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软科技已可平视世界!申万宏源刘洋:科技投资要按照产业发展逻辑进行
000166申万宏源(000166) 证券时报网·2025-02-27 16: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AI产业蓬勃发展但也给投资者带来挑战,国外投资理论不能充分评估中国科技企业价值,投资者应按产业发展逻辑投资,关注交叉学科和硬科技 [1][2] 中国AI产业现状 技术领域 - 中国语言大模型在中文文字处理方面达国际水平,多轮推理能力强,但存在幻觉和精度问题,仍有进步空间 [3] 产业布局 - 企业本地化部署成风,原因包括智能平权降低成本、规避数据云端安全问题、满足个性化需求 [3] 投资市场 - 算力投资争议不断,市场重心在硬件投资与软件端和云端之间来回跳跃 [1] 对相关事件的看法 外资研报称中国AI迎来“斯普特尼克时刻” - 类似2023年初OpenAI的GPT - 4发布,说明中国科技已很强,只看股价会低估中国科技发展水平 [4] DeepSeek出圈后部分算力相关公司股价下跌 - 算力分为高端和中低端普及算力,AI发展后高端算力售价或受影响,但其他要素大概率乐观,整体算力需求比市场大部分人乐观 [6] DeepSeek发布后国内投资市场从硬件投资转向软件端和云端 - 从终端角度转变自然,因应用普及速度快;从股票投资角度是正常现象,整个过程是动态变化的 [6] AI产业链相关情况 发展周期与机会 - 技术变革传导快且自下而上,产业链先发展算法,再是算力,应用发展起来后端侧有机会,还会带动内存存储等领域 [7] 投资建议 - 个人投资者可选择创新稳健的领军公司或最创新最有弹性的公司,有能力者可把握轮动机会 [7] AI大模型未来趋势与机会 3 - 5年 - 关注硬科技AI领域,如机器人、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等;今年内应用和端侧算力相关领域有不错发展 [8] 5 - 10年 - 关注更底层学科,如医药AI领域和材料领域 [8] 对中国科技发展的信心来源 - 2018 - 2019年后制造科技崛起,2023 - 2024年后出现和西方不同的发展模式,国内科技产业发展快但估值理论需与时俱进,科技竞争激烈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8][9] 投资者抓住科技产业投资机会的建议 - 按产业发展逻辑投资,关注交叉学科,优先投资硬科技,具体可选择代表性大公司股票或热门领域相关股票或基金产品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