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主业连续多年亏损 正海磁材拟"壮士断腕"
688372伟测科技(688372) 中国经济网·2024-10-21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正海磁材十年前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领域,如今因该业务连续亏损拟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而其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业务表现亮眼,使公司盈利能力仍保持增长 [1][3] 公司发展历程 - 2014年10月公司发布收购预案,启动对上海大郡的并购行动,当时上海大郡100%股权评估值为4.71亿元,增值率417.50% [2] - 2015年4月公司以3.92亿元总价完成对上海大郡81.5321%股权的收购,持股比例增至88.6750% [1] - 2017年3月公司收购少数股东熊平持有的上海大郡2.3558%的股权 [1] - 2018年6月公司以零对价取得上海大郡原股东明绚新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所持上海大郡剩余6.9692%股权,至此持有上海大郡98%的股权 [1] 业务发展情况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 - 上海大郡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较早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公司 [1] - 2012 - 2014年上半年上海大郡营业收入分别为2450.21万元、5589.85万元、4445.8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 1959.17万元、 - 1089.03万元、 - 916.97万元 [2] - 业绩承诺方承诺上海大郡2015 - 2017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00万元、3500万元和5000万元 [2] - 2015年和2016年上海大郡完成业绩承诺,2017年业绩变脸,扣非后净利润大幅亏损6670.42万元 [3] - 2018 - 2024年上半年上海大郡一直处于亏损,净利润分别为 - 4029.21万元、 - 10526.03万元、 - 9315.20万元、 - 3665.15万元、 - 6159.98万元、 - 3727.80万元和 - 3358.63万元 [3] - 自2020年以来该业务连续亏损且营业收入占比长期低于2%,对公司整体经营发展造成较大拖累 [1]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业务 - 该业务营业收入自2018年超过10亿元后一路攀升,2022年度达到历史峰值62.28亿元,2023年度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影响,营收下滑至57.7亿元,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3] 公司业绩影响 - 2018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40.8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暴跌180.28%,亏损8156.07万元,主要因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对上海大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48亿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685.14万元 [3] - 2019 - 2023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3亿元、1.33亿元、2.65亿元、4.04亿元和4.48亿元 [3] 业务收缩原因 - 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快速发展,新能源第三方电机驱动系统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整车厂“垂直一体化”加快,价格战愈演愈烈,供应链面临严峻考验 [1] - 受重要战略客户业务调整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空间缩小且持续压缩,业务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 业务优化决策 - 为优化公司产业结构,提高经营运行效率,综合考虑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及业务实际运营情况,公司拟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并授权管理层确定策略及具体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