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亦辰集团(08365) - 2023 - 年度业绩
亦辰集团亦辰集团(HK:08365)2024-01-01 18:28

公司股权交易 - 2021年9月13日公司就出售富滙證券85%股權訂立協議,代價1400万港元,2022年12月23日完成出售[14] - 2022年11月1日公司完成收購Earning Joy 100%股權,其主要於中國提供會計、稅務及業務諮詢服務[14] - 2022年6月14日,公司以3800万港元收购Earning Joy全部股权,承兑票据按年利率2.0%计息[26] - 2022年12月23日,公司同意向承兑票据持有人发行5014.4万股偿付股份以清偿承兑票据及利息,发行价每股0.70港元[29] - 公司原计划以5795.79万港元收购Quest Centurion Limited 13.5%股权,后于2023年11月22日终止该收购协议[53][5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年度公司錄得虧損約1430万港元,2022年同期虧損約820万港元[15] - 公司收益由2022年约7300万港元增加约17.0%至2023年约8540万港元[15] - 2023年虧損增加主因收益、其他收入增加及行政開支和其他經營開支增加[15] - 本年度集团总收益约8540万港元,较2022年约7300万港元增加约17.0%[58] - 持牌业务收益本年度约1550万港元,较2022年约1370万港元增加约13.1%,即约180万港元[61] - 非持牌业务收益本年度约6990万港元,较2022年约5930万港元增加约17.9%,即约1060万港元[62] - 其他收入由2022年约84.9万港元增加至本年度约2300万港元[63] - 行政开支及其他营运开支本年度约12280万港元,较2022年约7330万港元增加约67.5%,即约4950万港元[64] - 财务成本由2022年约250万港元减少至本年度约170万港元[65] - 所得税开支由2022年约75万港元增加至本年度约140万港元[66] - 本年度集团亏损约143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820万港元[68] - 公司经调整EBITDA由2022年约114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1550万港元[73] - 2023年净亏损率约为16.8%,2022年约为11.2%[7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约500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其他货币计值[7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无银行融资或借贷,2022年计息借款及政府贷款约2630万港元[77]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融资租赁承担抵押账面价值约45.8万港元,2022年约110万港元[7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2.1倍,2022年约为1.1倍[8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7.2%,2022年约为64.0%[81] - 2023年9月30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3740万港元已全部分配及动用[9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雇员150名,2022年为189名;2023年雇员福利成本约8800万港元,2022年约4610万港元[97] - 2023年,公司最大客户应占收益占总收益约16.1%,2022年约15.5%;五大客户应占收益占总收益约32.7%,2022年约29.4%[98]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預期2024年營商環境較2023年改善或大致相若,公司將為持牌及非持牌業務發掘商機[16] - 公司及董事會積極探索新商機,尤其關注大灣區收購目標及機遇[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年度,企业融资顾问业务占集团收益总额约13.6%,配售及包销服务、资产管理服务分别占约4.3%及0.1%[22] - 本年度,业务咨询服务占集团总收益约44.5%,会计及税务服务、公司秘书服务、环境社会及管治顾问服务、人力资源服务、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顾问服务分别占约17.2%、5.8%、8.7%、2.4%及3.2%[24] - 集团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持牌业务占本年度总收益约0.2%[25] 公司股份相关交易 - 2023年1月13日,公司与建泉融资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69港元配售最多5700万股配售股份,2月10日完成,所得款项总额约3930万港元,净额约3740万港元,净发行价约0.66港元[31] - 2023年2月13日,公司有条件同意认购1800万股RC365股份,认购价每股0.20英镑(约1.93港元),总代价360万英镑(约3480万港元),将发行3864万股代价股份偿付,发行价每股0.90港元[35] - 2023年10月6日,董事会建议进行股份合并,每25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0.25港元的合并股份[52] - 2023年10月6日,公司股份每手买卖单位为5000股股份,董事会曾建议股份合并生效后改为2000股合并股份,后于12月4日宣布股份合并后每手买卖单位仍为5000股合并股份[52] 公司合作与项目开发 - 2023年2月13日,公司与RC365就开发潜在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订立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36] - 2023年3月2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建泉亚洲与Smart Auto订立谅解备忘录,拟协助其在二级市场筹集约1500万港元扩充资本,谅解备忘录为期一年[39] - 2023年4月4日,公司与Cloudnifier订立意向书,有关为金融机构研发及分销大数据平台及其他综合解决方案,代价将以发行公司股份方式支付[41] - 2023年6月1日,公司与Regal Crown订立无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发展谅解备忘录,有效期24个月[45] - 2023年6月23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雅博企业与Regal Crown订立合作协议,雅博企业支付1500万港元用于开发RC3.0应用程序项目,双方按50:50基准分享利益[47] - RC3.0应用程序开发及升级预期于2024年6月30日或之前完成,收入及收益预期于2024年9月30日或之前开始产生[50] - 公司与GoGoChart订立谅解备忘录,将协助其五年内上市并筹资不少于800万美元[56]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李民强56岁,2022年1月25日获委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执行主席[103] - 许永权42岁,2022年1月25日获委任集团行政总裁[104] - 杨振宇42岁,拥有逾18年会计及税务咨询经验,2022年1月25日获委任董事会副主席[105] - William Robert Majcher 61岁,2017年5月4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杨振宇于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任基石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07] - 杨振宇自2019年4月至今任艾硕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杨振宇自2019年12月至今任三和精化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杨振宇自2020年9月至今任Nexion Technologies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杨振宇自2021年12月至今任TL Natural Gas Holdings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William Robert Majcher于2011年9月至2018年5月任宏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何力钧45岁,2017年12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务行业有逾20年经验[115] - 刘栢坚43岁,2022年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银行界有逾15年经验[118] - 杨振宇于2022年4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23] - 许永权上市后获委任为公司合规主任[124]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股份于2017年5月26日在GEM上市[1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中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26] - 年报日期,公司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7] - 本年度,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由不同人士担任,李民强任执行主席,许永权任行政总裁[130]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合适责任保险[129] - 董事会已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William Robert Majcher任期自2023年5月27日起为期三年,何力钧任期自2023年12月2日起为期三年,刘栢坚任期自2022年1月1日起为期三年[133] - 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William Robert Majcher及何力钧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重选连任[136]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141]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14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四次会议[144] - 举行定期董事会会议须发出至少14日事先通告[145] - 公司遵照GEM上市规则第5.05条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有相关专业知识[134]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书面独立性确认,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134] - 董事会已采纳提名董事之政策,列明考虑候选人的标准及程序[137] - 提名委员会评估及甄选董事候选人时需考虑品格诚信等多项标准[139] - 执行董事李民强、许永权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杨振宇出席率约85.7%;独立非执行董事William Robert Majcher、何力钧、刘柏坚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7]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148] - 本年度核数师审核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1330千港元[150] - 全体董事本年度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阅读有关企业管治的材料[155] - 任何一位或以上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且有权投票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提交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62] - 董事会由6名男性成员组成,计划不迟于2024年12月31日委任一名女性董事[167] - 2023年9月30日,男性及女性雇员分别占总劳动力约40%及60%[167] - 本年度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无修订[169]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 - 报告涵盖集团香港主要业务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的表现,占本年度总收益约90.5%[17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附录二十所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77] - 集团应用环境、社会及管治指引中的重要性、一致性、量化及平衡四项报告原则[177] - 董事会对环境、社会及管治及气候相关事宜承担整体责任[184]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高级管理层成员组成,负责管理集团可持续发展及气候相关事宜[185]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职责包括制定目标指标、实施监察政策表现等[18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已登载于香港交易所网站及集团网站[181] - 公司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所有业务运营及雇员须遵守,委员会将不时检讨此政策[187] - 公司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包括可持续发展、社区与发展、包容性与多元化、气候与环境四个重点[188][191] - 董事会每年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事宜成效,年度风险评估涵盖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194] - 公司本年度识别的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包括网络安全、资料私隐、发展及培训[194] - 公司重视持份者参与,通过不同渠道与主要持份者组别持续互动及沟通[196][197][198] - 公司采用三个步骤进行重要性评估,识别重要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99][200] - 第一步识别20项相关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200] - 第二步邀请持份者对议题重要性评分,收集评估意见,制定重要性矩阵[200] - 第三步重要性评估结果由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及董事会审阅[200] - 公司将努力推动可持续商业环境,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制定符合全球议程的指标[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