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期货日报网·2025-03-31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推动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 方案目标 - 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1] - 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1] 建设标准 - 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 [1] 建设内容 - 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 [2] - 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等能力 [2] - 改造提升项目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2] - 因害设防,采取岸坡防护、防风防沙等工程措施,提高农田防护和水土保持能力 [2] 建设布局 - 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等地区开展建设 [2] - 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区等区域,禁止在25度以上坡耕地等区域开展建设 [2] - 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7个区域,并分别明确工作重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