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躺上智能床 就能不数羊?
消费日报网·2025-03-31 11:18

行业宏观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赋能传统产业,卧室空间智能化成为满足睡眠健康需求的大趋势 [1] - 中国居民整体睡眠状况改善,平均睡眠时长增加,睡眠健康意识增强,积极优化光线、温湿度和噪声等环境因素 [1] - 睡眠问题在年轻人中高发,“00后”和“90后”群体中重度睡眠困扰比例增长明显,仅29%的人群在23:00前入睡,47%在00:00后入睡,“00后”平均入睡时间最迟为00:33 [2] - 睡眠经济市场预计2027年将达到6586.8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5] 智能助眠产品市场表现 - 智能助眠产品通过监测睡眠状况并优化睡眠体验,成为改善睡眠质量的新选择 [1] - 在以旧换新政策补贴下,智能床垫销量上涨,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主要电商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40% [2] - “90后”群体中有近七成消费者愿意尝试智能床垫,智能床垫将逐渐成为改善国民睡眠的新载体 [2] 智能床垫产品特性与技术核心 - 智能床垫具有助眠、止鼾等多种模式,能收集呼吸、心率等数据并提供针对性建议,提升用户对睡眠的“掌控”感 [2] - 产品采用内嵌式功能钢架保证支撑,通过内置传感器获取人体特征数据,云端计算后匹配合适的软硬度和支撑度,生成睡眠监测报告 [3] - 传感器和智能算法是产品核心,相比可穿戴设备可实现无感监测,但监测结果易受翻身影响,且部分品牌数据维度有限导致准确率相对较低 [3] - 通过遥控或语音指令可调整弯曲程度,满足阅读、观影等休闲需求 [3] 市场竞争与产品问题 - 庞大的睡眠市场吸引众多企业加速入局,产品数量持续攀升但质量参差不齐 [4] - 产品售价远高于传统床垫,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部分高端产品超过10万元 [4] - 部分标榜“智能”的产品功能有限,仅具备机械升降等基础功能,缺乏数据采集、自主调节或语音交互,易误导消费者 [4] - 市场存在傍“洋品牌”现象,部分厂家不注重研发、缺乏核心技术,不同品牌间功能差异不大 [5] - 行业需确保产品高质高效,拒绝夸大宣传和虚抬物价,以避免市场信任危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