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0.67亿元,同比下降0.80%,连续两年下滑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70亿元,同比增长16.08%,但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 制药业务营收289.24亿元,同比下降4.29%,但分部净利润同比增长65.73%至32.5亿元 [3] - 公司通过削减销售费用(86.8亿元,-10.63%)、研发费用(36.44亿元,-16.15%)和管理费用(42.83亿元,-2.09%)实现减收增利 [3][4] 业务板块分析 制药业务 - 抗肿瘤药物营收80.85亿元,增速从40%骤降至5.84%,核心品种包括汉斯状、汉曲优等 [4][5] - 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药物营收19.12亿元,同比增长14%,但面临36款仿制药竞争 [5][6] - 抗感染业务营收31.26亿元,连续三年下滑,阿兹夫定合作终止且炎琥宁被集采降价86% [6][7] - 原料药和中间体(11.06亿元,-12.97%)、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0.99亿元,-21.01%)均下滑 [7] 其他业务 -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营收43.23亿元,同比下降1.53%,连续两年亏损 [8][10] - 医疗健康服务营收76.47亿元,同比增长14.61%,但净利润仍为-3.15亿元 [8][10] 研发与投资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升至34.39%,较2022年(26.90%)显著提升,资本化金额增加约3亿元至19.1亿元 [4] - 投资收益从2021年46.24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21.05亿元,降幅扩大 [11][13] 财务风险 - 账面资金135.24亿元,短债187.11亿元,长期借款102.04亿元,存在偿债压力 [14] - 对外担保总额312.37亿元,占净资产比例达66.09% [14]
复星医药财报B面:砍研发保利润、债台高筑、投资熄火 业务全面承压增长还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