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通过挖掘和保护传统底蕴、探索融合路径推动产业化升级、服务全民健身,在保护与创新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为文化传承与全民健身事业注入动能,助力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6] 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与政策引导 - 民族传统体育以独特健身方式和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健康生活多样化需求,政策引导和各界努力将推动其融入生活,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1] - 民族体育在强身健体、文化传承和社会凝聚等方面有独特价值,打造民族体育文化新高地是弘扬传统文化和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 打造民族体育文化新高地举措 -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系统梳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以保护传承为核心构建传承体系 [2] - 编制国家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名录,对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设立研究机构推动历史研究和理论创新 [2] -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潜力,如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组织,67个国家和地区有太极拳馆 [2] 民族体育产业化升级问题与举措 - 民族体育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业链短、市场化不足、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推动产业化升级是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3] - 拓展产业发展维度,向文化旅游、文创开发、现代科技等领域延伸,形成“体育 + 旅游”等融合模式 [3] - 加强赛事品牌建设,以专业化和品牌化为方向打造国际影响力赛事,结合现代商业模式提高商业化运作水平,注重国际化推广 [3] 民族传统体育服务全民健身优势与举措 - 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目标契合,适合不同人群需求,注重身心修养,能实现“体育强国”与“文化自信”双重目标 [4] - 地方政府制定发展规划,纳入全民健身战略体系,设专项资金,建设活动场地,完善农村和偏远地区设施覆盖 [5] - 建立专业指导服务队伍,编写教材、制作视频、构建线上平台,鼓励社会参与,培养专业人才,组织健身活动 [5][6]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助力建设体育强国
新华日报·2025-04-03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