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红外(002414)

搜索文档
国防军工行业9月30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7:0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30日上涨0.52% [1] - 申万行业中有19个行业上涨,涨幅居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和国防军工,涨幅分别为3.22%和2.59% [1] - 跌幅居前的行业为通信和非银金融,跌幅分别为1.83%和1.14%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23.03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仅有4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20.78亿元,行业涨幅为2.59% [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9.84亿元,日涨幅为3.22% [1]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为114.05亿元 [1] - 通信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59.36亿元 [1] 国防军工行业个股表现 - 国防军工行业138只个股中,119只上涨,4只涨停,18只下跌 [2] - 行业内有80只个股资金净流入,其中10只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2] - 资金净流入居首的个股为中航沈飞,净流入9.02亿元,股价涨停 [2] - 航天彩虹和国睿科技资金净流入分别为2.26亿元和1.76亿元,国睿科技股价涨停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5只净流出超3000万元,中国船舶净流出5.50亿元居首 [2]
高德红外(002414):2025H1业绩同比高增,完整装备系统内销外贸空间广阔
中邮证券· 2025-09-30 09: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9]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同比高增 营业收入19.34亿元同比增长68%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907% [4][5] - 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内销外贸空间广阔 已跻身国际高端供应商行列 [7][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51/61/77亿元 归母净利润6.68/8.54/12.45亿元 [9]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51.02%同比基本持平 四费费率27.60%同比降低17.85个百分点 [6] - 红外综合光电及完整装备系统收入18.66亿元同比增长70% 毛利率51.65% [5] - 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收入0.57亿元同比增长640% 毛利率33.79%同比提高68.56个百分点 [5][6] 业务进展 - 2024年3月签订军贸合同3.34亿元 2025年7月签订采购协议8.79亿元 [7] - 2025年7月签订外贸产品合同6.85亿元 8月签订产品订购合同3.07亿元 [7] - 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多领域、多兵种跨越 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 [7]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113.94倍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76/60/41倍 [3][9] - 当前市净率8.06倍 预计2025-2027年PB分别为7.35/6.60/5.74倍 [3][11] - 每股收益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0.16/0.20/0.29元 [9][1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0.68亿元同比增长89.27% 2026年60.70亿元增长19.77% 2027年77.20亿元增长27.19% [11] - 预计2025年毛利率43.0% 2026年41.2% 2027年39.9% [11] - 预计2025年ROE 9.6% 2026年11.1% 2027年14.0% [11]
高德红外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84.58万股,成交额964.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6:54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22日高德红外发生大宗交易成交84.58万股 成交金额964.21万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0.75% [1] - 成交价格11.4元较市场收盘价12.27元折价7.09% [1] 交易明细分析 - 第一笔交易成交量34.77万股 成交金额396.38万元 买方为华金证券湖北分公司 卖方为华福证券武汉塔瑜路证券营业部 [2] - 第二笔交易成交量49.81万股 成交金额567.83万元 买方为华金证券湖北分公司 卖方为中郎证券福建分公司 [2]
军工电子板块9月22日涨0.13%,兴图新科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9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16:53
板块整体表现 - 军工电子板块当日上涨0.13% 领涨个股为兴图新科(涨跌幅9.66%)[1] - 上证指数上涨0.22%至3828.58点 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157.97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2% 最高涨幅达9.66% 同时10只个股跌幅超2% 最大跌幅为4.29%[1][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三位:兴图新科(688081)涨9.66%至35.77元 国光电气(688776)涨6.34%至90.95元 *ST万方(000638)涨5.02%至4.60元[1] - 成交量前三:高德红外(002414)成交104.93万手 景嘉微(300474)成交22.54万手 华丰科技(688629)成交26.56万手[1] - 跌幅显著个股:*ST诚昌(001270)跌4.29%至41.27元 成电光信(920008)跌4.04%至66.18元 新光光电(688011)跌3.23%至45.48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资金呈分化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出6.94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6418.7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7.59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景嘉微(300474)净流入1.72亿元(占比9.53%) 高德红外(002414)净流入1.53亿元(占比11.89%) 华丰科技(688629)净流入5673.12万元(占比2.01%)[3] - 资金净流出显著个股:景嘉微遭游资净流出9669.79万元 高德红外遭散户净流出1.51亿元 亚光科技(300123)游资净流出2014.93万元[3] 成交活跃度 - 成交额前三个股:华丰科技(688629)成交28.29亿元 景嘉微(300474)成交18.04亿元 高德红外(002414)成交12.84亿元[1] - 低成交额个股:*ST圆锥(002231)成交2860.93万元 高凌信息(688175)成交4271.97万元 成电光信(920008)成交5741.72万元[1][2] - 板块内成交额超1亿元个股达16只 显示整体交投活跃[1][2][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热成像设备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企业布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成本下探与场景深化,医疗等民用市场成增长主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2 08:51
行业概述 - 热成像设备是一种通过接收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为可见热图像的光电设备 能够以非接触方式直观呈现物体的温度分布 [1][2] - 按工作温度可分为需低温制冷的制冷型热成像仪和无需制冷的非制冷型热成像仪 按功能可分为测温型和非测温型 [3] - 行业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 呈现出国产化、智能化与成本持续下探的明确趋势 [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以红外探测器为核心 非制冷型技术国产化率超80% 成本显著下降 [1][4] - 中游以高德红外、睿创微纳等企业为主导 实现从芯片到整机的全链条整合 [1][5] - AI算法与热成像深度融合使目标识别准确率突破95% 边缘计算实现0.8秒实时响应 [5] - 下游应用覆盖军用与民用两大板块 军用包括红外制导和夜视侦察 民用包括工业检测、安防监控、医疗健康及消费电子 [1][5] 市场规模 - 2020至2024年中国热成像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4% 2024年已达810亿元 [1][6]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1][6] - 2024年军用热成像设备市场规模达275.4亿元 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300亿元 [6] - 预计到2030年热成像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8] 竞争格局 - 国有军工企业主导军用高端市场 上市公司形成中坚力量 [8] - 高德红外2024年营收26.78亿元 睿创微纳营收43.16亿元及净利润6.1亿元 [8] - 企业布局呈现技术驱动与场景深耕并重特征 睿创微纳垄断消费电子与工业市场 高德红外主导军用领域 [9] - 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依托安防渠道优势跨界渗透智慧城市与交通监测领域 [9] 技术发展 - 国产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推动设备向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 [9] - 像元尺寸持续缩小 探测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显著提高 [9] - AI算法能够对热成像图像进行实时分析 实现自动目标识别、异常检测以及预测性维护等高级功能 [9][10] 应用领域 - 工业领域是市场主力 2024年规模占比约35% 广泛应用于设备故障诊断、能源管理等场景 [5] - 汽车市场在自动紧急制动法规实施和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迎来快速增长 [5][11] - 医疗领域借助热成像设备实现非接触体温监测与慢性病筛查 需求持续提升 [5][11] - 消费电子领域技术逐步融入智能家居与可穿戴设备 赋能家庭安防与健康管理 [5] 海外市场 - 国产热成像设备凭借成本优势和本地化服务逐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12] - 部分国内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在安防监控、工业检测等方面存在大量需求 [12]
高德红外股价涨5.4%,创金合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0.14万股浮盈赚取6.1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14:4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上涨5.4%至11.90元/股 成交额达9.83亿元 换手率2.49% 总市值508.22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红外综合光电及完整装备系统占比96.47% 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占比2.95% 房屋出租占比0.27% 其他业务占比0.25% 技术服务占比0.06% [1] 基金持仓情况 - 创金合信先进装备股票A(011685)二季度减持24.04万股 当前持有10.14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2879.52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20.45% 近一年收益60.26% 成立以来收益32.81% [2] - 9月19日该持仓实现浮盈约6.19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李晗累计任职时间10年30天 现任管理资产总规模5203.67万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4.78% 最差基金回报-8.6% [3]
高德红外股价涨5.4%,国寿安保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36.35万股浮盈赚取83.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14:4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上涨5.4%至11.90元/股 成交额达9.83亿元 换手率2.49% 总市值508.22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红外综合光电及完整装备系统占比96.47% 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占比2.95% 房屋出租占比0.27% 其他业务占比0.25% 技术服务占比0.06%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寿安保策略精选混合(LOF)A持有136.3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07%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83.17万元 最新规模4.55亿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14.31% 近一年收益30.31% 成立以来收益91.21%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严堃累计任职时间1年267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4.74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63.91% 最差基金回报29.02% [3]
高德红外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9.6万股,成交额20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7:03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18日高德红外发生大宗交易成交19.6万股 成交金额200.9万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0.3% [1][2] - 成交价格10.25元 较当日市场收盘价11.29元折价9.21% [1] 交易细节 - 买方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学院南路证券营业部 [2] - 卖方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莞东城中路证券营业部 [2] - 证券代码002414 证券简称高德红外 [2]
高德红外9月17日获融资买入4276.50万元,融资余额8.7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37
股价及交易数据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0.71% 成交额达4.1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4276.50万元 融资偿还4062.12万元 融资净买入214.38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76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8.73亿元占流通市值1.80%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1] - 融券余量26.88万股 融券余额305.86万元 处于近一年40%分位较低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84万户 较上期增加17.87%[2] - 人均流通股26474股 较上期减少15.16%[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107.02万股 较上期减少1077.24万股[3] - 华夏军工安全混合A增持2976.33万股至5471.02万股[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350.58万股至2529.59万股[3] - 国泰中证军工ETF新进持股1980.86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9.34亿元 同比增长68.24%[2] -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 同比增长906.85%[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7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87亿元[3] 主营业务构成 - 红外综合光电及完整装备系统占比96.47%[1] - 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占比2.95%[1] - 其他业务包括房屋出租0.27% 其他0.25% 技术服务0.06%[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1] - 成立日期2004年7月13日 上市日期2010年7月16日[1] - 主营业务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及完整武器系统的研制与生产[1]
行业军贸市场深度研究:全球百年变局激荡,我国军贸大有可为
兴业证券· 2025-09-16 19:0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全球军贸市场集中度高,前两名国家合计占比超过50%,美国及其盟友占据统治地位,2015-2019年/2020-2024年两个五年间总计占比分别为64.10%和78.06%[2] - 中国军贸份额与制造业能力不匹配,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27.7%,但军贸仅占全球3.9%,排名第六,未来5到10年持续上行趋势明确[2] - 中国军贸发展迎来新机遇,包括全球地缘冲突加剧、武器装备迭代加速、出口开放度提高、“一带一路”合作意愿增强及军贸反哺作用显著[2] 军贸行业概述 - 军贸定义为军事装备的转让,具有国家主导色彩,是政治、军事、外交战略的体现,产品形式包括商品交易、技术交易和维修保养等[12] - 军贸动因包括维持国防工业水平、平衡国际贸易收支、影响外交战略、提升地区安全平衡和加强盟国军事协同[16] - 利益分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国防利益,政治利益强化区域影响力,经济利益带动科技工业发展和规模效应,国防利益保持生产能力和检验装备水平[19] 全球军贸概况 - 全球军贸额增长平稳,1950-2024年复合增长率1.72%,主要经历冷战前期增长、冷战后期下降和21世纪重拾上升三次波动[31] - 出口国格局稳定,前五名国家排名变动小,行业集中度高,2015-2019年前十名国家占比89.70%,2020-2024年占比88.60%[32] - 进口地区集中于亚太和中东,2015-2019年前五名为沙特阿拉伯、印度、埃及、中国、澳大利亚,2020-2024年为乌克兰、印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48] - 武器类别稳定,飞行器占比超40%,导弹、舰船和特种车辆紧随其后,导弹占比小幅提升[56] - 全球军工企业百强榜美国占优,2023年前20名中美国企业9家,中国6家,美国企业军品收入占比高,如诺格公司91%[64][66] 主要军贸出口国概况(美国) - 美国军贸出口绝对领先,1950-2024年占全球30%以上,2015-2019年出口额503.67亿TIV,2020-2024年609.49亿TIV,增长21.01%[69] - 军贸对象遍布全球,核心客户为日本、沙特等,1950-2024年前20大对象占比77.70%[73] - 地缘政治创造军售机会,中东战争、越南战争等拉动出口,近年通过搅动亚太、中东局势巩固垄断地位[75] - 近10年军售重点向亚太倾斜,2015-2024年出口对象前五包括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日本等,2020-2024年新增卡塔尔、乌克兰[81][83] - 出口装备以飞行器为主,占比50%以上,2015-2019年57.00%,2020-2024年58.00%,导弹、特种车辆次之[88] - 军援作为补充手段,延伸政治影响,如二战期间援助额达344亿美元,俄乌战争中提供超595亿美元军事援助[93][98] - 军工企业领先,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巨头全球优势明显,2023年前20名企业军品收入中美国占比57.76%[95] 中国军贸情况 - 发展历程显示出口额波动,2020-2024年出口额83.85亿TIV,较2015-2019年下降5.38%,进口额下降反映装备国产化率提升[35][55] - 管理机制和法规完善,审批流程严格,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武器出口管理条例》等[4] - 特点包括产品多样化,但份额与实力不匹配,制约因素有地缘政治限制和客户国财政不稳等[2][4] - 机遇显著,全球冲突加剧、装备水平提升、开放度提高和“一带一路”合作意愿强[2] - 主要军贸公司包括保利科技、中国北方工业等,提供激光防御系统、VT-4坦克等产品[4] 军贸相关上市公司 - 覆盖多家上市公司,如国睿科技、航天南湖、高德红外、中航沈飞、中航成飞、洪都航空、航天彩虹、中无人机、航天电子、中航西飞、中直股份、内蒙一机、海格通信和烽火电子[4] - 这些公司涉及雷达、无人机、飞机、舰船等多个领域,产品如远程警戒雷达、翼龙无人机、运20飞机等[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