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A股上市银行因长期低估值和破净问题密集披露估值提升计划 响应监管要求并试图通过业务优化 分红稳定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措施改善估值 但长期修复仍需宏观经济和基本面配合 [1][3][5] 银行估值提升计划 - 交通银行和平安银行首次披露估值提升计划 措施包括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创新 稳定现金分红 强化投资者关系和优化信息披露 [1][3] - 交通银行计划利用上海总部优势巩固金融市场交易和跨境金融特色 应用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 [3] - 平安银行坚持零售银行定位 加强产品研发和推广 发展优质客户和零售贷款业务以保障收入 [3] - 招商银行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 即将公布 [3][5] - 估值提升计划响应证监会《市值管理指引》要求 长期破净公司需制定并披露提升计划 [3] 银行破净现状 - 截至3月25日 A股42家银行中仅招商银行和成都银行市净率大于1 其余40家处于破净状态 破净率高达95% [6] - 个别银行股价与每股净资产差距较大 平安银行收盘价11.43元 vs 净资产21.9元 贵阳银行5.93元 vs 16.4元 华夏银行7.67元 vs 18.33元 浦发银行10.61元 vs 21.8元 兴业银行21.78元 vs 36.06元 均相差超10元 [6] - 交通银行2024年A股股价全年上涨42.16% 但仍持续低于2023年每股净资产12.3元 [4] - 平安银行2024年1月1日至3月14日每日收盘价低于2022年每股净资产18.8元 3月15日至12月31日每日收盘价低于2023年每股净资产20.74元 [4] 估值修复驱动因素 - 短期政策红利和市场情绪可能推动银行股反弹 但长期系统性修复需宏观经济和银行基本面配合 [5] - 银行股低估值主因盈利增长放缓和国内投资者结构 散户居多偏好股价弹性 银行股盘子大波动小吸引力低 [6] - 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有望重新定价高股息稳定股票 银行股被视为潜力黑马 但需实际业绩增长和价值投资理念配合 [7][8] - 1月22日发布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 引导险资 社保基金 养老金和公募基金等加大入市力度 [8] - 上市银行需优化盈利模式 推动业务转型和拓展中间业务 基本面改善是估值提升最大动力 [8] - 强化沟通和透明度 增加分红力度和频率可吸引长期资金 交通银行承诺2025-2027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净利润30% 平安银行计划2024-2026年分红比例在10%-35%之间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