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ess Release: ECCO 2025: new duvakitug data reinforce best-in-class potential in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SNYSanofi(SNY) GlobeNewswire News Room·2025-02-22 15:30

文章核心观点 - 赛诺菲和梯瓦制药公布duvakitug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RELIEVE UCCD 2b期研究新详细结果,显示出良好疗效和安全性,为3期项目奠定基础 [1][6] 分组1:研究介绍 - RELIEVE UCCD是14周的2b期、随机、双盲、剂量范围研究,旨在确定duvakitug对中重度UC或CD成人患者的疗效、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耐受性 [11] - 研究采用创新高效的篮子研究设计,允许纳入UC或CD患者,也是首个且唯一研究TL1A在CD中影响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期研究 [11] - 患者按1:1:1比例随机接受两种duvakitug剂量之一或安慰剂,每两周皮下注射一次,为期14周,按既往是否接受过先进IBD疗法分层 [12] - UC队列患者为对既往常规和/或先进疗法反应不足、失去反应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期成人患者,CD队列患者为有记录显示对常规和/或先进疗法反应不足、失去反应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期成人患者 [12] - 主要疗效终点为UC队列中达到临床缓解(根据改良Mayo评分定义)的参与者数量,或CD队列中达到内镜反应(根据SES - CD内镜评分定义)的参与者数量 [13] - 研究在美国、欧洲、以色列和亚洲设有研究点 [13] 分组2: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结果 - RELIEVE UCCD研究UC队列中,14周时duvakitug 450mg剂量组36%、900mg剂量组48%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mMS)的主要终点,安慰剂组为20%;安慰剂校正率分别为16%(450mg剂量)和27%(900mg剂量)(p = 0.050和0.003) [2] - 与安慰剂相比,duvakitug两个剂量在有先进疗法(AT)治疗经验和无AT治疗经验的亚组患者中均观察到更高的临床缓解率 [3] 分组3:克罗恩病(CD)研究结果 - RELIEVE UCCD研究CD队列中,14周时duvakitug 450mg剂量组26%、900mg剂量组48%的患者达到内镜反应(SES - CD)的主要终点,安慰剂组为13%;安慰剂校正率分别为13%(450mg剂量)和35%(900mg剂量)(p = 0.058和<0.001) [5] - 与安慰剂相比,duvakitug两个剂量在有AT治疗经验和无AT治疗经验的亚组患者中均观察到更高的内镜反应率 [5] - 有AT治疗经验亚组中,450mg剂量组11%、900mg剂量组48%达到内镜反应,安慰剂校正率分别为7%(450mg)和44%(900mg) [5] - 有AT治疗经验亚组中,450mg剂量组29%、900mg剂量组36%达到内镜反应,安慰剂校正率分别为22%(450mg)和29%(900mg) [7] - 无AT治疗经验亚组中,450mg剂量组39%、900mg剂量组53%达到内镜反应,安慰剂校正率分别为12%(450mg)和26%(900mg) [7] - 临床反应(mMS)方面,450mg剂量组81%、900mg剂量组70%,安慰剂组为52% [7] - 内镜改善(MES)方面,450mg剂量组45%、900mg剂量组50%,安慰剂组为23% [7] - 组织学 - 内镜黏膜改善(HEMI)方面,450mg剂量组30%、900mg剂量组33%,安慰剂组为16% [7] - 无AT治疗经验亚组中,450mg剂量组47%、900mg剂量组47%达到内镜反应,安慰剂校正率分别为25%(450mg)和25%(900mg) [8] - 内镜缓解(SES - CD)方面,450mg剂量组17%、900mg剂量组26%,安慰剂组为9% [15] - 临床缓解(CDAI)方面,450mg剂量组50%、900mg剂量组54%,安慰剂组为41% [15] - 临床反应(CDAI)方面,450mg剂量组61%、900mg剂量组62%,安慰剂组为41% [15] - 临床反应(PRO2)方面,450mg剂量组50%、900mg剂量组53%,安慰剂组为29% [15] 分组4:安全性数据 - 在UC和CD队列中,duvakitug总体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 [9] - 未观察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导致停药的AE或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AESI)的剂量依赖性或不良事件模式 [9] 分组5:药物介绍 - duvakitug是一种潜在的同类最佳人IgG1 - λ2单克隆抗体,靶向肿瘤坏死因子(TNF)样配体1A(TL1A),也称为TNF超家族成员15(TNFSF15) [14] - TL1A信号传导被认为通过与死亡受体3(DR3)结合来放大炎症并驱动与IBD相关的纤维化 [14] - duvakitug专门设计用于优先抑制通过DR3的TL1A信号传导,具有减少TL1A - DcR3抑制的潜在优势 [16] - duvakitug目前正在进行治疗UC和CD的2b期临床研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经任何监管机构审查 [16] 分组6:公司合作 - 梯瓦和赛诺菲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梯瓦的duvakitug用于治疗UC和CD [17] - 两家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平均分担开发成本,并在主要市场平分净利润和亏损,其他市场采用特许权使用费安排 [17] - 赛诺菲将主导3期临床开发项目,梯瓦将负责产品在欧洲、以色列和其他指定国家的商业化,赛诺菲将负责在北美、日本、亚洲其他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商业化 [17] 分组7:公司介绍 - 梯瓦制药是一家全球性制药公司,在创新的各个领域开展业务,为全球患者提供药品,拥有120多年历史,全球有37000名员工分布在57个市场 [18] - 赛诺菲是一家创新型全球医疗保健公司,致力于追求科学奇迹以改善人们生活,为全球数百万人提供潜在改变生活的治疗方案和救命疫苗保护 [19] - 赛诺菲在泛欧证券交易所(EURONEXT: SAN)和纳斯达克(NASDAQ: SNY)上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