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测科技(688372)
搜索文档
伟测科技(688372) - 关于控股股东可转债持有比例变动达到10%的公告
2025-11-15 00:02
可转债发行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金额117,500.00万元,期限6年,数量11,750,000张[3] 控股股东配售与减持 - 控股股东蕊测半导体配售“伟测转债”3,627,080张,占比30.87%[3] - 2025年10月27日至11月14日,蕊测半导体减持“伟测转债”1,402,870张,占比11.94%[4] - 变动后蕊测半导体持有“伟测转债”2,224,210张,占比18.93%[5]
伟测科技:关于控股股东可转债持有比例变动达到10%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1-14 20:45
公司股东减持可转债 - 控股股东上海蕊测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至2025年11月14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伟测转债 [2] - 累计减持数量为1,402,870张 [2] - 减持数量占可转债发行总量的11.94% [2]
伟测科技:控股股东减持可转债比例达11.9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8:14
公司股东减持行为 - 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蕊测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至11月14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可转债 [1] - 累计减持伟测转债数量为1,402,870张 [1] - 减持数量占可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为11.94% [1]
伟测科技(688372.SH):蕊测半导体累计减持“伟测转债”140.29万张
格隆汇APP· 2025-11-14 16:48
公司股东减持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1月14日收到债券持有人蕊测半导体的告知函 [1] - 蕊测半导体自2025年10月27日至2025年11月14日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减持伟测转债140.29万张 [1] - 本次减持数量占伟测转债发行总量的11.94% [1]
伟测科技:蕊测半导体累计减持“伟测转债”140.29万张
格隆汇· 2025-11-14 16:46
事件概述 - 公司于2025年11月14日收到债券持有人蕊测半导体的告知函 [1] - 蕊测半导体在2025年10月27日至2025年11月14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减持伟测转债140.29万张 [1] - 减持数量占伟测转债发行总量的11.94% [1]
上海伟测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不提前赎回“伟测转债”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1-12 03:31
公司核心决定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行使“伟测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 [2] - 该决定基于对公司长期稳健发展与内在价值的信心,并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及公司情况综合考虑,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 [10] - 公司同时承诺在未来三个月内(即2025年11月12日至2026年2月11日),如再次触发赎回条款,均不行使提前赎回权利 [2][10] 赎回条款触发情况 - 公司股票在2025年10月15日至2025年11月11日期间,满足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伟测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已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2][10] - 具体而言,在2025年10月15日至11月4日期间,有10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调整前转股价格的130%(即81.48元/股) [10] - 在2025年11月5日至11月11日期间,有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调整后转股价格的130%(即81.45元/股) [10] 可转债基本情况 - “伟测转债”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17,500.00万元,每张面值100元,共计1,175.00万张 [3] - 债券期限为自2025年4月9日起六年,至2031年4月8日止 [3] - 转股期自发行结束之日(2025年4月15日)起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025年10月15日)开始 [4] 转股价格调整历史 - “伟测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82.15元/股 [5] - 因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现3.40元并转增3股),转股价格由82.00元/股调整为62.82元/股 [6] - 经过数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归属登记后,截至公告日,最新转股价格已调整为62.65元/股 [7] 保荐人核查意见 - 保荐人认为公司本次不行使提前赎回权已履行必要审批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募集说明书》的约定 [11] - 保荐人对公司本次不提前赎回“伟测转债”的事项无异议 [12]
伟测科技:关于不提前赎回“伟测转债”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1-11 19:42
伟测转债触发赎回条款及公司决定 - 公司股票在2025年10月15日至2025年11月11日期间,满足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伟测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已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2] - 公司于2025年11月11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不提前赎回"伟测转债"的议案 [2] - 董事会决定本次不行使"伟测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且在未来3个月内(2025年11月12日至2026年2月11日),如再次触及有条件赎回条款,公司均不行使提前赎回权利 [2] 未来赎回权利行使安排 - 自2026年2月12日起的首个交易日重新计算,若"伟测转债"再次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董事会将另行召开会议决定是否行使提前赎回权利 [2]
伟测科技(688372) - 关于不提前赎回“伟测转债”的公告
2025-11-11 18:33
可转债发行 - 公司发行1175.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117,500.00万元,期限6年[4] - “伟测转债”初始转股价格82.15元/股,调整后变为62.65元/股[7][10][11] 转股与赎回 - 可转债转股期自2025年10月15日起至2031年4月8日止[6] - 到期按债券面值110%(含最后一期利息)赎回未转股债券[12] - 2025年10月15日至11月11日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3] - 2025年11月11日董事会决定本次不行使提前赎回权利[3] 利润分配 - 2024年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40元(含税),转增3股[8] 人员持仓 - 上海蕊测半导体期初持有“伟测转债”3627080张,期末持有2774210张[19] - 董事长骈文胜等高管期初持有后全部卖出[19]
伟测科技(688372)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伟测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提前赎回“伟测转债”的核查意见
2025-11-11 18:33
可转债发行与交易 - 公司发行1175.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117,500.00万元,期限六年[1] - “伟测转债”2025年4月30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 转股相关 - 可转债转股期自2025年10月15日起至2031年4月8日止[3] - “伟测转债”初始转股价格82.15元/股,调整后变为62.65元/股[5][6][9] 赎回条款 - 到期按债券面值110%赎回未转股债券[10] - 转股期内满足条件或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可赎回[11] 赎回情况 - 2025年10月15日至11月11日公司股票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14] - 2025年11月11日公司决定不提前赎回,未来三月内再触发也不行使权利[15] 减持情况 - 2025年5月12日至11月11日控股股东等减持“伟测转债”,如上海蕊测减持852,870张[17] 利润分配与转增股本 - 2024年每10股派3.40元,每10股转增3股[6]
伟测科技(688372):2025年三季报点评:产能、稼动率高增,单季度收入利润创历史新高
长江证券· 2025-11-07 18:4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维持[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 单季度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主要受益于AI领域测试需求爆发 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及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4][11] - 公司通过前瞻性的高端测试产能扩张策略和高效运营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推动晶圆测试和芯片成品测试两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 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11] - 高端测试业务占比提升 规模效应显现及精细化管理带来的费用优化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双提升[11] - 公司战略定位清晰 正从测试服务提供商向高端芯片质量与可靠性解决方案伙伴转型 面对下游市场高景气度 坚持研发驱动 大幅增长的资本开支为产能高速扩张奠定坚实基础[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83亿元 同比增长46.22% 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26.41% 扣非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增长173.31%[2][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4.48亿元 同比增长44.40% 环比增长28.44% 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98.11% 环比增长34.85% 扣非归母净利润0.9亿元 同比增长86.20% 环比增长128.06%[2][4]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8.68% 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单季度毛利率高达44.59% 同比提升2.14个百分点 环比提高8.60个百分点[1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8.70% 同比提升10.32个百分点 单季度净利率升至22.61% 同比提高6.13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01个百分点[1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提升至5.0亿元 同比增长66.4%[11] 运营与战略发展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达7.64亿元 同比增长106.75% 环比增长28.58% 2025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规模已达18.41亿元 超出2024年全年的14.83亿元 同比增长82.39%[11] - 公司坚持研发驱动战略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27亿元 占营收比重11.70%[11] - 公司通过在上海 南京 无锡三大基地快速扩产 未来高增的产能可适配快速成长的国内AI 智驾需求[11] 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15亿元 21.80亿元 29.75亿元[1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1亿元 4.79亿元 7.46亿元[1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对应PE为45倍 30倍 19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