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集采政策优化:克服“唯低价”现象,引导质量监管
搜狐财经·2025-03-31 08:11
集采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以价换量"挤压药品价格水分,降低患者用药成本。然而,过度追求低价中标也 带来了一系列问题。2024年12月30日公布的第十批药品集采中选结果显示,投标企业中选率仅为 53.3%,创历史新低,多个药品降价幅度超过80%,部分药品降幅甚至超过90%。这种"地板价"中标现 象使得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部分企业甚至面临亏损。医库软件董事长涂宏钢指出,全行业利润下 降不仅削弱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还可能导致恶性竞争和质量隐患,最终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 政策优化:从"唯低价"到"质量优先" 近年来,医药集中带量采购(集采)政策在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 随着集采的深入推进,"唯低价"中标现象逐渐凸显,部分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惜报出超低价,导致行 业利润大幅下降,企业核心竞争力受损,甚至引发恶性竞争和质量隐患。在此背景下,优化集采政策、 克服"唯低价"现象、强化质量监管成为当前医药行业的重要议题。 集采"唯低价"现象的隐忧 为克服"唯低价"现象,近期流传的《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多项优化 措施。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认为,竞价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