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推动托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即将迎来修订
中国基金报·2025-04-03 23:16

文章核心观点 4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聚焦行业突出问题,通过优化准入门槛等举措推动托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1] 行业痛点 - 基金托管行业集中趋势明显,全国性商业银行及少数证券公司托管约80% - 90%的公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部分符合条件申请人实质展业能力有限 [2] - 部分机构在“证券投资基金”托管牌照下大量开展其他业务,背离业务本源 [3] - 部分托管机构“托而不管”或“托而管不了”,私募基金违约事件暴露托管人履职不足 [3] - 市场化退出机制有待完善,现行法规缺乏“未开展业务”界定标准,存在“围牌”现象和违规超范围执业风险 [4] - 与行业创新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需明确托管专业子公司具体政策 [5] 修订主要内容 - 完善准入门槛,强化实质展业能力和合规风控能力要求,支持有潜能、合规与风控能力优良主体申请资格 [6] - 强化实质展业、风险隔离监管要求,申请阶段要求申请人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基金财产与其他托管财产隔离 [7] - 压实托管人责任,核查验证基金管理人信息,强化客户及产品准入,明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一托到底”情形及要求,充分揭示风险,强化报告义务和结算交收责任 [7] - 健全退出机制,增加或完善3种取消牌照情形,建立进退有序市场机制,细化托管人职责终止后衔接安排 [7] - 允许优质托管机构设立全资子公司专门从事托管业务,需符合相关金融监管部门规定 [8] 行业现状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获托管资格机构达73家,公募基金托管总资产超33万亿元,工商银行以4.48万亿元规模居首,市场占比13.78%,建设银行以3.95万亿元居第二,市场占比12.15%,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托管总规模超2万亿元 [9] 修订原则及作用 - 修订总体原则是“严把准入、聚焦主业、压实责任、推动创新”,推动托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9]