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发布《区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
中金在线·2025-04-01 15:0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相关文件鼓励消费金融发展 截至2024年末我国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消费金融行业迈入新阶段 《区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从七大区域视角分析消费金融市场情况并给出发展建议 [1] 区域宏观经济情况 - 华东地区GDP领先 11个省份GDP突破5万亿元 21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 华北、华东人均GDP较高但区域内省份经济发展差异显著 [3] - 东北地区、上海、江苏、重庆和四川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相对较高 河南、广西、江西、贵州、新疆和西藏0 - 14岁人口占比较高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约37% 北京、上海、天津和浙江超50% [3] - 华东、华北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 西南的西藏和西北的甘肃、新疆居民收入增速较快 上海等7地人均消费支出较高 海南等6地增速较快 华中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快 2024年各省份增速均超5% [6] - 华北、东北和华东每万人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相对较高 2023年我国居民消费贷款杠杆率约105% 天津、福建和广东杠杆率相对较高 山西等地较低 我国短期消费金融服务渗透率约44% 浙江等指标表现高于均值 [6] 用户消费态度及行为 - 全部受访者月平均消费金额为0.57万元 华北地区最高为0.73万元 西北地区为0.41万元 59%的用户消费时表现出价格敏感性 [8] - 用户在国内出游旅行等场景消费频次增加但总金额不变 单笔消费金额略有下降 [12] 信用卡需求和使用情况 - 人均持有信用卡数量为1.6张 理想持有数量为1.8张 华东、华北、华南用户目前持卡量和理想持卡量均较高 [13] - 45%用户认为高额度能增加信用卡使用意愿 西北和华北地区该比例分别为51.3%、50.4% 显著高于其他区域 [17] - 用户平均每月使用信用卡消费笔数为8.8笔 华北、华南使用频率较高 东北、西北和西南相对较低 平均每月信用卡消费金额为4173元 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较高 华北约三成用户信用卡交易笔数及金额较上一年增加 [19] - 当下开卡礼品形式占比最高的是实物礼品与逐月发放的卡券相结合 达24% 其次是一次性返现奖励 [22] - 持有刚性年费的用户样本中 平均年费约2000元 持卡人从年费信用卡获得的权益价值平均约为年费的1.6倍 驱动办理刚性年费卡的主要因素是高额度、身份象征、对银行品牌的喜爱和性价比 [24] - 信用卡营销活动整体触达率为33% 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触达率较高 华北地区用户参与率以18%领先 西北地区触达率低但转化率高达42% [24] 借贷产品需求和使用情况 - 36%的用户表示在利率优惠时可能会使用消费金融产品 西北地区用户对利息费用更为敏感 [27] - 39%的用户过去1年内曾感受资金短缺 华北、华东地区占比分别为53%和46% 近半数用户平均经历2 - 3次资金周转困难 西南地区2 - 3次占比显著高于平均 华北和西北地区5次以上占比显著高于平均 [29] - 用户选择资金周转方式会综合考虑还款灵活性、息费成本和平台安全性 信用卡支付和取现、网络信用支付工具受青睐 互联网金融平台低息贷款产品吸引用户 银行是寻求低风险资金来源的首选 [30] - 用户选择借贷平台通常关注综合年化利率、还款方式灵活性、贷款期限等 不同地区客群关注点有差异 部分用户不选银行产品是因为申请资质要求高、流程复杂、不清楚如何申请 [31] - 用户对信贷产品优惠策略喜好程度相对平均 东北、西北地区部分用户更偏好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的借贷方式 [33] 用户对消费金融服务的评价感知 - 用户对所处区域消费金融服务整体满意度评分为8.2分 东北、西南地区满意度高于平均 西北、华北地区较低 西北地区业务数字化分项指标偏低 华北地区因市场成熟度高用户更挑剔 [36] - 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是用户获取金融服务遇到的最主要障碍 [38] 各区域发展建议 - 华北地区建议做好高端、银发客户经营 做好零售业务联动营销与服务 完善产品与服务 加强行业规范性管理 提升用户满意度 [40] - 东北地区建议做深信用卡日常经营 做好针对性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 加速抢占年轻客群市场 加强风险管理 [41] - 华东地区建议做好客户服务提升忠诚度 针对细分客群匹配差异化产品和策略 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水平提升 [41] - 华中地区建议银行加大资源投入 完善刚需性消费场景布局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42] - 华南地区建议加大日常营销投入 做好针对性经营 推进借贷产品创新 注意业务规范性 做好风险管控 [42] - 西南地区建议运用外部数据资源 扩大潜在服务群体 发挥银行信任度优势 完善产品与服务 以大数据技术探索差异化定价空间 [43] - 西北地区建议把握市场机遇 加快消费金融业务发展 从刚需场景入手提升营销活动覆盖度 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 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