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iRhythm公司公布两项大型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短期Holter监测常漏检可干预性心律失常,患者报告症状不能可靠预测心律失常事件,凸显Zio长期连续监测(LTCM)优势及24 - 48小时Holter监测的局限性 [1] 研究背景 - 心律失常给患者和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约5%的美国人口(约1600万人)受影响,未确诊的房颤每年使美国花费30亿美元,到2030年心力衰竭费用可能达到700亿美元 [5] 研究内容 Zio LTCM “每日症状” 研究:短期Holter监测的不足 - 每日有症状患者中,近三分之二(64%)可干预性心律失常患者在48小时监测中未被检测到 [6][9] - 非每日有症状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0.9%,高于每日有症状患者的69.1% [6] - 所有心律失常类型首次检测到发作的平均时间均超过48小时 [6][9] Zio LTCM “症状 - 节律相关性(SRC)” 研究:仅依靠症状不可靠 - 大多数心律失常类型中,不到五分之一(<20%)患者症状与心律失常发作相符,每日有症状患者的症状 - 节律相关性高于非每日有症状患者 [6][10] - 即使是最常见有症状的房颤,超半数病例无症状 [6] - 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和显著停搏常无患者报告症状时被检测到 [6] 研究影响 对临床护理和支付政策的影响 - 24 - 48小时Holter监测广泛使用,但新研究表明64%每日有症状的可干预性心律失常患者在48小时监测后仍未被检测到,可能导致漏诊和延误治疗 [7] - Zio LTCM可连续监测长达14天,能更准确及时检测可干预性心律失常,相关研究显示其心律失常诊断率最高且重复检测可能性最低 [7] 对iRhythm公司的影响 - 新数据丰富了iRhythm公司LTCM的临床证据基础,该公司已有超125篇原创研究论文、超20亿小时心跳数据和超1000万份患者报告 [8] 研究详情 “每日与非每日症状患者接受长期连续贴片心电图监测中的心律失常情况” 研究 - 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18岁及以上佩戴Zio或Zio XT LTCM超过7至14天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 [9] - 症状频率以按钮按压次数/天衡量,分为每日(≥1/天)和非每日(<1/天) [9] - 心电图数据通过深度学习AI算法分析并由心电图技师确认 [9] “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的症状 - 节律相关性模式:超100万患者分析” 研究 - 评估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18岁及以上佩戴Zio或Zio XT LTCM超过7至14天患者的症状 - 节律相关性 [10] - 设备有患者激活按钮标记症状发作,记录的心律失常前后±45秒内的发作被视为节律相关 [10] - 心电图数据通过深度学习AI算法分析并由心电图技师确认 [10] 公司介绍 - iRhythm是领先的数字医疗公司,结合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基于云的数据 analytics和专有算法,将数百万心跳数据转化为临床可操作信息 [11] 产品介绍 - Zio监测仪是处方药,单次使用,可连续记录数据长达14天,适用于无症状或有短暂症状患者 [14]
iRhythm Unveils New Real-World Data at ACC.25 Demonstrating the Benefits of Zio® Long-Term Continuous Monitoring for Arrhythmia De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