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百姓口中的“宝藏医院”一天门诊量逾两千 社区医疗功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重拾临床硬功夫 留住居民有底气
603883老百姓(603883) 解放日报·2025-03-31 09:41

文章核心观点 打浦桥社区医院成为全市首家社区医院后,凭借环境、医疗功能、服务模式、商业保险拓展等优势吸引居民,未来将重点服务大医院“下转”患者助力分级诊疗 [1][2][9] 分组1:医院概况 - 打浦桥社区医院位于黄浦区丽园路,周围三公里有三家知名三甲医院,但居民仍愿意首选,最高峰日门诊量达2000多人 [1] - 2024年5月13日,上海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第二冠名打浦桥社区医院,成为全市首家社区医院 [2] 分组2:医疗功能 - 社区医院定位更侧重于提供医疗服务,包括门诊、小手术、基础急救、影像检查和住院等,解决居民实际就医问题 [3] - 医院通过引进人才、专家下沉、培养年轻人,重拾社区临床医疗功能,开展了一些以往社区无法开展的外科基础操作 [3] - 目前有近30位来自大医院的专家定期下沉,内容覆盖心内科、糖尿病、泌尿外科等多个科室 [4] 分组3:服务模式 - 医院采用“887365”全年无休服务模式,解决居民实际就医问题,已开设20余个专病门诊,护理门诊也发挥重要作用 [6] - 服务外延从常住居民辐射到“上班族”等,康复科与华山医院运动康复科专家实现联动 [7] 分组4:商业保险拓展 - 前年金迎提出将商业健康保险纳入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议,此后多家保险公司前来参观 [8] - 去年5月23日,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率先将打浦桥社区医院作为护理服务保险产品的指定医疗机构,友邦保险等也纷纷推出相关产品 [8] - 根据外籍患者需求,相关保险公司正在设计险种,医院也愿意接纳外籍患者 [8] 分组5:未来规划 - 接下来将重点服务好大医院“下转”到社区医院的患者,助力上海分级诊疗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