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谷子”里藏着青年潮文化消费潜力
中国青年报·2025-03-30 09:22

文章核心观点 满足青年多元文化需求、滋养其精神世界需打造持久吸引力文化消费场景、提升文化供给质量并精准洞察需求以推动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 [1][9] 政府政策与消费趋势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重点工作第一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2] - 我国消费结构从物质生存型向精神发展型转换 本土消费市场呈现“去规模化”特征 文化消费成新增长点 青年是重要消费群体 [2] 青年消费需求特征 - 青年文化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在消费理念、偏好与方式等方面特质鲜明 引领文化消费供给模式迭代与产业升级 [3] - 青年消费理念呈现“理性节俭与符号挥霍”并存现象 是文化需求多元化表征 重塑消费市场底层逻辑 [3] - 青年消费重视“情价比” 商品象征意义、情绪共鸣与社交价值是消费决策重要考量因素 [4] 需求满足的深层动因 - 青年文化消费是对共享现实的创造性实践 文化符号通过三重机制将青年与社会联结 塑造文化体验与身份认同 [5] - 文化符号锚定文化身份 如“谷子经济”让青年融入亚文化圈层 强化群体联结 [5] - 文化消费具有情感共鸣效应 “新中式美学”“非遗文创”等激发文化自豪感 提升市场吸引力 [6] - 互联网拓展青年文化参与方式 强化消费社交属性 跨场景文化参与构建青年与社群连接 [7] 提升青年文化消费内生动力 - 过度依赖情绪满足的文化消费生态存在问题 削弱青年文化消费可持续性 文化需求满足是内生动力 [8] - 满足青年文化需求关键在于理解深层动因 形成文化消费内生动力 [8] - 文化供给应避免停留在符号化表层 需打造持久吸引力场景、提升供给质量、精准洞察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