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并购拟上市标的现热潮:本月新增至少7起,后续趋势或取决于IPO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2025-03-18 06:46

A股并购拟上市标的现状 - 3月已有至少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拟收购曾经(拟)IPO的公司 [1][2] - 典型案例包括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控股权(标的2月刚完成上市辅导备案)、华菱线缆收购星鑫航天(湖南省上市后备企业)、扬杰科技收购贝特电子(2023年创业板IPO受理后终止)[2] - 其他案例涉及英集芯收购辉芒微(2024年终止IPO)、新相微收购爱协生(2022年上市辅导)、宝馨科技收购影速集成40%股权(2021年上市辅导)[3] 并购热潮驱动因素 - 政策推动:2023年9月《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出台后市场持续活跃 [1] - 退出渠道差异:海外PE机构80%通过并购退出,仅20%通过IPO退出,国内趋势可能趋同 [5] - 标的方考量:包括IPO前景不明、PE机构要求、寻求上市公司资源支持等多元化动机 [5] 交易估值特征 - A股并购标的市盈率均值约10余倍,显著低于新股估值水平 [7] - 典型案例对比:开科唯识并购估值9.55亿元,而其IPO拟募资8亿元(对应25%股权)显示估值差异 [7] 交易终止案例 - 3月出现至少2起失败案例:双成药业跨界收购奥拉股份(股价曾涨7倍)、汇顶科技收购云英谷科技,均因交易条款未达成一致 [8][9] - 双成药业面临退市风险:2024年扣非营收预计1.4-1.8亿元,低于深交所3亿元警戒线 [9] 监管关注重点 - 对ST公司并购的监管态度:支持优质资产"借壳",但反对单纯"保壳"为目的的交易 [1][9] - 跨界并购风险:需评估产业逻辑、人才储备,警惕"蛇吞象"式收购隐患 [9] 未来趋势研判 - 后续发展取决于IPO通道通畅度:若IPO成功率提高则并购趋势可能减弱 [7] - 新股定价机制影响:若首日涨幅过高企业仍将倾向IPO,反之并购渠道保持吸引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