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人大代表、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疏通eVTOL适航取证堵点 助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适航取证成为企业瓶颈,全国人大代表黄立关注新型航空器适航取证难题并提出系统性改革方案,同时指出湖北低空经济发展有优势但也存在问题 [1][2][3][5] eVTOL适航取证遇瓶颈 - 适航取证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标准适配性不足等问题,制约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1] - 民用航空器适航需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AC)“三大通行证”,新型航空器适航取证周期普遍长,型号合格证获取难度最大,增加企业成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 [2] - eVTOL迭代快,现有适航审定标准以传统航空器为框架,难以适应新型航空器发展需求,我国对新型航空器采用“一事一议”审定模式,可能让部分新型航空器错失市场先机 [2] 解开适航审定“三重门” - 设立“新型航空器快速审定通道”,将整体审定时限压缩至两年内,型号合格证审批控制在一年,遴选重点企业开展“审定伴随研发”试点,对前沿技术实施“分级风险评估”机制 [3] - 尽快出台新型航空器适航标准等六大规范性文件 [3] - 推动中外适航双边互认,民航局积极参与国际适航标准制定,简化跨境适航审定流程 [3] - 扩大适航审定人才队伍,从低风险不载人航空器开始试行,将适航审定技术审查工作交由第三方单位承担,取消对设计保证系统的符合性核查工程师“应当来自于设计机构”的要求 [4] 湖北低空经济蓄势待“飞” - 万亿级低空经济成多地发展新兴经济重要抓手,湖北发布行动方案,构建“三线并进”产业格局,打造中部低空经济高地,湖北在推进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上有先天优势 [5] - 湖北可实施低空飞行活动的空域较少,空域使用按传统模式,希望将武汉、荆门等城市纳入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 [5] - 湖北已建成8个通用机场,17个获选址批复,但通用机场网络未形成联动效应,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亟须完善,需加快制定行业标准与资金扶持政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