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让更多脱贫人口既拿报酬又长技能
经济日报·2025-03-30 06:04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下达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持续深化以工代赈政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该政策成效显著,需科学认识和把握其特殊性以发挥更大作用 [1][3] 政策举措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支持1008个项目,吸纳12.3万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发放劳务报酬超17.1亿元 [1] - 相关部门累计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140.5亿元 [2] 政策发展 - 以工代赈政策自1984年启动,从专项扶贫转型升级为综合性帮扶 [1] - 2023年3月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完善政策内涵等 [1] 政策效果 - 以工代赈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成效显著,帮助困难群众就业增收、提升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基础设施 [1] - 实现“鱼渔双授”“志智双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2] 政策实施要求 - 以工代赈项目优先吸纳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确保劳务报酬及时足额发放 [2] - 政策注重与乡村振兴、灾后重建等工作结合,发挥综合效益 [2] 政策属性 - 以工代赈具有“建设”与“赈济”双重性、广泛公众性、明确适用性等基本属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