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配料表造假?消费者怎么才能不被耍
文章核心观点 - 良品铺子涉嫌配料表造假事件引发市场关注,监管部门已立案调查 - 休闲食品行业存在配料表造假风险,企业为追求口味创新和快速市场反应,可能忽视产品质量和真实性 [1][2] 公司情况 - 良品铺子被举报涉嫌委托生产的"酸辣粉未检测出红薯淀粉""桂香坚果藕粉检测出木薯基因",武汉东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已立案调查 [1] - 良品铺子关联上市公司披露说明公告称本年度的多批次送检中各指标均合格 [1] 行业现状 - 休闲食品行业企业多出于口味"创新"驱动,年轻消费者往往只认口味而少理成分,导致企业可能冒着风险去大胆"跨界"挣快钱 [2] - 休闲食品行业存在丰富的添加剂混搭与替换的空间,网红食品推出频率极高,每一款是否都合乎国家标准存疑 [1] - 大牌企业的网点多、市场存在感强、产品丰富多元,消费者容易产生信任感与侥幸心,但网络打假人时刻提醒消费者对大牌也要保持警觉 [2] - 大企业造假风险比小企业大,如果举报坐实,可能引发监管检讨,监管部门需用更大力度和技术揭发名不副实、偷换概念却吃了没病的食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