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京津冀三地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区域内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驱动力,推动区域要素市场结构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在政策支持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未来将继续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新模式,加速形成区域一体化大市场 [1][2][5] 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 2023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8766.7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市GDP比重42.9% [1] - 2022年天津数字经济规模超870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2722亿元 [1] - 2022年河北数字经济规模1.51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35.6% [1] 数字经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 - 2024年12月京津冀三地和雄安新区成立京津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运行新版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服务35万多家企业 [2] - 数字化促使企业以信息化管理方式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加速产业链区际延伸,增强区域协同发展支撑力 [2]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使企业组织模式趋于数字“云端制”,促使生产要素内部流动,夯实区域协同发展要素基础 [2] 数字经济对区域要素市场的影响 - 数字技术促使要素流通过程透明化,提高区域要素合理化配置水平,推动区域要素市场结构升级 [3] - 2014 - 2022年京津冀三地相互投资11196次,互设分支机构30257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800亿元 [3] - 数字经济打破市场分割格局,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要素大市场 [3] 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 数字赋能推动各产业深度融合,加速产业向高端化转型,优化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 [4] - 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引领三地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全方位开放,加快形成区域全产业链 [4]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支持 -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央部委出台系列配套政策 [5] - 2023年起《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出台,深化京津冀关键领域协作 [5] -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形成合力,完善政策体系,数字技术为政策制定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5]
数字技术成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