销mRNA - 1273,2021年5月TAK - 919获厚生劳动省批准并开始在日本分销[182] - 公司研发聚焦创新生物制药、血浆衍生疗法和疫苗三个领域[187] - 肿瘤学领域公司关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肺癌和免疫肿瘤学靶点及细胞疗法[190] - 公司主要内部研发设施包括日本湘南健康创新园、美国波士顿研发基地、美国圣地亚哥研发基地和奥地利维也纳研发基地[192] - 公司继续实施员工居家办公政策,为现场工作员工实施强化安全措施[172] - 公司暂停所有非必要国际旅行和大型外部会议[174] - 公司聚焦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罕见血液学和罕见代谢疾病治疗,目标是用新方式和平台实现部分疾病功能性治愈[195] - 公司在神经科学领域聚焦神经和神经肌肉疾病治疗研发,关注罕见神经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定细分领域[199] - 公司在胃肠病学领域聚焦为胃肠和肝脏疾病患者提供创新疗法,围绕ENTYVIO和ALOFISEL拓展炎症性肠病业务[202] - 公司通过合作探索胃肠动力障碍、乳糜泻和特定肝脏疾病治疗机会,推进相关管线[202] - 公司拥有超130家合同制造商提供不同服务[215] - 美国是公司最大的营收地区,美国业务单元专注于新获批产品的推广和核心品牌的增长[217] - 日本业务单元为应对政府对药价的严格控制和仿制药的推广,将重点转向创新专科药[218] - 欧洲和加拿大业务单元在当地市场采取专业化策略,产品报销需创新和差异化[219] - 新兴市场业务单元聚焦亚太、大中华区等地区的增长潜力,中期重点关注中国市场[220] - 公司血浆衍生疗法依赖健康个体捐赠血浆,在美、奥、匈、捷拥有血浆捐赠设施并与其他供应商合作[212] - 公司依靠专利和商标保护产品和技术,依靠商业秘密、专有技术、技术创新和与第三方的合同安排维持和提升竞争地位[222] - 公司商业成功部分取决于获得和执行强有力的专利、维持商业秘密保护、不侵犯他人专有权利以及遵守许可条款的能力[222] - 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进入市场的研究化合物比例小,知识产权保护对新药研发投资回报很重要[222] 公司研发管线进展 - 截至2021年5月11日,SGN - 35(brentuximab vedotin)在欧盟、中国多个适应症获批,ALUNBRIG(brigatinib)在美国、日本部分适应症获批,在中国部分适应症已提交申请,部分处于3期临床试验[191] - 截至2021年5月11日,TAK - 743(lanadelumab)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在中国于2020年12月获批,在日本于2021年3月提交申请[196] - TAK - 577(VONVENDI等)治疗成人血管性血友病在美国、日本提交申请在进行中,全球处于III期临床[196] - TAK - 660(ADYNOVATE等)治疗小儿A型血友病在欧美处于III期临床[196] - 截至2021年5月11日,TAK - 815(midazolam)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在日本于2020年9月获批[200] - TAK - 935(soticlestat)治疗Dravet综合征等处于II期临床[200] - TAK - 994治疗发作性睡病处于II期临床[200] - 公司GI管线有多款药物处于不同阶段,如MLN0002针对克罗恩病在美国和日本处于P - III期[203] - 公司预计2022年在美国潜在推出用于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vedolizumab SC,需待FDA批准[205] - 公司PDT管线中TAK - 771针对继发性免疫缺陷在欧盟于2020年9月获批[207] - 公司疫苗管线有多款疫苗处于不同阶段,如TAK - 003四价登革热疫苗在欧盟和EU - M4all于2021年3月提交申请[209][210] 其他事项 - 多数货币和期限的LIBOR将于2021年底停止使用,6个月期美元LIBOR将持续到2023年6月30日[127] - 爱尔兰税务专员在2018年11月对一笔费用评估为3.98亿欧元,目前正在上诉中 [103] - 2014年,Shire因收购要约终止收到16.35亿美元分手费,公司承担了相关税务风险 [103] - 公司承诺到2040年实现碳中和,并将公司范围内的排放量降至零 [90] - 制药产品研发过程可能超10年,临床试验通常需5 - 7年或更久[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