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科技事业成就显著,创新力排名上升至第11位,多地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为科技强国建设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025年需进一步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步伐 [1] 打造数字经济核心区 - 2024年红谷滩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从4019家跃升至5830家,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从27家激增至59家,同比上升185%,企业年营收从53.7亿元迈向近100亿元 [2] - 南昌未来科学城吸引5个重磅项目入驻,投资71亿元,江西北斗等揭牌签约,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迁至VR科创城,江西求是高等研究院获多项科技成果登记和专利授权 [3] - 2024年红谷滩区精准筛选12条关键政策纳入“免申即享”清单,兑现5000余万元奖励资金,研发投入13.91亿元,同比增长28.2%,新增多家科技型企业 [3] 优环境突出企业作用 - 2024年海沧区多家企业获科技进步奖项,全区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达53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2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4] - 2024年海沧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5.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49.46亿元,占全社会的96% [5] - 海沧区累计建成各类各级创新载体129家,2024年新增3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市级创新联合体和2个市级联合实验室 [5] - 2024年海沧区实施82个数字化转型改造项目,2个项目入选全国5G工厂名录 [6] 抓创新强工业兴产业 - 2024年沁阳市技术合同登记额完成10.2亿元,拥有焦作市创新型种子企业20家,沁阳经开区创建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7] - 沁阳科创园已建成两个园区,2024年多项科研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或实现国产化替代,多家公司入库或上榜 [8] - 2024年沁阳市创新主体培育、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人才等方面持续提升,新一年将统筹抓好4项工作 [9] 全链条协同融合发展 - 珠海在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13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4.06%,全链条协同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10] - 2024年珠海在省实验室、港珠澳三地科技交流平台、科研平台、支持地方产业方面取得“四个突破” [10] - 未来珠海将以“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为着力点,深化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2]
汇聚科技强国建设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