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联储财务“爆雷”背后
国际金融报·2025-03-31 10:53

文章核心观点 - 美联储2023 - 2024年连续亏损,亏损有客观和主观因素,虽无财务压力但或影响政策独立性,还会对财政部和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1] 两大主要盈利管道 - 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分常规和非常规,是调节流动性和获取财务收入手段,公开市场证券买卖是最大收入贡献者 [2] - 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买进大量美国国债和MBS,低收益率时买进成本低,收益率上行增加账面收益,国债基本稳赚不赔 [3] - 国债供给与需求影响收益率,发行量大会使收益率上升,封堵收益率大幅下降空间,使资产负债表不易赤字,但长期债券固定收益呈边际递减 [4] - 收益率产生的账面收益和二级市场债券价格上涨的溢价收益是“扩表”盈利主要来源,宽松政策下准备金利息低,部分收益需上缴财政部 [5] 三大基本亏损渠道 - 美联储并非年年盈利,2013、2018、2022 - 2024年均有亏损,亏损与货币政策变动和证券资产规模有关 [6] - SOMA因联邦基准利率走高致债券价格下跌,加息使美债收益率上升但债券价格跌幅大,SOMA账户亏损头寸放大 [7][8] - QT导致利息收入减少,缩表虽防亏损扩大但减少固定收益,停止再投资也无新账面收益,放大整体亏损 [9][10] - FFR与IORB使支付成本上升,美联储负债端结构复杂,随货币政策收紧支付成本增加,资产负债表亏损加剧 [11][12] 溢出风险十分有限 - 美联储亏损是账面亏损,设“递延资产”账户转移浮亏,不影响资产规模、支付运营和政策职责,盈利可冲抵 [13][14] - 美联储亏损或影响声誉和独立性,其货币紧缩操作节奏待观察,财政部因美联储亏损缴款停止,政府杠杆率或上升 [14][15] - 市场担忧“缩表”引发“美元荒”,但目前准备金/GDP比例显示准备金供给充足,货币政策有腾挪空间,亏损对市场流动性负反馈小 [16] - 美联储盈利或亏损是与财政部的“双簧戏”,盈利时将部分收益给财政部,亏损时财政部已通过国债发行获益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