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3.083亿港元,较2022年的5.055亿港元减少39.0%;银行借贷为3.833亿港元(2022年:3.228亿港元);负债对权益比率为19.1%(2022年:13.7%)[20] - 2023年员工成本为3.783亿港元,较2022年的3.697亿港元增加2.3%;全职雇员4217名[21] - 2023年中国内地非流动总资产(不包括使用权益法入账的投资、承兑票据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6.75048亿港元,2022年为13.28546亿港元;香港为1695.61万港元,2022年为1738.25万港元;北美为409.25万港元,2022年为466.77万港元[4]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概无视作将予根据购股权计划发行任何潜在摊薄普通股,因无尚未行使的购股[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为3.625亿港元,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1.172亿港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任何重要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32] - 年内,收入的约30.9%及69.1%分别以美元及人民币计值,原材料采购的约7.4%及92.6%分别以美元及人民币计值[44] - 于2023年12月31日,约23.4%、74.0%及2.0%的现金及银行结余分别以美元、人民币及港元计值,约54.6%及45.4%的银行借款分别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44] - 公司2024年年报将于6月19日或之前向股东派发,并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48] - 公司将于2024年7月12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月9日至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须于7月8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并未建议任何末期股息支付[57] - 编制2023年度综合财务资料时,集团发现存货结余存在差异,核数师需更多时间完成审计程序[42]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3年度全年业绩等事宜[53]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2023年度内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4]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申请自2024年6月3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58] - 2023年公司收入16.631亿港元,较2022年的17.578亿港元减少5.4%[63][71]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2.761亿港元,2022年为亏损1.365亿港元[63][71]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3.62422亿港元,2022年为亏损1.51607亿港元[63] - 2023年资产总值34.0715亿港元,2022年为36.56363亿港元[64] - 2023年其他全面收入1.1953亿港元,2022年为亏损2.07652亿港元[73] - 2023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每股亏损17.22港仙,2022年为7.22港仙[73] - 2023年公司权益总额为2004230千港元,较2022年的2354699千港元有所下降;负债总额为1402920千港元,较2022年的1301664千港元有所上升[75] - 2023年公司股本为209982千港元,与2022年持平;储备为1780166千港元,较2022年的2124160千港元减少[75]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274885千港元,较2022年的243199千港元增加;流动负债为1128035千港元,较2022年的1058465千港元增加[75] - 2023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663121千港元,较2022年的1757823千港元有所下降[86]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分部亏损为281068千港元,较2022年的132504千港元亏损扩大[86] - 2023年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平值亏损为16482千港元,而2022年为收益20713千港元[86][91] - 2023年公司汇兑收益净额为5828千港元,较2022年的14469千港元减少[91] - 2023年公司按公平值列账在损益表中处理之金融资产已变现公平值收益净额为525千港元,未变现为322千港元[91] - 2023年公司流动合约负债为45476千港元,较2022年的46521千港元略有减少[88] - 2023年公司综合资产负债表所列资产总额为3407150千港元,较2022年的3656363千港元有所下降[87] - 2023年融资收入5336千港元,融资成本15058千港元,融资净额亏损9722千港元;2022年融资收入12835千港元,融资成本10762千港元,融资净额盈利2073千港元[92] - 2023年除所得税前分部亏损总额为281068千港元,综合全面收入表所列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86180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32504千港元、136856千港元[98] - 2023年各地区收入:中国内地1151704千港元、北美318150千港元、欧盟93222千港元、香港73803千港元、其他国家26242千港元,总计1663121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029599千港元、513295千港元、137260千港元、46699千港元、30970千港元,总计1757823千港元[99] - 2023年资本化率为3.58%,2022年为4.65%[10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76242千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2659千港元、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17564千港元、预扣税208千港元,递延所得税60510千港元、预扣税 - 4699千港元;2022年为14751千港元[10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集团亏损约361526000港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99818000股计算;2022年亏损151678000港元,股数相同[105]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于12月31日为187810千港元,2022年为134893千港元[108] - 2023年本集团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不包括预付款项)净值按港元、人民币、美元计值分别为70914千港元、249273千港元、11461千港元,总计331648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3625千港元、261345千港元、174779千港元、18千港元,总计439767千港元[108] - 2023年计入年初合约负债结余的已确认收入为46521千港元,2022年为54456千港元[110] - 2023年集团收入为1663.1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757.8百万港元减少5.4%;毛利为317.4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299.8百万港元上升5.9%;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61.5百万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0.95港元[119]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净额为241,837千港元(2022年:317,187千港元),应收关联方款项为28,882千港元(2022年:36,341千港元),预付款项为79,553千港元(2022年:108,899千港元),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83,817千港元(2022年:88,684千港元)[112]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为322,453千港元(2022年:362,026千港元),应计雇员福利开支为33,984千港元(2022年:31,045千港元),客户按金为67,372千港元(2022年:87,281千港元)等,总计629,463千港元(2022年:580,831千港元)[127] - 2023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应收贸易账款占应收贸易账款总额的23.2%(2022年:26.4%),本年度应收贸易账款的亏损拨备增加54,001,000港元(2022年:21,323,000港元)[125]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0至60日为193,890千港元(2022年:184,925千港元),61至120日为46,698千港元(2022年:94,929千港元),121至180日为10,589千港元(2022年:30,245千港元),超过180日为178,470千港元(2022年:141,981千港元)[113]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0至30日为252,344千港元(2022年:232,299千港元),31至60日为24,650千港元(2022年:54,416千港元),61至90日为13,592千港元(2022年:12,274千港元),超过90日为31,867千港元(2022年:63,037千港元)[1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原设备制造业务收入为9.981亿港元,较2022年的11.971亿港元大幅减少16.6%;丝绸、棉及合成纤维产品收入7.141亿港元(2022年:9.741亿港元),占比71.5%(2022年:81.4%)[25] - 2023年中国零售业务收入为6.047亿港元,较2022年的5.010亿港元增长20.7%;主要品牌Finity收入2.289亿港元,较2022年的2.401亿港元略微减少4.7%[26] - 2023年物业投资业务收入为6030万港元,较2022年的5970万港元略微增加1.0%[27] - 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将影响集团OEM业务和出口业务,但2023年中国服装品类超50%出口贸易份额为一带一路国家,集团将开拓新市场[28] - 2024年中国国内零售市场有压力,但集团看到细分市场增长,零售业务将聚焦细分领域,提升数码技术应用[29] - 2023年原设备制造业务收入9.981亿港元,较2022年的11.971亿港元减少16.6%[71] - 2023年时装零售业务收入6.047亿港元,较2022年的5.01亿港元增长20.7%[71] - 2023年物业投资业务收入6030万港元,较2022年的5970万港元增长1.0%[71] - 2023年12月31日,原设备制造、零售、物业投资的分部资产总额分别为1726632千港元、774027千港元、859500千港元,总计336015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651376千港元、1081970千港元、845670千港元,总计3579016千港元[98] - 2023年对北美国家销售额为318.2百万港元(2022年:513.3百万港元),占原设备制造业务总收入的31.9%(2022年:42.9%);对欧洲国家及其他市场销售额分别为93.2百万港元(2022年:137.3百万港元)及586.7百万港元(2022年:546.5百万港元)[1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专柜销售额为189.6百万港元(2022年:126.8百万港元),占总零售收入的31.4%;电商、自营店及专营代理商销售额分别为296.7百万港元(2022年:267.0百万港元)、4.7百万港元(2022年:4.7百万港元)及113.7百万港元(2022年:102.6百万港元)[121] 财务结算相关 - 应收票据及应付票据平均到期日为两个月内[124][128] - 零售以现金或信用卡等结算,与信用卡公司协定信贷期通常14日内,要求百货公司及线上零售商销售日起两个月内清偿款项[123]
华鼎控股(03398)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