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 公司于1999年创立 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汽车产线、氢能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 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3] - 公司全球设立18家境外分/子公司 拥有60多个服务网点 雇员遍布16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瑞典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创始人王燕清现年58岁 1986年毕业于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1999年辞职创业 工厂起初仅有3人[3] 关键合作与股权关系 - 2012年宁德新能源总裁曾毓群向公司定制开发锂电设备 拉开十多年商业合作序幕[4] - 2014年宁德时代与公司签订合计近6000万元采购合同 合同期限三年[5] - 2020年宁德时代通过定增持有公司7.15%股份 成为第二大单一股东 当年对宁德时代销售额达15.7亿元 营收占比26.8%[6][7] - 2024年底宁德时代减持公司股份至4.99999% 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东[18] 资本市场表现 - 2015年5月1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21.21元/股 发行后总市值14.4亿元[9] - 上市后连续八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营收从2015年5.36亿元增至2022年139.3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59.27% 净利润从1.46亿元增至23.1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8.44%[10] - 2021年11月8日股价达历史峰值1752.64元(后复权) 市值超过1300亿元 是上市时的82倍以上[11] - 截至2025年3月24日股价21.71元 后复权447.61元 总市值340亿元 较峰值下跌超过7成[18] 财务业绩分析 - 2023年营业收入突破166亿元 但净利润仅17.71亿元 出现上市后首年下滑[13] - 2021-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1.32%、38.82%、19.35%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6.47%、46.25%、-23.61%[13]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1.12亿元 同比下降30.9% 归母净利润6.08亿元 同比下降73.81%[16] - 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2.1-3.1亿元 同比下降82.53%-88.17%[17]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按2024年订单价值计 公司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占据全球市场9.1%份额 较2023年增长3.3%[20] - 锂电池智能装备全球市场份额22.4% 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全球市场份额23.8%[20] - 卷绕机及叠片机出货量市场份额各自超过65% 在全球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中排名第一[20] - 圆柱电池后道加工组装线设备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 在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中排名第一[20] 资金状况分析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89亿元 上年同期-14.65亿元 2023年-8.63亿元[22]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34亿元 上年同期3567.25万元 2023年-2.12亿元[22]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6.44亿元 同比增加37.7亿元[22] - 2024年前三季度流动比率1.34 速动比率0.73[23] - 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66.43%[23] -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36.42% 净利率6.44% 较上年同期下降11.14个百分点[24]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短期借款30.47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554.36%[25] - 2024年三季度末应收账款92.79亿元 同比增长64.71%[25] - 2021-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从324.1天提高至477.2天 2024年前三季度继续攀升至683.4天[25] - 2024年三季度末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21.4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9.26亿元[26]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和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1] - IPO募资将重点投向三大战略方向:扩建海外研发中心及服务网络 深化新能源装备产品矩阵 提升智能化生产体系与数字化管理平台[19]
这家曾经千亿市值的龙头要赴港上市!看看AI从15个方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