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和誉因与默克的BD交易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双方合作的匹米替尼项目进展顺利,商业化启动在即,和誉创新研发管线的多款FIC/BIC品种有巨大商业化和BD潜力,有望持续提振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 [1][3][8] 分组1:和誉与默克的BD交易情况 - 2024年和誉因与默克就核心产品匹米替尼达成“高首付、高里程碑、高分成”的BD交易获7000万美元首付款,实现创新收益和扭亏为盈 [1] - 今年4月1日默克行使匹米替尼全球商业化选择权,行权费用8500万美元,双方BD合作已为和誉带来逾1.5亿美元现金 [1] - 根据协议和誉后续还将获默克研发及销售里程碑付款,潜在付款总额可能高达6.06亿美元,还有两位数净销售分成 [1] 分组2:匹米替尼的情况 - 匹米替尼是首个中国自主研发进入全球III期TGCT临床试验的CSF - 1R抑制剂,已获中美欧多国监管机构突破性疗法认定,在TGCT和cGVHD等适应症有潜力 [2] - 匹米替尼针对腱鞘巨细胞瘤疗效最佳且安全性大幅改善,全球III期MANEUVER研究顶线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达54.0%,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治疗耐受性良好 [3] - 去年12月美国ASH年会上展示匹米替尼治疗cGvHD初步II期积极研究结果,20mg剂量组ORR达64%,并覆盖多器官缓解 [3] - 匹米替尼或在今年提交NDA申请,商业化启动在即,默克此时行权意味着双方BD合作进入新阶段 [3] 分组3:和誉股价及市场预期情况 - 今年3月3日和誉董事会批准动用2亿港元回购股份,公告发布后股价上扬,3月28日盘中达8.98港元,较3月3日开盘价区间累涨逾40% [4][5] - 中金维持和誉“跑赢行业”评级,将目标价升至9.2港元,市场对和誉“进入港股通”预期加大 [5] 分组4:和誉创新研发管线情况 - 和誉医药聚焦肿瘤精准治疗与免疫治疗,覆盖多个热门靶点,建立了包括19款候选药物的差异化创新研发管线,多款在研创新药有“同类最优”或“全球首创”潜力 [5] - 依帕戈替尼已实现全球小分子管线进度领先,有望成为Global FIC/BIC药物,相比其他FGFR4靶向药有依从性和经济性优势,有望成为“超十亿美元分子” [5][6] - 3月28日和誉宣布携四项研究成果参加今年AACR年会,其中PRMT5*MTA抑制剂ABSK131具备较强BIC潜质,已获美国FDA和中国CDE批准 [6][7] - 和誉前沿性布局泛KRAS抑制剂,还布局KRAS抑制剂耐药方向,其创新研发的KRASG12D小分子抑制剂等品种有重磅BD交易可能性 [7]
再获默克8500万美元行权费用,和誉-B(02256)FIC/BIC品种BD潜力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