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移动“深海粮仓” “湾区伶仃”号船底养鱼船上观光
广州日报·2025-03-26 04:03
船舶创新技术 -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采用船舶与深远海钢制网箱融合构型 实现自然海水零污染循环[1][2] - 独创水体自然交换技术结合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大幅降低运营能源成本并实现锚泊零碳养殖[2][3] - 配置电力推进系统具备2000海里续航能力 采用DP定位系统确保12级台风下自航安全[2] 养殖生产能力 - 养殖工船年产量达3000-5000吨 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产量[1] - 在距海岸线40多海里无污染海域开展养殖 重点培育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等高品质海产品[4] - 通过AI智慧洞察和大数据分析实现远程投喂 专利吸鱼泵与智能机器狗提升生产效率[4] 渔旅融合模式 - 最大登船人数199人 配套垂钓研学旅游功能实现船下养鱼船上游玩[1][4] - 创新打造渔业+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联动海岛旅游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4] 区域产业规划 - 珠海去年养殖产量超4万吨增长15% 已建成115万立方米深远海养殖水体[5] - 今年养殖水体有望突破200万立方米 通过养殖保险已赔付超两亿元[5] - 未来将重点探索立体用海 推动海洋牧场在品种规模及综合开发全面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