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腱绳:材料革命背后的产业链机遇与挑战
证券之星·2025-03-26 16:37

技术演进 - 腱绳技术模拟人体肌腱牵引机制,显著提升机器人灵巧手的轻量化与灵活度,替代传统扭力弹簧方案 [2] - 主流腱绳材料分为高强度钢丝和UHMWPE纤维:钢丝以高承载能力见长,UHMWPE凭借低密度、高耐磨等特性成为轻量化首选 [2] - UHMWPE技术指标领先,恒辉安防产品线径最低达0.2mm,抗疲劳测试10^8次循环,优于同业钢丝的0.5mm线径和1200万次弯折寿命 [3] 产业链布局 - 大业股份成立机器人科技子公司专攻腱绳研发,传闻向特斯拉产业链送样,潜在增量市场达4400万元(假设特斯拉年产量1万台) [4] - 恒辉安防UHMWPE产能3000吨,规划扩产至7800吨,技术指标领先但尚未获订单 [5] - 同益中UHMWPE产能8000吨满产,具备全产业链优势可快速响应定制化需求 [6][7] - 南山智尚3600吨产能满产满销,纤度覆盖400D-800D,正与机器人厂商接洽 [8] 市场前景 - 腱绳成本占灵巧手10%,单台价值量2000-4000元,UHMWPE成本仅为钢丝的1/4-1/3但毛利率达35% [9] - UHMWPE应用场景扩展至机器人关节、外壳增强等领域,人形机器人普及后材料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 [9] - 当前腱绳业务均处研发阶段,量产进度依赖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特斯拉规划2024年生产1万台Optimus [9] 核心竞争要素 - 技术突破:如恒辉安防保持线径与抗疲劳性领先优势 [10] - 产能落地:江苏九州星际、恒辉安防等扩产进度决定供应能力 [10] - 订单验证:头部厂商如特斯拉的供应链选择将明确技术路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